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密克戎來襲,全球經濟、宏觀政策面臨三大變數
當地時間2021年11月29日,英國倫敦,實拍新冠疫情下的城市景象。圖片來源:人民視覺
總部位於瑞士日內瓦的世界衞生組織當地時間11月26日舉行緊急會議並發表聲明,將新冠病毒變異株B.1.1.529列為“需要關注的變異株”,並命名為Omicron(奧密克戎)。該變種於11月11日在南非博茨瓦納首次被發現。
11月28日,世界衞生組織在致194個成員國的技術簡報中表示,奧密克戎新冠變異株在全球範圍內進一步擴散的可能性很高。
變種病毒將會給仍在艱難復甦中的全球經濟造成怎樣的影響,宏觀政策制定又將面臨哪些考驗?
以下是部分研究機構的觀點
招商證券:全球供應鏈恢復將遭到衝擊
10月下旬以來,全球新冠疫情發酵,對經濟重啓、特別是新興經濟體的工業生產和就業增長構成不利影響。新變種病毒的出現可能帶來額外衝擊,不利於全球供應的恢復和經濟增長前景。
對疫苗接種率較高的國家來説,新變種病毒也構成潛在威脅,並可能阻礙和中斷11月開始的邊境開放進程,對於服務業的前景也產生負面衝擊。
向前看,由於全球主要央行已進入貨幣政策正常化階段,且受制於通脹高企,新變種的出現可能暫緩收緊進程,但不太可能逆轉這一趨勢,風險資產可能面臨調整壓力。中國面臨的總需求、資本流動、疫情傳播等外部環境或均將惡化。
中信證券:全球高通脹壓力可能會持續更久
雖然現階段各國的疫苗接種率較德爾塔爆發時有所上升,但疫苗接種不均衡問題仍未解決,其中東南亞地區接種率有所提高,而非洲地區仍是全球疫苗推廣較為薄弱的一環。
若後續奧密克戎出現全球範圍內的傳播,印度、越南、馬來西亞、泰國、印尼等地的防疫工作或面臨嚴峻考驗,其生產遭受的衝擊勢必將進一步影響全球產業鏈的修復。對於發達經濟體而言,若奧密克戎的發展情況與德爾塔類似,那麼這些國家的就業和消費修復或面臨短期擾動。
從中長期維度來看,全球範圍內的疫情爆發對於供給端的影響更大,預計原本在2022年下半年會緩解的供應鏈危機可能會持續更長時間,產業鏈受挫疊加供應鏈瓶頸或使得全球高通脹壓力持續更久。
浙商證券:美聯儲寬鬆政策退出速度或延緩
新毒株的產生將明顯衝擊全球需求的修復預期,大類資產價格也將根據疫情演變對經濟增長預期進行修正。如果未來疫情傳導至美國,勞動參與率修復速度或放緩導致短期加息預期回落。
美國當前的疫情雖仍處於高發狀態,但新增確診數從本輪疫情的高點11月16日起已呈明顯回落態勢。如果新型毒株傳播至美國,可能使得疫情再次出現復發並導致勞動力市場修復進一步放緩。這一方面會加劇美國勞動力供需缺口,推動薪資水平上行,另一方面,勞動力市場修復放緩在當前聯儲的決策框架下會從“滯”的角度延緩寬鬆政策的退出。
因此,如果新病毒在美爆發可能進一步降低美聯儲的退出速度,表現之一是此前逐漸升温的縮減購債規模(Taper)加速預期將被證偽;二是加息預期可能延後。從隔夜市場的表現來看,CME加息概率已出現明顯回落,市場對2022年12月聯邦基金利率的加權預期從上一個交易日的0.72%降至0.55%。
中金公司:美國宏觀政策或面臨更艱難抉擇
當前許多國家的疫苗接種、公共衞生政策、以及宏觀經濟環境都較Delta疫情初期發生了變化,這些變化可能使新一輪疫情防控更具挑戰。
具體到宏觀政策方面,財政政策方面,德爾塔疫情發生之際正值美國財政擴張加碼,而當前部分財政支持已開始退坡,比如額外的失業金補貼已從9月開始停止發放。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預測,2022年包括美國在內的全球主要經濟體財政赤字率都將較2021年下降,這意味着財政政策對經濟增長的支持力度將減弱。
貨幣政策方面,目前的通脹壓力壓縮了美聯儲貨幣寬鬆的空間,即便疫情反彈,美聯儲也很難像幾個月前那樣從容地“放水”。事實上,疫情反彈是美聯儲最不願看到的情形。疫情帶來的供給衝擊可能強於需求,因此具有滯脹效應。滯脹環境下,央行的逆週期調節政策往往很難下手,結果經常是進退兩難。
開源證券:變種病毒或難改中國出口下行走勢
有觀點認為其他國家產業鏈再次停滯,利好我國出口,但這不是問題的重點。
對於新毒株,應重點關注重症率、致死率,特別是現有疫苗對重症的保護作用。奧密克戎的影響大概率和德爾塔類似,即可能引發大範圍的傳染,但重症率、死亡率可能難以明顯上升,因此歐美疫情應對也難以發生根本性變化。 因此,不應盲目樂觀地認為變種病毒來襲將給中國出口助力。
2022年中國出口最大的問題是,美國等對居民的直接財政補貼將會退出,以及2021年對耐用消費品的透支,導致2022年商品需求和貿易不足的可能性很大。新一輪疫情並不會改變這一局面。從目前情況看,當前全球仍然處於高通脹,歐美政府出台新財政刺激難度很大。如果需求端沒有強刺激,那麼疫情擴散對中國出口的影響應當是負面的。
記者 辛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