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經濟參考報》記者在養殖大省山東、河北等地調研發現,受消費需求回暖、養殖成本上升、季節天氣阻礙及消費偏好轉變等因素影響,豬肉價格上漲明顯。
多名受訪者及業內專家認為,本輪豬週期的特點是生豬價格上漲幅度大、速度快,價格水平達到歷史高位;生豬產能下降明顯;行業利潤水平提升。同時,當前豬肉價格處於“豬週期”中的高位,為生豬復養提供了契機,但是生豬產業的穩產保供和轉型升級同樣面臨着諸多挑戰,亟須在遵循問題導向、強化產業基礎、綠色協調發展原則的基礎上,合理規劃產業佈局、調動不同規模養殖户積極性,提升重要農副產品供應鏈安全,從而穩定生豬生產供應。
豬肉價格處於“豬週期”高位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7月份,我國豬肉價格同比上漲85.7%,拉高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約2.32個百分點。據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對全國500個縣集貿市場的定點監測,全國豬肉平均價格從5月份第4周(採集日為5月27日)的45.98元/公斤,漲至8月份第2周(採集日為8月12日)的56.02元/公斤。
《經濟參考報》記者在養殖大省山東、河北等地調研發現,養殖户、消費者均對豬肉價格上漲感受明顯。今年49歲的河北秦皇島市民孫靜每天都要到市場為一家4口人購置食材。“以前買3斤豬肉的錢,現在也就能買2斤多點。大概三個月前降到了約46元/公斤,這陣子又漲回到接近60元/公斤了。”孫靜説。
受價格上漲影響,豬肉消費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抑制。家惠超市是河北省秦皇島市規模較大的連鎖超市。在位於秦皇島市海港區燕山大街的家惠超市玉峯裏店內,記者看到,豬肉櫃枱很是冷清,銷售人員告訴記者,最近豬肉價格上漲,前來選購的顧客並不多,銷量比往年明顯減少,“往年一天能賣三頭豬,現在一天只能賣半頭豬”。
受豬肉價格處於“豬週期”高位的影響,養殖户盈利情況較好。根據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發佈的7月大宗農產品供需形勢分析月報,生豬養殖收益仍在提升。7月份豬糧比價為15.67:1,比上月提高1.58個點。出欄一頭100公斤的肥豬,自繁自養盈利2200元左右,外購仔豬養殖盈利1100元左右。
從整體上看,生豬價格和豬肉價格上漲趨勢保持一致,但由於生豬價格的波動通過產業鏈向豬肉價格傳遞時,產業鏈的控制和運作會對價格縱向傳遞起到穩定器的作用,豬肉價格的波動幅度會小於生豬價格波動幅度。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5月出版了《農村綠皮書:中國農村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2019~2020)》。綠皮書指出,生豬行業利潤水平大幅增長為生豬產業復養提供了強勁動力,並且豬價長期處於高位的發展趨勢也為行業利潤水平提供了保障。然而,非洲豬瘟疫情、新冠肺炎疫情以及產業政策瓶頸等因素為生豬產業穩產保供帶來諸多不確定性,生豬產業的發展還面臨很多挑戰,因此,生豬產業穩產保供需要多方努力來保障。
同時,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提出,本輪豬週期在不同程度上對中國經濟、社會生活等多方面帶來不利影響,在宏觀層面,豬肉價格帶動了農副產品價格上漲,助推了CPI上漲。在生豬產業發展方面,強化了動物疫病防治意識,提升了重大突發事件的應急管理能力;並且冷鏈運輸發展迎來發展機遇。微觀層面,在供給端,散養户會加速退市,規模養殖户迎來發展機遇;在消費端,豬肉價格的上漲增加了生活成本。
多重原因疊加推豬價高企
《經濟參考報》記者調研發現,本輪“豬週期”發展至今,仍有多重因素加推豬價高企:
消費需求持續回升。在養殖大省山東、河北等地受訪者反映,消費拉動是5月底以來豬肉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農業農村部的監測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豬肉價格一度持續走低,2月份開始,我國豬肉價格曾連續3個月下降。但隨着疫情防控常態化,豬肉消費潛力加速釋放。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3月份全國餐飲收入同比下降46.8%,6月份降幅已收窄至15.2%,預計後期餐飲業豬肉消費仍將保持增長勢頭。
多地強降雨影響區域豬肉供應。“七下八上”歷來是我國大範圍強降水的集中暴發期,今年長江、淮河、太湖流域發生了嚴重汛情。山東卓創資訊股份有限公司長期對大宗商品市場進行記錄、觀測,並與農業農村部合作研究編制了瘦肉型白條豬肉出廠價格指數。卓創資訊生豬產業分析師王凌雲等認為,近期,多地出現的強降雨和汛情對生豬生產及產品調運產生了不利影響,使區域豬肉供應緊張,推高了局部地區豬肉價格。
豬肉季節性供應緊張。記者調研瞭解到,由於越冬仔豬易生病、成活率較低,因此夏季通常為生豬出欄量年內低谷,豬肉供應較為緊張。河北省磁縣華威養殖有限公司負責人李研軍從事生豬養殖已20多年,年初受疫情影響,他的養殖場母豬配種時間延後了兩個月。記者瞭解到,與李研軍類似的養殖户還有不少,因此加劇了豬肉季節性供應緊張的局面。
突發因素影響消費偏好。農業農村部此前的市場調研發現,一些突發性因素也在助推豬肉價格上漲。其中,受北京新發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一些居民對凍豬肉消費產生疑慮,鮮豬肉市場需求增加,凍豬肉儲備的市場調節作用受到限制。
養殖成本上升。首先,原材料漲價、部分添加劑禁用等因素推高了飼料價格。玉米、豆粕是飼料的主要原料。受疫情以及全球市場影響,據農業農村部數據,全國玉米平均價格由1月初的2090元/噸左右漲至7月底的2370元/噸左右;山東省畜牧總站統計顯示,相比6月15日至6月21日,7月27日至8月2日的豆粕價格每公斤從3.01元升高至3.13元。
部分添加劑禁用也在推高飼料價格。根據農業農村部2019年發佈的第194號公告,自2020年7月1日起,飼料生產企業停止生產含有促生長類藥物飼料添加劑(中藥類除外)的商品飼料。
卓創資訊飼料行業分析師劉曉瑩説,各個飼料企業加大投入研發一些替代抗生素的產品,增加了每噸50元到100元不等的生產成本。
同時,山東、河北等地養殖户向記者反映,由於供給不足,仔豬價格持續高位,補欄成本居高不下。根據山東省畜牧總站監測,山東仔豬價格從6月1日至6月7日的86.01元/公斤,連續七週上漲至7月20日至7月26日的94.95元/公斤,規模養殖場15公斤仔豬的出欄價約為1936元/頭。
魯清養殖場位於山東濟南,場長王文魯告訴記者,雖然當前生豬養殖獲利較多,但最近20天,因為原材料漲價、部分添加劑禁用等因素推高了飼料價格,養一頭豬的成本增加了50元。魯清養殖場的養殖模式主要是自繁自養,據王文魯估算,相比今年初,像他這樣自繁自養的生豬養殖户養殖成本增加了1元/公斤,目前達到12元/公斤。
母豬存欄結構、產能恢復進度發生新變化
在我國,生豬養殖業內較為主流的做法是:選育出原種豬後,擴繁為二元父母代種豬,再進一步擴繁三元商品代仔豬,育肥仔豬後進行銷售。
由於種豬、二元母豬產能不足,許多養殖户從商品代仔豬中,將母豬留下作為二元母豬使用。這種行為,在生豬養殖業內部被稱為“見母就留”。
“這種情況很多,比較普遍,一般我們都會從商品豬中把性能好的母豬留下來,作為後備母豬。”河北秦皇島盧龍縣陳祥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梁波説,目前公司有存欄400多頭,其中160多頭母豬是把商品豬中的母豬留下來的。
因此,不少養殖户、養殖企業的母豬存欄中,三元母豬存欄佔比較高。河北省磁縣華威養殖有限公司負責人李研軍告訴記者,目前豬場存欄的母豬中,三元母豬約佔40%。
而在生豬產能恢復進度方面,記者調研瞭解到,部分養殖户提前出欄後尚未補欄。“春節前,挑了500多頭沒有懷孕的母豬和育肥豬,沒等養到150公斤,才90多公斤就提前出欄了。之後的一段時間,我們沒敢補欄或留種,出現了空檔期。直至最近,才留了80頭以配種。”河北省安平縣華安養殖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靳超穎説,綜合來看,產能恢復進度慢於預期。
還有一些養殖户為了規避風險,改為使用養殖週期較長的自繁自養模式。山東省臨沂市莒南縣座標養殖場養殖場負責人王座彪説,過去養豬行業分工很細緻,仔豬育肥、母豬配種都是“以買為主”,現在母豬和仔豬價格太高了,還有疫病風險,他只能選擇自繁自養,養殖週期比過去長了4個月以上。
但目前,養殖户反映,淘汰風險仍然較大。其中,一方面是因疫病、管理等因素導致淘汰風險較大。王座彪從1999年開始養豬,曾因疫病棄養,2019年6月成功復養。復養成功前,王座彪從不同地方先後收購了三批生豬,每批100多頭,收購後分別養在三個不同的小養殖場內。其中兩批養殖不足一個月就被淘汰了,只有一批成功育肥出欄。“從我身邊養殖户的遭遇來看,三分之二淘汰、三分之一成活,這個概率已經算是幸運。”
另一方面,是三元母豬的繁育過程淘汰率高於二元母豬。通常情況下,從仔豬育肥到出欄各個時期的淘汰率不同,但總體呈遞減態勢。多名養殖户反映,隨着三元母豬存欄佔比上升,整體生豬生產過程的淘汰率上升了20%至30%。比如,在靳超穎的養殖場,三元母豬繁育了10頭仔豬,有4頭會在出欄前被淘汰。
三元母豬生產能力弱於二元母豬。記者調研瞭解到,在生豬生產環節,衡量母豬生產能力主要看發情配種受胎率和單窩產仔量。
有業內專家向記者反映,三元母豬的發情配種受胎率較二元母豬降低了10%至20%,單窩產仔量比二元母豬降低了2頭左右。通常,二元母豬單窩能產11頭至13頭仔豬,而三元母豬則只能產9頭至10頭仔豬,若豬場管理條件和管理能力不足,生產能力更差。
豬價或將維持高位亟須“組合拳”穩市
多名受訪者認為,隨着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後消費恢復,加之天氣轉涼之後豬肉消費增大,預計到春節前,生豬市場價格或將維持高位。
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發佈的7月大宗農產品供需形勢分析月報預計,後期國內豬肉價格高位震盪。生豬產能恢復進度好於預期,豬肉市場供應逐步增加,供給緊張局面有望得到進一步緩解;需求方面,復工復產有序推進,豬肉消費需求充分釋放。預計短期豬肉價格將保持高位震盪態勢。
為此,山東、河北等地受訪者建議合理規劃產業佈局、調動不同規模養殖户積極性,提升重要農副產品供應鏈安全,從而穩定生豬生產供應。
河北省秦皇島市撫寧區農業農村局局長高宏生、河北省磁縣華威養殖有限公司負責人李研軍等受訪者認為,需以未來三個月至半年為期,謀劃、建立生豬產供銷應急供應一體化格局,穩定2020年生豬生產。
在《農村綠皮書:中國農村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2019~2020)》中,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認為,生豬產業穩產保供的實現需要充足的資金保障,不僅需要積極綜合財政、金融、保險等政策手段來為生豬復養提供資金保障,而且需要激活市場主體活力,擴大資金來源,不斷降低經營風險。同時,還需要完善政策體系,穩定養殖預期,穩定生豬生產需要糾正以往超越範圍劃定禁限養區的政策與行為,積極保障生豬養殖和配套設施的用地需求;並且還必須兼顧環境保護的要求,一方面要提升綜合養殖效益,減少糞污污染;另一方面要強化污染治理,提升養殖廢棄物的資源化利用水平。同時,生豬產業的恢復和發展需要較長的週期,穩定養殖户的養殖預期也需要保障政策的可持續性和穩定性。
在生豬生產方面,宜充分調動中小規模養殖户積極性。青島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院長單虎説,生豬產能恢復需要“抓大不放小”,但要真正的做到,首先要確實做好養豬的生物安全體系、現代養殖技術的培訓;其次要尋訪、篩選、推介一批“小而美”“小而精”的典型養殖户,比如他們能尊重科學,能尊重養殖技術關鍵措施,讓他們分享養殖經驗帶動一批學習者,再慢慢發展、恢復產能。
在提升重要農副產品供應鏈安全,加強飼料供給能力方面,山東省農業科學院玉米研究所研究員丁照華認為,玉米、豆粕是飼料蛋白主要來源,依賴進口受制於人,而且價格波動對飼料價格和養殖業效益影響較大。建議加快科技創新,以籽粒飼用和青貯飼用為需求導向,以穩定產量為前提,以提高蛋白含量為主要品質突破口,以防黴變為主要安全指標,開展高質、高產、高蛋白飼用玉米新品種選育工作,實現飼料原料多元化發展,減少單一原料波動給飼料市場帶來的衝擊。
記者在山東、河北調研瞭解到,三元母豬存欄佔比高是生豬養殖業特殊時期的“非常情況”,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母豬、仔豬供給緊張局面,短期內難以消除,但絕不能放任養殖户“見母就留”。
為了減少三元母豬存欄佔比高對我國生豬良種繁育體系和後續生豬產能恢復的負面影響,受訪者期盼有關部門和科研單位,能夠針對三元母豬改進、出台生豬疫病防控和繁育技術指導方案,幫助廣大養殖户做好母豬選留,提升特殊時期豬羣的飼養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