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晚年想住兒子家,兒媳卻離婚”6旬老人哭訴,難道真的做錯了

由 秋長紅 發佈於 綜合

前言
即使現在的很多人思想都很開放,可是還是有人擺脱不了一個思想,那就是“養兒防老”。而且會認為,兒子就是比女兒好,總是認為女兒長大了就是潑出去的水,兒子會在身邊,守護養老送終。
其實雖然説這種思想老人有也不是沒什麼不好的,畢竟每個老人動不了了,總是想有個人陪在身邊,所以兒子是最佳的選擇。
晚年的人,只是太多想自己晚年的過得好一點,只是年輕人還年輕沒有考慮到這點,所以有時候不要過多地批評。
每個人的一生就像是一場電影,有高潮,有低谷,也會有謝幕,越接近謝幕,牽掛就會越來越多,因為他們沒有想過重頭再來,只是在謝幕的時候,能夠完美的收場。
所以“晚年想住在兒子家,兒媳卻想離婚?”難道真的是我做錯了嗎?
陳阿姨在傾訴是談到這,眼睛卻漸漸地充滿了淚水,她説道,這件事她不知道能夠像誰傾訴,畢竟周圍的人,她不想傾訴,可是她 總是憋在心中,每天都很難受,然後就跟我傾訴,她也想知道到底自己錯了沒有。
陳阿姨如今已經六十多歲了,丈夫跟他是同一年的,年輕時,陳阿姨就跟丈夫商量,晚年跟兒子住在一起,能夠照顧兒子,自己也能照看孫子,可是現在卻無法實現了。
陳阿姨和丈夫,一直在一個小鎮上居住,沒能跟兒子和兒媳住一起的原因是,怕兒子嫌他們囉嗦煩,怕因為兩個老人阻礙到他們的二人世界,兒媳會不樂意,可是陳阿姨的丈夫去年得了一場大病,病後還留下了嚴重的後遺症,下半身癱瘓,丈夫就每天跟陳阿姨嘮叨:“我之前感覺我沒病的啊,身體倍棒,而且比那些小夥的身體還好,可是怎麼這一場病,就感覺把自己的年輕心態打破了,比誰都老,即使病好了卻感覺自己再也回不去了,如果有一天我閉眼了,永遠睜不開了,那我應該怎麼辦,你怎麼辦?”
我想去和兒子一起住,如果我嚥氣的時候,我兒子能守在我身邊,我也能安心的走了。
陳阿姨從跟丈夫在一起的時候,她就覺得丈夫一直是她的靠山,無論發生什麼事,他總會站在陳阿姨身後,也正是因為這樣,陳阿姨才發現,原來丈夫也有脆弱的一面,她原本就想着跟老伴一起度過晚年就可以了,可是現在老伴説了出來,自己和兒子住這個念頭,也在內心生根發芽。
她趁老伴睡着,就跟兒子打電話,跟兒子説了這個想法,可是兒子那頭卻沒有出聲,只是思考了一會,就説:“我先忙,你過來也不是不同意,只是我沒法做主,你等我今晚回家跟小美商量,後面給你答覆”。
當陳阿姨還想説話的時候,兒子直接掛掉電話,陳阿姨的丈夫其實沒睡着,全部都聽見了,然而丈夫並沒有戳穿陳阿姨,靜靜地躺着,跟陳阿姨一起等待。可是等了幾天,兒子也不回個信,陳阿姨心急如焚的打電話過去,卻得到了出乎意料的答案。
“媽,要不你跟爸就在小鎮上住着吧,過段時間看過吧,最近也挺忙的,小美這幾天心情不是很好也沒有同意,媽,你也知道她的脾氣,要是我讓你們來,她肯定會跟我離婚的,到時候鬧得不歡而散,不然你就自己打電話問她吧,她要是同意你們過來,我也不説什麼了”。
陳阿姨在這邊聽到兒子的話,心裏五味陳雜,可是她為了老伴,還是打電話給兒媳,兒媳看到電話,自然知道原因,也沒有什麼好隱瞞的,直接挑明。
“媽,其實你們想過來我也挺高興的,可是家裏太小,你們也沒地方住,主卧我們住了,你孫子也是一間,還有一間專門給你孫子學習用的,我們也要工作的,雖然説裏面有張牀,你們來個一兩天歡迎啊,可是你們來長久的居住,真的會很不方便的,再説了,家裏人多熱鬧了,你孫子也不想學習,就想着玩,明年就要考高中了,現在家裏學習氛圍剛搞起來,你這一來全亂了,怎麼辦?他是你的孫子,你自己想吧,沒事我就掛了。”
雖然兒媳的話説是為了孫子,可是也太過去直白了,而且陳阿姨還是她的婆婆,她都説話那麼難聽,感覺就像在陳阿姨的心裏劃了一刀,可是陳阿姨脾氣也不是好惹的,就跟兒媳直接説。
“小美,你這話説的就不對了,你們那房子,還是我跟也公公出錢買的,孫子也是當初你説你沒空,我們幫你帶大的,但是你説不想讓孩子一輩子在小鎮上,就帶他去城市裏讀書,就把他從我們身邊帶走,所以你覺得我們打擾過你們生活嗎?我們只是想老了,去跟兒子住在一起,你那個房子你們錢都不用出,我們幫你們買的,你説這話,你摸過良心嗎?”
陳阿姨非常激動的説,丈夫也勸她不要激動,兒媳那邊聽了更是火冒三丈。
“媽,你這話説的,你要是覺得我這麼多年來都是在佔你們家的便宜,我可以離婚,讓你們過來住可以了吧?”
説完,沒等陳阿姨説話,馬上掛電話,過一會兒子電話來了,他不但沒有幫他媽媽,而是對陳阿姨一頓抱怨。
每次見到農村,就會想起自己的童年,想起那個熱鬧、自在、質樸的年代。 然而,20幾年的光陰洗刷
“哎呀媽,你又跟小美埋怨什麼?我真的不想這樣對你們的,我也很難過,我每天上班已經很累了,而且你們的孫子也準備上重點高中,每天都是錢錢錢的,這邊不靠近學校,還想把這裏賣了換去靠近學校一點的,能夠照顧好孩子,我們真的沒有空照顧你們。而且小美最近因為孩子的事已經夠煩心了,你們這天天鬧的,我真的無法安心工作,我過得很煩惱,我不想再離婚了找一個,已經夠累了現在,您能不能遷就一下,不要在搞那麼多事情給我了。”
陳阿姨沒説話,聽完之後,默默地掛電話,自己在外面發呆了很久。
“我總是問自己,難道我真的是太過分了嗎?以至於鬧得兒媳都要跟兒子離婚來逼我不給我過去住,可是我真的不知道,我錯在了哪裏,誰能夠給我個答案?”
陳阿姨一邊説一邊哭,我真的心裏很難受,因為這不僅僅是她的想法也是丈夫的想法,她只是想晚年滿足丈夫的一個要求,卻無法做到。
所以整件事情的過程,到底是誰的過錯?説實話我也不敢下定論,因為陳阿姨的遭遇太過於讓人痛心,可以這樣説,每個人普通人都有可能經歷這個過程。
畢竟大家的觀點都會不一樣的,有的人站在陳阿姨這邊,有的人會站在兒媳那邊,所以這個定論真的很難下。
然而人總是會老的,他會感覺到寂寞,並且人都會經歷生老病死,都是可以理解的。
而且老人為整個家庭付出都是很多的,房子是陳阿姨跟老伴買的,小孩是陳阿姨帶大的,他們只是去兒子那裏住,這並不是過分的。
很多人會説兒子跟兒媳太不孝順了,我也覺得是這樣的,他們沒有贍養老人,因為是他們的父母,他們是不能拒絕的,即使不想贍養,也不要説得太過於直接,這樣會傷到老人的心。
可是凡事都不可以只看一面,他是雙面性的,兒子跟兒媳也是太擔心兒子的未來,所以他們每天都在費勁心思的去想怎麼樣幫助兒子,甚至沒有時間來考慮老人這方面,這都是被這現實生活逼的,可是他們對卻與這現實的壓力,沒有任何辦法。
雖然説為了孩子算是一個藉口,可是這個藉口究竟能不能得到原諒與理解,只能説各位持有自己的看點就可以了。
而且老人會想的更多,他們有着很深的隔閡,還有對於生活觀念的理解差異,而現在的年輕人更加,工作壓力,生活壓力各種壓力壓在肩上,以至於連自身都無法周全。
所以只能夠換位思考,互相都為對方思考,互相理解對方的難處。
雖然説這個是沒有辦法的,就像硬幣不是正就是反,要想它立起來,就要像一個方法,一個雙方都有益的方法,即使想不到,也要把對雙方的傷害降到最低,如果沒有,也不要太過於直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要考慮對方的感受,畢竟有時候語言,比人身傷害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