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車唐山公司出口葡萄牙波爾圖地鐵下線儀式現場。(資料圖) 吳可超 攝
中新網唐山10月6日電 題:中國第一代高鐵工人張雪松:見證高鐵跑出“中國速度”
作者 白雲水 張曉悦 吳可超
“在上月舉行的2022德國柏林國際軌道交通技術展覽會上,我們面向全球發佈了首個軌道交通車輛‘弓’系轉向架。”中車唐山機車車輛有限公司(簡稱中車唐山公司)首席技能操作專家張雪松興奮地説,在這場世界工業文明的交流大會上,中車唐山公司展示了最新研發成果。
轉向架是軌道車輛的走行部,猶如人的雙腿,對於列車來説至關重要。中車唐山公司以轉向架等關鍵部件為創新載體,通過從點的突破邁向系統能力提升,構建了從基礎器件、核心部件到關鍵系統、再到整車的完整產業鏈,張雪松見證了這一歷程。
作為中國第一代高鐵工人,多年來,技校畢業、鉗工出身的張雪松積極學習數控維修、數控加工、可編程控制器、三維製圖等技術,現已成長為中車唐山公司高鐵列車製造現場的複合型技術專家。
“1992年作為一名鉗工參加工作時,穿上了一套藍色工服,當時家裏人覺得這身‘幹活’的行頭不體面。”張雪松笑着回憶説,誰説“工”字不出頭?當時我就下定決心,我把“工”字變成“幹”,不就出頭了嗎?
經過勤學苦練,張雪松逐漸摸索出了屬於自己的“絕活兒”,能獨自加工六分之一頭髮絲精度的工件,可他並不滿足,他覺得作為新一代的鐵路工人應當是複合型人才,不能侷限於自己“一畝三分地”的技術。
於是,張雪松開始自學鉚工、焊工、電氣、機械和計算機等業務知識。他説,“新時代的產業工人不能再像以前那樣只是付出體力勞動,而要勇於站在新技術的前沿,敢於向世界先進技術發起挑戰。”
張雪松記得,2007年高速動車組大規模生產後,中車唐山公司先後引進幾十台價值3億多元的尖端數控設備。“這些‘洋設備’運到車間,從安裝到調試都由外國專家主導,廠裏幾乎無人敢碰”。
張雪松算了一筆賬,請外國專家來維修,不僅工時費非常高,而且受制於人。為擺脱這種束縛,他決心要成為這些數控設備的“保健醫生”。
為早日掌握數控設備裝調維修技術,張雪松白天工作,晚上學習。搞不明白複雜的機械結構,就鑽進滿是油污的設備間對照圖紙一個零件一個零件地觀察分析;看不懂電氣圖紙,就參照電氣圖反向查找設備佈線。
最終,功夫不負有心人,張雪松摸索出的“定點養護”模式,使設備故障率和加工件缺陷率降到1%以下,成為同行眼中的“大神”。多年來,他在高速動車組生產中不斷攻堅克難,完成技術革新109項,為動車組車體生產製定出了“中國標準”的技術參數。
如今,這位49歲“藍領工人”擁有很多“金色標籤”:中國第一代高鐵工人的標杆、最美鐵路人、全國勞動模範、全國道德模範……面對榮譽,張雪松謙虛地説,是中國高鐵的高速發展成就了他,這背後承載了幾代軌道交通人的夢想。
走進中車唐山公司文化展示中心,能看到濃縮的中國軌道交通裝備業發展史:從清末9.7公里的唐胥鐵路到今天約4萬公里高鐵里程;從時速5公里的“龍號”機車到“和諧號”、“復興號”,再到時速350公里貨運動車組、時速400公里跨國互聯互通動車組,中國高鐵已經領跑世界。
“我們的產品不僅飛馳在祖國的廣袤大地,還出口到五大洲的24個國家,創新擔當、實業報國的理想信念沒有變。”張雪松説。
“幹技術,就得不斷嘗試,不斷研發。”當下,張雪松和同事正在參與氫動力數字軌道膠輪電車、復興號智能動車組的研發和製造。據統計,10年來,中車唐山公司產品研製週期平均縮短15%,車體生產效率提高23.6%,工業化和信息化“兩化融合”指數提高14.29%。
“高速磁浮列車將會是飛機的強勁對手。”張雪松説,中車唐山公司正在開發時速620公里的高温超導磁浮列車,他期待着見證又一個自主創新的“中國速度”,他為自己是一名“中國高鐵工人”感到驕傲和自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