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盟友體系仍在,美國已經不是那個美國。老大變了,小弟們很難辦啊。
當下,美國大選的最終結果還沒出爐,民主共和兩黨還在纏鬥。
但好些美國盟友已經坐不住了,爭先恐後“拜”登。比如,迫不及待跟民主黨候選人拜登套近乎的加拿大總理特魯多、據説在歐洲第一個同拜登通上電話的英國首相約翰遜,以及今天搶在韓國領導人之前打電話、抓緊搭人脈的日本首相菅義偉……
每一通電話背後,都是不同的盤算。這也正是一些盟友眼下真實的心態:既想維持傳統的外交關係,但又不確定大選究竟帶給美國什麼樣的改變。
但有一點是確定的:儘管盟友體系仍在,美國已經不是那個美國。老大變了,小弟們很難辦啊。
特魯多:拿美國當槍使?
“我剛剛和@拜登通了話,再次恭喜他贏得大選。”
加拿大總理特魯多祝賀拜登當選。
在7日成為首批祝賀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的國家領導人後,加拿大總理特魯多9日又搶佔了“全球首個與拜登通電話的國家領導人”名額。
這樣的“大事件”,特魯多當然是要拿出來秀的,尤其“我們以前就共事過”。
英語、法語並用,連發4條推文,特魯多及時在社交媒體推特上介紹了自己與拜登通話的內容,包括氣候變化和新冠肺炎疫情應對等。
但這一通“祝賀電話”還包括“兩名加拿大人在中國被捕”的問題,就讓人不得不注意特魯多的“用意”了。當天,特魯多還在記者會上指責中方“任意拘押”加拿大公民,企圖給中國扣上“脅迫外交”的帽子。
但正如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所説,兩名加拿大公民康明凱、邁克爾嫌危害中國國家安全犯罪,所以中方司法機關是依法逮捕並起訴。
2016年12月9日,加拿大總理特魯多與時任美國副總統喬·拜登會面。
與其説特魯多是在向拜登求助,倒不如説他是想拿美國當槍使,希望美國橫插一腳、對華施壓。然而,特魯多專門提及的事情,並沒有得到拜登的積極回應。拜登方面關於與特魯多通話的聲明裏,避而不談此事就已經表明了態度。
甚至,連外人都看得出來特魯多想多了。加拿大媒體援引一名墨西哥前駐華大使、墨西哥駐美國得克薩斯州總領事的話報道稱,“對於拜登而言,兩名加拿大人或許沒那麼重要”。
約翰遜:兩邊下注?
比起碰了一鼻子灰回來的特魯多,英國首相約翰遜就有些……
明明是第一個跟拜登通上電話的歐洲領導人,卻沒想到會栽在一張黑底白字的賀信上,而且還被自家媒體大報特報了。
8日,約翰遜在社交媒體推特上貼出這張圖恭喜拜登和哈里斯這對民主黨候選人搭檔。
粗看沒啥問題,但如果點開圖片,就會發現第五行的“our shared priorities”下面似乎隱隱約約有字。有好事者將圖片放到更大,發現了更大的“瓜”:第一行恭喜拜登的文字上方“Trump”(特朗普)的字樣依稀可見。
果然,有不嫌事兒大的“吃瓜羣眾”調整了圖片顏色,揭開了這段黑底白字賀信“背後的秘密”:特朗普……第二任期……
所以,約翰遜本來是打算祝賀共和黨候選人、現任美國總統特朗普連任的。沒料到風雲有變,拜登佔了上風,於是臨時改了賀信。
並且,看起來,為特朗普準備的祝賀詞字號更小,內容更多。
就在“吃瓜羣眾”質疑英國政府竟然沒有另外建一份新文件,甚至連ps工作都沒做好之時,首相發言人回應:“正如你們所預計的,為這場膠着的大選我們事先準備了兩份聲明。一個技術性的錯誤導致替代消息的某些部分被嵌進了圖片的背景中。”
所以,約翰遜是真的兩面下注呢!
英國首相約翰遜祝賀拜登當選。
要知道,拜登,或者説民主黨,似乎本來就不大喜歡和特朗普有着“兄弟情”的約翰遜。
2016年時任倫敦市長的約翰遜就在《太陽報》上撰文,將美國的前任民眾黨籍總統奧巴馬稱作“擁有肯尼亞血統的美國總統”。在約翰遜賀信被“扒皮”之前,奧巴馬的發言人托米·維爾特就在社交媒體上寫道:“我們永遠不會忘記約翰遜曾發表的關於奧巴馬的種族主義言論。”
而拜登則將約翰遜和特朗普視為一類人,稱其為“特朗普身體和情感的克隆人”。
雖然在與拜登通電話後,約翰遜已經在試圖努力劃清與特朗普的界限,稱後者為“前任總統”,並表示“我與前任總統有着良好的關係,但我對此不以為然”,但這已經彌補不了之前那些“大寫的尷尬”了。而約翰遜也已經收到來自拜登關於英國“脱歐”的警告了。
如今,輪到英國人開始擔心起英美的“特殊關係”了。
菅義偉:複製安倍式殷勤?
爭着要當“第一”的,還有日本首相菅義偉和韓國總統文在寅。
文在寅今天與拜登進行了首次通話,就朝鮮半島問題、強化韓美同盟等議題交換了意見。
不過讓日本人“竊喜”的是,日本首相菅義偉終於如願地在文在寅之前與拜登通上了電話。
日媒報道菅義偉與拜登通電話。
和印度人熱炒“印度人的女兒”、民主黨副總統候選人哈里斯,千方百計挖出拜登與印度的淵源——拜登的“曾曾曾曾曾曾祖父”曾娶了一名印度女子——這樣試圖“認親”不同,日本人更在意更直接、且眼下能派上用場的淵源,比如任美國駐日本大使時曾每月和時任內閣官房長官的菅義偉共進晚餐,如今也一直有聯繫的美國前總統肯尼迪的女兒卡羅琳·肯尼迪。
但這通電話是不是真讓菅義偉搭上了拜登的人脈,還不好説。
畢竟,菅義偉不是安倍,而拜登也不是特朗普。
儘管也急於與可能的美國新總統進入日美關係的“蜜月期”,但菅義偉可做不到像前任安倍那樣打破常規、在特朗普就任總統前的2016年11月就赴美套近乎。菅義偉最多也就是表達一下有意在明年1月20日美國總統就職典禮結束後第一時間舉行日美首腦會談、成為第一個會晤“拜登總統”的國家領導人的態度。
菅義偉也不太可能會像安倍那樣,即便是在高爾夫球場上摔得狼狽,即便是貌合神離,也要搬出特朗普對他“身體柔軟”的誇讚。
而拜登也非特朗普。有日本網友就直言,看起來安倍和特朗普是一類人,但菅義偉和拜登明擺着就是兩種人,安倍式的“高爾夫外交”似乎在拜登身上行不通。
搶在韓國前頭與拜登接上線,並不意味着菅義偉的拜登人脈就穩了。
韓國總統文在寅用英文、韓文連發三條推文祝賀拜登勝選。
能否在唯美國馬首是瞻的情況下,真正實現日本的外交戰略自主?如何在大國競爭的背景下,平衡日本的外交站位……
更何況,還有最近頻繁高調露臉、據稱身體狀況“飛速好轉”、有意於2021年重返日本政壇的安倍盯着。
對於長期以來注重內部事務、缺乏外交議題歷練、英語還被日本民眾吐槽的首相菅義偉來説,真正的考驗還在後面。
美國回來了?
“我要讓他們(盟國)知道,美國回來了。”拜登10日在其家鄉特拉華州舉行表示。他當天與英國、法國、德國和愛爾蘭的領導人通了電話,並告訴這些關鍵盟友,“美國將重返世界舞台,不再自我孤立”。
拜登的話充滿雄心,但他身後的那個美國已經不是盟友們熟悉的美國了。大選後,美國社會仍在繼續分裂。社會階層固化繼續加速,政治極化催生“認同政治”反過來進一步撕裂社會團結。疫情給美國帶來的巨大經濟衝擊和壓力更是難以紓解。
拜登呼籲“修復美國”。作為資深聯邦參議員、美國前副總統,78歲的拜登所要接手的,將是他自1972年首次當選參議員以來最複雜的一場困局。
重重困難之下,這樣一個美國將會有多少餘力如何與盟友、與世界相處?又會處成什麼樣?
誰也不知道。
(文中圖片GJ)
撰稿 深海三文魚
責編 杜雨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