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世界上少部分的人,已經提前摸到了未來,當然了,結果不錯,但是沒你想的那麼High。
時間是從2014年的日本開始,豐田Mirai氫燃料電池車開賣,後來又第一時間進了美國市場,不過也不讓它全域開賣,只能在加州等比較開放的地區發揮。再後來,現代起亞開始追豐田,之中穿插着本田要入局的消息。
總之,截至目前,真正在乘用車領域玩全球流通的車企,就兩家,豐田、現代起亞。買了這些車的全球幾萬名小夥伴裏,就體會到了1個好處,用車省錢、環保的願望得到了滿足,其他暫無。
鋪墊這麼多,想説的是,幾年前很多人叫喚着,“這麼省錢的車為什麼不來中國?來了我就想買”,要在接下來比較短的時間裏被驗證是不是還是“你買我推薦,我買我不買”。
2022年的3月下旬,國家層面的《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年)》發佈,我們的汽車生活裏,也初步會和氫開始接觸。
很多大咖都“不看好”,但為什麼要發就在這幾天裏,朋友裏很多有頭有臉的大佬都對氫戰略的相關給了自己的評價,原因主要還是“商業化不好弄,動力電池的發展也不是吃素的”,再多的,我就不敢説了。
總之,當下的問題是,不論是豐田Mirai、現代Nexo,都完成了至少一次技術迭代,氫燃料電池的效率變高、油耗變低、安全程度也變高。但問題是,就賣不出去,因為售價高,更因為消費者面對“補能不便”的問題。
企業自己掏錢建加氫站,自己製造氫燃料並完成倉儲、運輸等等,還因為氫燃料的車價太貴,得貼錢給消費者加燃料。最後的結果,是車企完成了技術試驗、摸索、驗證、市場初步考驗,消費者買了一輛價格更貴、運行過程中只排出水的車、剩了不少養車的錢,其他沒什麼了。
截止2021年12月,豐田Mirai全球賣了不到2萬台,美國市場有9274台,日本市場有6618台,其他地區有2048台。現代Nexo的銷量,主要集中在本土市場,2020年內超過了1萬輛,之後在歐美市場嘗試發力。豐田從2014年到2021年,7年商業化了1.7萬輛,現代從2018年到2020年,商業化了1萬輛,規模體量都不大,畢竟虧的太多。
所以,從這個角度看我國的相關計劃,其實也差不多,規模不大、更多試水為主。
到2025年,基本掌握核心技術和製造工藝,燃料電池車輛保有量約5萬輛,部署建設加氫站,可再生能源制氫量達到10-20萬噸/年;到2030年,對氫能技術創新體系、制氫、供應體系基本搞定;再到2035年,形成更多生態,再以市場化形式完成相關推進。
數字目標不多且不大,到2025年,1年1萬出頭的平均量,2025-2035年的相關表述,不太具象。所以最後能看出,這份相關計劃規劃其實展露的意思很明確,也就是體系化進行試驗與摸索。
所以,用能不能快速商業化看,自然比較突兀,朋友圈裏有頭有臉的人當然也是知道這一點,他們的思考自然是,“沒有足夠的前景,帶不來足夠的規模,生態的搭建就會緩慢以及低效”。再加上動力電池也不是吃素的,鈉離子電池2-3年後大規模商業化,固態電池技術在不斷跑,去鈷的電池已經商用了幾年,去鎳的電池也在研發。充電10分鐘續航500公里的電池,幾乎100%會在2030年前進入尋常百姓家。
所以這個階段裏,氫能源和消費者的關係大嗎?不大。對消費者的吸引力大嗎?不大。能掙錢的空間多麼?不多。
那為什麼還要搞?那接下來要怎麼搞?結合上面的分析,這個中長期規劃的落點,其實比較清晰。誰會參與其中,成為重要組成部分?自然是有技術實力、精力、意願度高且財力夠足的乘用車巨頭,同時,還有和普通消費者之間一般沒什麼關係的商用車巨頭。
就在乘用車/商用車2個領域裏,再結合最新的全球細分領域發展,結果和以往不一樣。從前聊到氫能源汽車的時候,亟待解決的問題是“高分子材料的技術突破、全車反應堆小型化的成本過高、不好運輸/倉儲、不好大規模商業化”。
上述,也都是全球相關產業裏待解決的問題,在當下的時代裏,沒有動力自然是不太好推動。但新的趨勢也來了,氫燃料電池車是一條路線,氫發動機自然還是一條線。
主要的參與者,有雅馬哈、馬自達、斯巴魯、豐田、福特。這次的路線,不在燃料電池,而是用燃燒的方式,像燒油一樣,把氫燃料燒掉。
福特,準備通過渦輪增壓、缸內直噴,利用氫燃料燃燒後的產物,完成導流,通過精密計算後,把理論空燃比做到34左右。
豐田,領着馬自達、斯巴魯、雅馬哈,更早於福特打起了燒氫的主意。在雷克薩斯RCF那台2UR-GSE5.0LV8的基礎上進行改進,進排氣位置調整、燃燒室結構調整拉高壓縮比、再加上精密計算與專門匹配氫燃燒的火花塞等,實現自己燒氫的效果。
上述二者,都在尋求能量高於汽油三倍,但非常活躍的氫元素,它該怎麼抑制回火、抑制過熱、保證安全,然後像汽油機那樣,運行起來。當然,至關重要的一點還包括,這種氫燃料該怎麼壓縮、完善、製造、儲存、物流。
但,歸根結底,這比起氫燃料電池的成本、實現來看要快的多,也相對省錢的多。
那麼,接下來。中國車企的相關技術路線自然可以跟上,研究能燒的氫燃料該怎麼打造,研究現有發動機技術改怎麼打造。不過,該直面的話題是,乘用車領域的燃油發動機原本底子就比較差,改造的潛力、改造後的能力等,都有待確定。
而為什麼要開始推進,為什麼要進行嘗試,答案很簡單,手中有糧日子不慌,也為了重蹈燃油時代的被動。
車企所面對的戰場,究竟是什麼?這個話題,分商用車/乘用車2個領域,鑑於全球商用車時代都屬於和本土綁定非常深,自由市場化相對較低,資格證是擺在其中很高的一道門檻。
商用車的適用場景,目前來看,在其他三方機構/企業試驗採購、港口、封閉場景、礦山等領域,而且,有一大特點,高於3.5噸的商用車,考慮車輛載重引起的能耗、自重增加等問題,純電動車型在自重、續航等性能方面存在明顯的侷限。
相對高成本的氫燃料電池車,因為有回本能力,所以很大程度上會完成對成本的分攤。而氫燃料電池的續航、更短的加氫時間、更輕的重量,這些優勢,每一個好好發揮利用都是機會點。
全世界當前的商用車領域都差不多,韓國現代、日本豐田、我國相關企業,基本都在2021年年末前後,發佈了相關計劃/動力系統/路試項目等,基本大差不差。再加上各國都有相應的保護機制,商用車市場的中國車企,自然可以高枕無憂的往下推進。
乘用車市場遭遇的壓力,明顯很大,但機會也有很多。因為,即便是豐田在商業化8年的時間裏,也一樣沒有解決傳統的製造成本、運營成本、周邊成本等話題。現代Nexo同樣如此,即便它的迭代速度比豐田Mirai更快,豐田完成2次迭代,現代當前已完成3次迭代。
接下來入局的,還有寶馬會小規模嘗試性量產。
單純討論豐田、現代、寶馬的機會,自然是誰的定價溢價能力越高,誰的成本寬容度就越高,可發展空間就越大。但,一切都是無根之水,因為沒有配套的相關可能性,大體最後還是會落回,買來有什麼用的話題。
另外,再鑑於中國車企在這方面的相應表現,都處於初級階段,分析也大體是瞎猜,離真正的有價值結果偏遠。
所以,不如把話題迴歸到另一個更切實的點裏。在眼前的新能源汽車時代裏,我們該押寶固態電池or氫相關技術。
固態電池的用鋰量更高,甚至有3倍於當前三元鋰電池的説法,也有着強大的性能,如10-15分鐘完成600公里甚至更高的補能能力。背後,是高成本,行業預計2025年左右會是小規模量產商業化的元年,2030年左右能否形成規模化的分攤優勢,這會影響到氫能源一定的發展路線。
更關鍵的變量,是有沒有中國車企會考慮推出氫發動機,像豐田、福特一樣的思路。這可以是試驗,試驗之後等待全行業生態進步,再去發力,於是規模可控。這更可以是商業化未來的探討,但壓力很大,因為政策依賴度太高,需要考慮中國的相關基建計劃是否能匹配,也要考慮出海去哪裏,歐洲市場會不會有機會,等等。
市場短期內不會有大的變化,因為氫能源的上下游配套等,都還不夠。
規劃的目的、落點,都相對小規模,最後的結果,可能不止是2035年的話題,甚至更往後一些。還有就是,手裏有糧,日子不慌。外資想在中國市場先搶下什麼份額,意義不大。
對大企業而言,氫部分的思考可以做,而對於想投機逆轉自身頹勢的弱勢企業,如果沒有背靠大集團/大資本的前提,這還會是很多本就在汽車市場混不下去小企業的毒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