追求幸福生活,他們的腳步從未停歇
——西藏林芝、山南、拉薩三地脱貧攻堅掠影
在山南市洛扎縣拉郊鄉,婦女們聚在一起編制生產和生活用竹器。本報記者 張蕾攝/光明圖片
【都是一家人 共過好日子】
被稱為“天河”的雅魯藏布江,發源於喜馬拉雅山北麓,由西向東橫貫西藏南部,哺育着兩岸或肥沃或貧瘠的土地。沿着雅魯藏布江東段一路向西,從林芝到山南再到拉薩,14天密集的採訪行程中,我們在時空交錯間穿行,回憶、感受、憧憬着雅江兩岸的過去、現在與未來。世代繁衍生息於此的西藏人民,曾經歷了苦難的過去,如今,他們正用勤勞的雙手和火熱的心靈,在奔向小康生活的道路上創造着屬於自己的幸福與美好。
1.越吃越香的旅遊飯
在搜索引擎上,坐落於318國道旁的扎西崗村頗有名氣。這個藏語意為“吉祥坡”的地方,與著名的南迦巴瓦峯、色季拉國家森林公園、魯朗林海等多個知名景點毗鄰,是沿着318國道徒步、騎行的驢友和自駕車旅人遊林芝的首選住宿地,近些年,村裏不少人都辦起了家庭旅館。
記者慕名走進“平措大叔家庭旅館”,熱情好客的主人早已站在家門口迎接。1998年,平措大叔開辦了扎西崗村第一個家庭旅館,剛開始只有八間客房,每年收入三四千元。如今,客房規模擴大到50多間,而且帶有衞生間、餐廳和茶館等配套設施。“平時一家五口人打理旅館的事情,旅遊旺季就從日喀則或山南那邊僱人幫忙,去年的收入有20多萬元,這要感謝黨的關懷,感謝國家的扶持。”平措大叔説。
近幾年,由廣東省投資逾30億元援建的一座嶄新的國際旅遊小鎮——魯朗,吸引了世界各地遊人的目光。小鎮的建設運營輻射帶動了周邊扎西崗、東巴才、羅布等村的發展,使得鄉村旅遊成為魯朗人致富的重要渠道。當地農牧民從依靠“半農半牧”、採挖銷售林下資源,到辦民宿、餐飲、騎馬射箭場,逐步吃上了旅遊飯,並且越吃越香。據扎西崗村黨支部書記巴桑次仁介紹,全村68户人家中,有52户開了家庭旅館。隨着內地對口支援西藏政策的實施,扎西崗村早在2016年就達到國家脱貧標準,如今全村年收入超過1000萬元。
“未來,廣東省援藏工作隊、魯朗景區管委會將突出從‘援建’到‘市場化運營’的轉型,實施‘一鎮兩翼’(龍頭景區+旅遊集散地+產品供應地)的特色化全域旅遊發展戰略,將旅遊資源繼續向脱貧攻堅聚焦,紮實推進產業援藏,抓好民生重點項目建設,夯實脱貧攻堅成果,帶動農牧民脱貧致富奔小康。”廣東省第九批援藏幹部,魯朗景區管委會黨組副書記、常務副主任胡雄英表示。
2.“有身份證”的犛牛產業
地處西藏中部的拉薩市當雄縣淨土牧場內,正在育肥的犛牛一邊慵懶地搖着尾巴,一邊有滋有味地嚼着牧草。這些犛牛都有屬於自己的“身份證”,掃描它們的電子耳標,年齡、户主身份、健康狀況等信息便一目瞭然。
當雄,藏語意為“挑選的牧場”,遼闊的草原、豐美的水草使這裏成為犛牛的天堂。但長期以來,簡單粗放的養殖方式、牧民惜殺惜售的傳統觀念以及產業鏈發展滯後等問題,使得老百姓家裏呈現出“有資產沒資金”的窘境,大大阻礙了致富的步伐。“這麼好的犛牛,產業卻搞不起來,牌子打不響沒銷路,老百姓的收益怎麼保障?”當雄縣縣長其美次仁不止一次地自問。
2015年,當雄縣提出打造“有身份證”的犛牛產業,即通過建立產品追溯體系,打造犛牛品牌產業鏈,積極探索高效養殖育肥技術,實現農牧業產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如果説可追溯體系健全了犛牛養殖過程的信息記載,那麼現代化牧場的投建使用則進一步提升了犛牛的品質。
2017年,在當雄縣龍仁鄉郭慶村,淨土牧場正式成立。人工培育鮮草7日長成,1噸種子可產10噸鮮草,解決了冬季牧區飼草料短缺問題;以天然精補飼料補充營養需求,讓犛牛由“吃飽”變為“吃好”;獸醫全程跟蹤,及時預防和發現疾病,為犛牛健康成長保駕護航……“經過科學育肥,犛牛冬季掉膘的問題得以解決,每頭牛還能增重40公斤左右,出欄時間減少2至3年,而且肉質更加鮮嫩。此外,舍飼、半舍飼結合的飼養方式有利於草場生態保護,草畜平衡也能得到保障。”淨土牧場負責人阿旺多布吉強調。
科學養殖帶來的模式創新,也為當地牧民開闢了致富渠道。淨土牧場採取“犛牛入股、草場流轉、牧民入園”的經營方式,不僅穩定了犛牛來源,還讓牧民獲得了收益。如今,當雄犛牛成功註冊了地理標誌產品和地理標誌商標,完成了犛牛肉“SC”認證。隨着犛牛產業鏈的不斷完善,全國各地的訂單也接踵而至。
3.“搬遷”出來的幸福
挪窮窩、改窮業、拔窮根……當“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時,易地扶貧搬遷便成為必然選擇。
拉薩市當雄縣羊八井精準扶貧集中搬遷安置點,是西藏自治區黨委、政府加快貧困羣眾脱貧步伐、解決因病致貧問題的一項民生工程。2017年,150户683名村民陸續從那曲、阿里、昌都等極為艱苦的地區搬遷到羊八井鎮彩渠塘村。他們原來大多在高寒地區隨牧而居,缺醫少藥,沒水沒電;來到新村後,不僅衣食住行和醫療有了保障,還能就近就便務工,參加集體經濟分紅提高收入。
據來自那曲市申扎縣的旺扎回憶,2013年自己首次被識別納入貧困户時,一家七口人生活在海拔5000米以上的地區,經濟來源主要依靠放牧,收入低,房屋破舊,連起碼的吃穿都犯愁。搬遷到彩渠塘村後,旺扎一家人住進了寬敞明亮的新房子。接受技能培訓後,旺紮在村幼兒園當起了保安,妻子塔吉在村婦女手工編織合作社就近就業,風濕病也有了明顯改善。兒子扎西桑珠完成了中職教育,孫子仁慶巴桑正在讀大學,教育給這個家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希望。
“全家的轉移就業性收入為20780元,加上村裏的產業分紅,年收入達到75396元,生活蒸蒸日上。”旺扎説,去年摘掉貧困户的帽子後,一家人別提有多高興了。
“易地扶貧搬遷旨在阻斷致貧的自然條件因素,轉變貧困户聽天由命的思想,激勵他們勇於改變貧困現狀,扶起脱貧的志氣。”在彩渠塘村第一書記德吉白珍看來,易地扶貧搬遷不是蓋新房給福利,一搬了之,還要“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為了更好地“啃下”這塊脱貧攻堅的硬骨頭,當地基層黨組織將扶貧與扶志、扶智相結合,從“思想、志氣、信心、心靈、智力”等方面實施“精神扶貧”,引導貧困羣眾樹立自立自強的意識,通過結對幫扶、技能培訓等多種措施,激勵貧困户勤勞致富、立志脱貧。
4.“變綠”帶來的愜意與美好
被問起拉薩這幾年最大的變化是什麼,常來宗角祿康公園鍛鍊的尼瑪思忖了片刻,給出的答案是:“樹木綠了,環境美了,晨練的人越來越多了。”
拉薩變綠了,這是生活在拉薩的人們共同的感受。這份“綠”,源於人們對城市生活品質的追求,得益於這些年實施的消除“無樹村”“無樹户”工程、“兩江四河”流域造林綠化工程、生態安全屏障防沙治沙工程等。通過深入實施“環境興市”戰略,拉薩市以這些重大項目為載體,不斷豐富生態文明建設內容,努力打造生態宜居城市,實現了城市環境、面貌和品質的蝶變。
同樣可喜的變化發生在山南市。“四年來,我們與中科院植物標本館、西南民大、西南農學院等科研院所和高校合作,調查西藏地區野生植物資源及分佈,基本摸清了當地的野生植物本底。”站在野生植物標本牆旁邊,藏草集團總經理、藏草研究院院長趙韋向記者介紹。
作為蒙草集團的全資子公司,藏草集團紮根西藏山南,致力於馴化鄉土植物修復當地沙化土地。作為西藏自治區的重點產業扶貧項目之一,藏草萬畝植物種苗繁育基地佔地約1萬畝,分為科技扶貧種苗科研、科技扶貧種苗示範和生態修復示範三個區域。“我們的項目區在山南流轉村集體土地8200畝,每畝土地年租金50元,算下來,這些村集體年創收41萬元,可以覆蓋帶動178户818人增收。”趙韋説。
“雅魯藏布江,流向夢中的天堂,用你的生命托起希望,自由的飛翔。”雅魯藏布江畔,悠揚的旋律一次次迴響在耳邊。相關數據顯示:2016年至2019年,西藏62.8萬貧困人口全部脱貧,74個貧困縣(區)全部摘帽——歷史性消除絕對貧困,這是中國共產黨領導西藏人民創造的偉大奇蹟。鞏固脱貧攻堅成果,推動脱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戰略有機銜接,加快農牧區、農牧業、農牧民的現代化……西藏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腳步,從未停歇。
採訪札記
西藏的明天更美好
有了黨中央的特殊關懷和全國人民的無私支援,西藏各族人民打贏脱貧攻堅戰的生動實踐正如火如荼地進行着。
魯朗國際旅遊小鎮的成功打造,是紮實推進產業援藏,扶持、帶動西藏農牧民奔小康的實際行動;羊八井易地扶貧搬遷工程的實施,是基層黨組織着眼精神扶貧,通過結對幫扶、技能培訓等多種措施,引導貧困羣眾立志脱貧、勤勞致富的不懈努力;當雄發展“有身份證”的犛牛產業,是地方政府探索現代牧業發展的創新之舉,更是鞏固脱貧成果、幫助百姓增收的產業依靠……
採訪中,一張張熱情的笑臉、一聲聲衷心的感謝、一個個忙碌的身影,勾畫出這片高原熱土上最美的畫面。
西藏民主改革以來,短短六十載,跨越上千年。在終結了千百年的封建農奴制後,如今,西藏兒女正與全國人民一道邁向全面小康社會。
千年夢圓,祝福西藏的明天更美好!
(本報記者 張 蕾、郭紅松、尕瑪多吉)
【編輯:房家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