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千村萬户看小康丨擺脱“三丟人”變身“小康村”

由 終廷花 發佈於 綜合

岳家村邁出脱貧致富“三大步”,百姓錢袋子鼓起來,幸福指數明顯提升

擺脱“三丟人”變身“小康村”

□記者楊潤勤 吳寶書 慄晟皓 報道 圖:以前,岳家村髒、亂、窮,村民住土屋茅草房。

□記者 楊潤勤 吳寶書 慄晟皓 報道 圖:如今岳家村樓房林立,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村民過上了幸福滋潤的小康生活。

□ 本報記者 楊潤勤 吳寶書 慄晟皓

本報通訊員 葛平飛

旭日冉冉,清風拂面。7月25日早上6點,莒縣城陽街道岳家村老年幸福公寓前的廣場上音樂聲響起,一隊隊老人舞了起來,歡聲笑語,好不熱鬧。

74歲的王瑞平和他71歲的老伴刁桂英走出幸福公寓來到廣場上。他們要去沭河公園散步,記者隨他們一同前往。問他日子過得咋樣,還有啥愁事,他興奮地一拍手:“日子好得很,三室一廳的公寓是村裏免費給的,拎包入住,水電暖也免費;一日三餐免費吃,四菜一湯,天天吃得好;春夏秋冬,村裏發衣服、被褥;還有戲班子、康復治療中心……”

來到沭河公園,這裏一河清水、兩岸綠色、花香鳥鳴。望着河水,王瑞平説,過去岳家村髒、亂、窮,“三丟人”,當時有句順口溜説:“進了岳家村,花簍(用柳條編織的筐)不離身,晴天飛沙土,雨天泥一身;土屋茅草房,巷子窄又長,夏天滿街泥,冬天如冰場。”

王瑞平話鋒一轉:“咱們村能有今天的好日子,還得從36年前許書記上任説起。”

王瑞平所説的許書記,是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岳家村社區黨委書記許傳江。1984年,許傳江剛上任時,鄉親們對他提出了“三個要求”:有活幹,有飯吃,一碗水端平。為滿足鄉親們的要求,實現鄉親們的願望,36年來,許傳江帶領鄉親們邁出了脱貧致富奔小康的“三大步”。

想要“有活幹、有飯吃”,就得琢磨如何致富。許傳江帶頭,拿出自己做生意賺的錢,帶領村民翻土壓沙、改良土壤,蓋了十幾個大棚,在技術員的指導下種上苗,免費送給村裏最困難的户。隨後又發動黨員帶頭建大棚,一年後,村裏家家户户都有了大棚,那時一個棚年收入1000多元,岳家村邁出了脱貧第一步。

第二步是辦企業,讓村民“有活幹”。大棚的建設讓全村人有飯吃的問題得到了解決,但是村裏想發展、村民想致富,光靠種地還不行,還得上項目,讓村民家門口實現就業的同時擴大村集體經濟收入。

經過考察,村支部發覺油漆市場很有潛力,便帶領全體村民橫下一條心,集資上項目。在大棚種植中嚐到甜頭的村民,紛紛響應。為女兒買嫁妝的錢拿出來了,為兒子蓋房的錢拿出來了,賣雞蛋的錢也湊起來了,七拼八湊,最後湊了25萬元辦起了油漆廠。可油漆質量老是不過關,許傳江擔心丟了老少爺們的血汗錢,心裏火急火燎。

經過多方打聽,村支部得知青島有一位趙姓工程師掌握油漆生產技術,立刻將其請回岳家村,攻克了技術難關。油漆廠當年盈利7萬元,全村人的精氣神一下子起來了。

後來,村裏又引進了銀河製衣、誠凱製衣、東旺食品等企業,老百姓的錢袋子鼓了,集體經濟也一步步發展起來。再後來,村裏蓋寫字樓、商場對外出租,村集體收入達到3000多萬元。最讓全村人高興的是,岳家村原是沭河邊上城郊村,縣裏修銀杏大道、跨河大橋,建沭河濕地公園,這裏一下子變成了城市的中心,做生意的機會越來越多,人均年收入達到了32000元,日子越過越紅火。

“僅紅火不行,還要滋潤。滋潤就是村裏人的綜合幸福指數。”許傳江説,村支部的第三步融入了“一碗水端平”的公心理念。“百善孝為先”,早在2007年,村裏投資3150萬元,建起了老年幸福公寓,對60歲以上老人實行免費集中供養,既讓村民充分享受村集體發展的成果,又解除了子女後顧之憂,讓他們安心創業。到2009年,村裏有線電視、網絡入户率達100%;學校、醫院、超市、健身廣場等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

眼下的岳家村人,日子越過越實在,生活越來越有奔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