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再次向盟友及夥伴揮舞大棒。
當地時間6月2日,美國政府宣佈對來自奧地利、英國、印度、意大利、西班牙和土耳其等6個國家的商品徵收25%的關税,以報復這些國家向臉書、谷歌和亞馬遜等公司收取數字服務税。此外,據外媒報道,法國也可能會成為美國徵收報復性關税的目標,但相關計劃於今年1月被無限期暫停。
不過,戲劇性的是,美國隨後就宣佈,這一關税政策將延後180天才落實。美國方面表示,要留些時間與各國進行談判協商。
美國的關税大棒為何高高舉起又遲遲不落下?很可能跟將於6月4日、5日在倫敦登場的G7財長會議有關。這次會議將就税收協議進行談判,其中就包括對大型科技公司徵税以及美國提出的全球最低企業税等。6月中旬,拜登也即將出訪歐洲。美國此時放大招,顯然是其慣用的威脅手段,以幫助美國在接下來的談判中取得優勢。
值得一提的是,美國這次出台的報復性關税其實1年前已經“預告”過了。去年6月,進入執政倒計時的特朗普政府對上述國家向互聯網巨頭收取數字服務税展開調查,並放話1年後進行報復。如今,調查期滿,接過總統權杖的拜登也順便接手了前任的政策,絲毫不提“團結”,看得出,關於數字服務税的爭端牽扯了太多利益。
▲數字服務税。圖片來源:人民視覺
事實確實如此,關於數字服務税爭端,美歐之間積怨已深。由美國互聯網巨頭組成的“互聯網協會”(Internet Association)數據顯示,美國每年的數字出口額超過5000億美元,佔美國服務出口總額的一半以上。而服務業出口一直是美國對外貿易中最主要的順差來源,是最來錢的部分。
隨着數字經濟發展,越來越多美國互聯網巨頭通過線上交易在歐洲盈利,並通過在愛爾蘭、盧森堡等低税率國家註冊“空殼公司”來避税。據美媒披露,歐盟成員國中傳統商業公司的有效税率約23%,而數字經濟公司僅為9.5%。如此大的税率落差導致英法德等歐盟大國流失鉅額税收,因為互聯網巨頭的主要市場就是在這些國家。
吃了虧的歐盟自然想分一杯羹。意大利等國就開始向在全球數字服務年收入超過7.5億歐元的大型科技公司徵收數字税,並美其名曰“平衡數字經濟公司與傳統商業公司的税務負擔,促進競爭環境公平化”。然而美國一看不高興了,你這門檻明顯就是給我量身定做的,因為全歐洲也找不出一家能跟谷歌等體量抗衡的互聯網公司。這也是美國一直所説的歐盟“歧視”美國科技公司的由來。不過,愛爾蘭等國家反對徵收數字服務税,原因也很好理解:美國吃肉,他們還能跟着喝湯。
除了税收考慮,互聯網也成為國家力量競爭的重要領域。有學者認為,近年來美歐間競爭已從金融和貿易領域,拓展到數字領域,徵收數字税是歐盟尋求對內團結、對外競爭的舉措之一。《衞報》也曾援引法國政府官員的分析稱,目前,互聯網技術法規已成為法國在國際外交方面發力的重要方向。因此,儘管面臨美國可能實施的關税報復,法國仍將堅持數字服務税主張,以掌握在這一領域制定全球規則的話語權和主動權。
另一方面,美國政府替谷歌、臉書等“出頭”,這些互聯網巨頭不見得領情。根據《紐約時報》報道,美國一直希望能和歐洲盟友達成一項照顧美國和各方關切的全球税收協定,這樣可以避免美國企業到其他低税率國家設立總部,從而為拜登設想的“新基建”計劃增加税收。但這樣的舉動,在一向反對加税的共和黨看來也是難以接受的。
有意思的是,就在這次美國祭出關税大棒之前,美國長期通過丹麥監聽歐洲盟友的事情被公之於眾,舉世譁然。其監聽範圍之廣,不僅截獲手機短信和電話內容,還能獲取互聯網上的搜索內容、聊天信息等。這説明,美國正濫用其在互聯網領域的支配地位,將傳統情報手段和網絡攻擊相結合,對其他國家進行打擊。這似乎也給歐盟挑戰美國網絡霸權提供了充足理由。
▲法德領導人要求美國和丹麥就監聽事件作出解釋。圖片來源:人民視覺
美歐之間,到底能談出什麼?不妨邊走邊看。可以預見的是,這次歐洲不會輕易讓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