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台首枚類衞星載具火箭升空,蔡英文還沒來得及高興,意外一幕發生

由 仝海燕 發佈於 綜合

台灣地區的“航空事業”可謂是一波三折,台灣地區的自制火箭早在今年五月就打算發射,結果因為風雨太大,導致計劃“泡湯”。於是台灣地區便決定擇日再執行發射計劃,結果又因為“氮氣分離接頭異常”取消。來來回回費了好大的功夫,該自制火箭最近終於發射了。

台首枚類衞星載具火箭升空,島內媒體瘋狂吹噓

近日,台灣地區第一次使用了台灣屏東旭海火箭發射場,並試驗了“台灣首枚混合動力類衞星載具火箭” HTTP-3A研發計劃的第二節火箭。

據瞭解,台灣地區在前年完成了第一階段的混合動力火箭懸浮飛行,此次發射計劃是第二階段的第二節火箭第一次飛行。該火箭於當天上午六點騰空而起,原定的飛行時間為八分鐘,結果該火箭發射不久後就落海了,整個過程僅僅持續了兩分鐘。

對於“台灣地區發射首枚類衞星載具火箭”一事,綠媒《自由時報》開始瘋狂吹噓,直言這是“大成功”。綠媒“自賣自誇”的行為引起了島內民眾強烈的反感,有島內網友諷刺道,“不必自吹自擂!”

島內專家開始“自欺欺人”

不僅僅是島內媒體,一些所謂的島內專家也開始吹噓起來。台灣陽明交通大學前瞻火箭研究中心(ARRC)副主任魏世昕對此次火箭發射相當“滿意”,並給予相當高的評價,認為這是99.9%的“成功發射”。

魏世昕認為,雖然火箭發射的高度不算高,但在技術方面卻取得了“重大突破”,HTTP-3A是全球首個擁有導控技術的混合式火箭。台灣地區“太空中心”主任吳宗信則表示,台灣地區的自主衞星發射“前進了一大步”。

看得出來,島內這些所謂的專家普遍對此次火箭發射結果感到“滿意”,頗有些“自欺欺人”的意味。眾所周知,全球太空產業正在迅速發展中,如果想要在太空領域佔有一席之地,就必須培養太空科技人才,發展太空科技技術。

台灣地區想要在太空領域取得突破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所謂的“混合動力火箭”真的有那麼神乎其技嗎?恐怕未必。混合動力發動機的優點相當多,有着安全性好、易關機、經濟性好等優點,但該發動機也存在着不少缺陷,比如效率低、燃燒速度低等。

部分消息參考來源:鳳凰衞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