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申城的天氣陰雨“主打”,從天氣預報來看,雨水似乎滴滴答答要下到中下旬。雨水時不時現身,體感黏黏糊糊,難道剛入夏就梅雨來了?氣象專家解釋説,近期的雨水其實以較為典型的夏季強對流天氣為主,並非梅雨提早到來。
梅雨,雖然是民間對天氣現象經驗總結的“定義”,表述的是人們對時令和體感的概括。但隨着氣象科學的發展,氣象部門有一套頗為嚴格的梅雨標準。上海“入梅”通常要滿足多個條件,比如,“入梅”前5天,副熱帶高壓在東經120度上的脊線超過北緯18度;5天中至少有3天日均氣温超過22℃;“入梅”後的5天中有4天會下雨等。正因為如此,上海近期的氣候特徵並不符合入梅的條件。氣象資料顯示,上海常年平均入梅時間為6月17日,歷史上5月就入梅的年份很少,2011年到2020年的10年間,上海也多數要等到6月中旬才開啓“梅雨季”。
但是,市氣象局首席服務官傅易提醒,近期受冷暖空氣影響,雨帶確實會在上海附近擺動,因此,未來時陰時雨的天氣較多,加上氣温逐漸攀升,大氣中開始積蓄能量,很容易和冷空氣發生“交鋒”,從而導致強對流天氣頻發。
強對流天氣的成因主要就是在大氣層形成上層冷、下層暖的一個不穩定層結。近幾日,不僅是上海,江蘇、湖北武漢等地的對流雲團全面“開花”,這正是春夏之交的氣候特點引發的。氣温逐漸升高使得大氣能量不斷積蓄和釋放,地面盛夏、高空晚春很容易引起劇烈的對流天氣。當形成的不穩定條件非常強,水汽比較充沛時,強對流天氣不僅會帶來風雨,還會帶來冰雹、龍捲旋渦等天氣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