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汽協最新預測,2021全年汽車預計將突破2600萬輛的銷量。雖然汽車產銷量連續6個月同比下降,營業收入和實現利潤已連續5個月同比下降,但在智能化、網聯化、電動化技術變革促進下,企業活力依然得到顯著增強。其中,中國品牌乘用車前11個月銷售超過840萬輛,佔乘用車銷售總量超過44%,回到歷史高點,同比連續8個月保持增長。
2021年對於車企來説是充滿挑戰的一年,在缺芯、原材料漲價、疫情等因素的影響下,國內汽車市場依然還能穩步前行,實屬不易。2021年馬上就要結束了,盤點這一年車市經歷的關鍵詞,缺芯、新能源猛漲、自主品牌高端化、合資豪華冰火兩重天……這些關鍵詞記錄了當下汽車時代的前進軌跡,也勾勒出一個氣象萬千的汽車生態。
要説2021年度車市的關鍵詞,非“缺芯”莫屬,它令整個汽車行業面臨着巨大壓力。根據AutoForecast Solutions最新數據,截至11月21日,由於芯片短缺今年全球汽車市場累計減產量為1012萬輛。其中,中國汽車市場累計減產量已達198.1萬輛,佔總減產量的19.6%,AFS預計今年全球汽車市場累計減產量會攀升至1128.5萬輛。
芯片短缺也給車企帶來了不小的影響,一些車企不得不暫停部分生產線,包括寶馬、奧迪、大眾、捷豹路虎、雷諾、戴姆勒等多家汽車巨頭,自從8月以來陸續宣佈減產。就連一直被譽為擁有高級應急方案的日系車企豐田汽車,也不得不因為芯片短缺宣佈暫停生產線。
芯片供應不足也讓車企陷入兩難境地。還有部分車企因為芯片短缺,在不影響車輛使用的前提下交出了“半成品”,比如理想汽車就身先士卒;也有車企交付新車時只提供一把遙控鑰匙,等芯片緩解後補發另外一把。由此可見,芯片短缺對於汽車行業來説影響還是很大的。
而體現在汽車消費市場終端,最直接的影響就是消費者提車週期變長,新車優惠幅度縮減,經銷商也出現無車可賣的情況。最近我們在走訪車市期間也發現,不少熱銷車型的優惠力度都有所降低,甚至在金九銀十熱銷季都沒能迎來新車促銷,並且今年年底的優惠力度也非常小,導致很多消費者持幣觀望,車市遇冷。
除了新車受到影響外,二手車也遭到波及。由於新車提車週期長,部分着急買車的人將目光放在了二手車上,在部分地區還出現了豪車品牌經銷商發票價回購二手車的現象,雖然只是部分豪華經銷商的行為,但是也可以看出,短期內新車資源緊張的情況或許無法緩解。
不僅在國內,國外同樣也出現了這樣的狀況。據國外媒體報道,通用和福特兩家車企減產後,造成美國各地區經銷商汽車供應短缺,供需不平衡,隨之而來的是車輛價格的上漲。
其實在去年10月份全球芯片短缺就已經有了徵兆,波及了包括汽車、空調、電子產品等多個行業,並且也帶來了一系列連鎖反應。不少不良商家肆意哄抬芯片價格,導致市場形勢混亂。不過好在目前有不少中國車企,提前或者已經開始佈局半導體產業。比亞迪卻表示自產芯片不僅可以自足,還“有餘量外供”,另外北汽集團、上汽集團、吉利汽車等車企都開始在半導體產業方面加速佈局,而在新造車勢力中,理想和蔚來均已搭建自動駕駛團隊,並開始了自動駕駛芯片自研進程。
行業預測全球芯片短缺情況正在緩解,從明年到2023年,汽車製造商仍可能會面臨芯片短缺問題,不過屆時供應短缺的情況應該不會那麼嚴重,這的確是個不錯的消息。
雖然汽車市場銷量整體步伐放緩,但是新能源汽車卻一路高歌猛進。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顯示:2021年11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45.7萬輛和45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3倍和1.2倍,11月新能源汽車月產銷量再創歷史新高。縱觀2021年前11個月的整體表現,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302.3萬輛和299萬輛,同比均增長1.7倍。預計全年銷量有望達到340萬輛,同比增長1.6倍。
在新能源汽車市場,中國品牌的表現非常亮眼,像比亞迪、上汽通用五菱、長城歐拉、廣汽埃安、蔚來、小鵬、理想等都取得了不錯的銷量成績。隨着政策和車企的加速發力,新能源汽車發展也迎來了新一輪的提速。
值得一提的是比亞迪汽車,目前在新能源汽車市場的表現可謂是非常亮眼,在11月銷量排行榜中,比亞迪家族的新能源車型大放異彩,在榜單中出現了秦、宋、漢、元、唐等等一系列車型,產品覆蓋了小型車、緊湊型車、中大型車、緊湊型SUV等等系列,插電和純電全面開花。
還有就是上汽通用五菱推出的宏光MINIEV,單憑一款車型已經連續15個月霸榜新能源銷量排行首位,目前整體銷量已突破50萬輛,成為年度全球熱銷新能源車型。
另外,2021年,是造車新勢力車企收穫頗豐的一年。儘管遭遇疫情、芯片短缺等“黑天鵝”事件,小鵬、蔚來、理想、哪吒等多家新勢力車企均在今年實現了月度交付破萬輛的好成績。在11月新能源汽車銷量排行中,小鵬汽車、蔚來汽車、理想汽車均進入了前十排名,而哪吒汽車的新能源汽車銷量已經超過了南北大眾,排在了第十三位。由此可見,中國品牌的新能源汽車銷量突飛猛進,在與合資車爭市場的賽道上你追我趕。
當然新能源汽車市場我們也不能忽略特斯拉的存在,乘聯會數據顯示,特斯拉中國11月批發銷量再次超5萬輛,達到了52859輛,同比增長242%,環比微降2.8%。同時這也是特斯拉連續第3個月突破月銷5萬輛的成績。就目前來看,國內車企很難在短時間內趕超特斯拉。
熱銷的同時,市面在售的新能源汽車技術水平也不斷提升,一些車企推出的售價超過30萬元的中高端車型在智能化和豪華度上投入更大,有着不錯的市場表現。從各品牌針對的細分市場來看,“特蔚小理”均聚焦於20萬元以上級別新能源汽車市場,其中,蔚來汽車、理想汽車主銷產品均定價在30萬元以上,能夠在同級細分市場擊敗大眾、豐田乃至豪華車品牌奔馳、寶馬,這是過去中國汽車品牌從未做到的事情。
目前,中汽協對2022年汽車市場銷量進行了預測,預計明年汽車市場總銷量或將達到2750萬輛,同比增長5.4%。其中,新能源汽車明年銷量將達到500萬輛,同比增長47%。不過有一個問題值得我們關注,雖然明年新能源車還會迎來增長,但是隨着原材料上漲、芯片短缺等因素的影響,汽車的終端價格也會出現上漲,如果疊加國家補貼的退坡,企業也會面臨新的銷量和價格挑戰。
新能源汽車市場一片朝陽,這也讓不少其它領域企業眼紅,這不今年就有不少企業玩起了跨界造車。從互聯網企業領域的小米、百度、騰訊、360、華為,到傳統家電領域的格力、海爾、創維;從房地產領域的恆大,到老字號企業五糧液等,造車界的“新手們”憑藉敏鋭的嗅覺紛紛入場,或合資、或技術支持,還有攜手研發等,紛紛想要踏入造車領域。
不只是這些企業,就在最近仍然有一波接着一波的造車新勢力接踵而至,比如自遊家、智行盒子、輕橙時代等。當我們在感嘆造車魅力的同時,也讓我們看到了未來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引力,不管這一批造車新勢力是盲目跟從還是有備而來,他們似乎都已經盯緊了汽車市場這塊蛋糕,準備奮力一搏。
在新一輪新能源化+智能駕駛的賽道下,雖然造車的門檻已沒有之前那麼高,不過企業也要明白,造車説難不難,但是想要成功也很難。
2021年,汽車市場的格局發生了較大的變化。與往昔合資品牌處於領先地位不同,今年是自主品牌強勢崛起的一年,而且自主品牌和合資品牌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小。
其實,2021年中國品牌最大的變化除了銷量上表現亮眼外,就是集體衝高現象了。在過去,中國品牌汽車一直頂着“大而不強”的標籤,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中國汽車品牌製造的新車就是低質低價的代表,甚至有很長一段時間,自主品牌的產品都很難衝破15萬元的天花板。
但是隨着中國汽車產業的不斷追趕,中國汽車品牌發起了一輪又一輪的向上攻堅,如今提到中國品牌的高端產品,大家會很快想到蔚來、嵐圖、理想和新紅旗等品牌,而領克、WEY、星途、極狐等中國汽車品牌也已經被人們熟知。看來,中國汽車品牌衝擊高端市場,已經帶來初步成效,未來這波衝高浪潮還會繼續推進。
不僅如此,2021年自主品牌高端化趨勢更為明顯,其中不少新生品牌還帶着跨界、合力催生的特點,就比如長安汽車的阿維塔。這個汽車新品牌是由長安汽車、華為、寧德時代共同打造,長安負責生產製造、華為負責智能化、而寧德時代是電池,明年三季度,阿維塔11將實現首批量產及用户交付。還有上汽的智己品牌,由上汽集團、張江高科和阿里巴巴集團共同打造,是國內首個創始輪即達百億量級的汽車科創公司。
除了合作跨界造車,也有從母公司獨立品牌的,就比如長城汽車的沙龍品牌。從目前新車定位來看,預計會主打豪華純電市場。還有上汽的飛凡汽車,主打20-40萬元區間的中高端新能源智能化產品。廣州車展上帶來了飛凡R7,將於2022年下半年正式上市。
此外,嵐圖汽車的首款高端MPV也正式亮相,還有此前吉利推出的高端電動車極氪001等車型,都是自主品牌向高端進發的代表。
除了已經公佈向高端進發的新品牌外,還有不少車企的高端品牌也已經在路上了。有消息稱,吉利和百度聯手打造的集度汽車,該品牌的集度SIMUCar已經進入到動態測試階段,集度汽車的新進展,證明着吉利與百度在聯手打造新高端品牌這件事上,是認真且腳踏實地的。另外比亞迪汽車也在籌謀成立高端品牌,據比亞迪高層透露,該高端品牌將於今年第四季度發佈,新品牌旗下的首款新車將於明年北京車展亮相,2023年正式上市,價格區間或為50-80萬元。
除了推出高端產品外,中國品牌車企紛紛走上多品牌戰略,長城汽車坦克品牌、吉利高端新能源極氪、比亞迪海洋系列,另外還有長安汽車的UNI系列等等,目前這些產品在市場的表現都非常不錯。中國汽車品牌打造的這種矩陣式多品牌戰略,其實也正應了那句多生孩子好打架的道理,在各個細分市場都能有相應產品,實現資源有效佈局。不過,多品牌也容易出現內耗,這也是車企必須要面對的。總之,2021這一年,中國品牌車企可沒少折騰,但是向上的效果也比較明顯。
再來説説合資品牌,在中國品牌、豪華品牌高速增長時代,合資品牌面臨雙面夾擊的境地,成為洗牌最為嚴重的板塊。
從目前的發展狀況來看,一汽-大眾、上汽通用、上汽大眾、東風日產穩居第一陣營,其中上汽通用別克今年1-11月,累計銷量為737815輛。11月上汽通用別克新能源汽車銷量為2978輛,同比增長42.5%。別克GL8、英朗、君威等車型貢獻了相當可觀的銷量數字。還有東風日產,2021年密集投放不少新品,其中軒逸、天籟、日產奇駿、逍客等車型表現強勢。
由於受到芯片短缺等因素的影響,一汽-大眾、上汽大眾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銷量下滑,銷量表現雖然比去年同期下降不少,但是仍然撼動不了其行業地位。
如果拿合資品牌與自主品牌相比,顯然自主品牌的表現更亮眼。比如從11月銷量表現來看,一汽-大眾,雖然它是銷量上的第一名,但同時它也是跌幅第一的品牌,跌幅達到了40.2%。而比亞迪雖然排名第五,但是同比增長81.9%。
最近幾年,韓系車和法系車在國內的狀況不容樂觀,今年的表現也同樣很一般。其實它們也曾經都有過火爆一時的階段,不過由於種種原因,如今的存在感越來越低,已經逐漸淪為了小眾車的代表。
在強者恆強的大環境下,那些拼命奔跑、深刻洞察的合資汽車品牌,依舊保住了優勢,而有些品牌在這輪市場洗牌中,慢慢被邊緣化。曾經的“爆款”,如今月銷量可能不到千輛,曾經熱銷的品牌年度銷量僅有幾萬輛,4S店投資人也悄然離場,令人唏噓。
從這一發展趨勢我們也可以看出,比起合資品牌,自主品牌車企抵禦風險的能力更強,自主品牌可以利用本土優勢,與芯片企業建立更緊密的合作,繼而得到更多的芯片供給,來度過危機。相較而言,合資品牌則需要走更加繁瑣的程序,從而失去先機。
曾經合資車在中國市場的優勢明顯,不過隨着自主品牌的快速追趕,恐怕這一局面就要被改變,自主品牌作為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強勢崛起,合資車企正面對更加不確定性的未來。
在持續缺芯的影響下,不管是主流合資品牌還是豪華品牌受影響頗大,儘管如此,在國人消費升級的強需求之下,豪華市場依舊充滿活力,份額穩步上升。尤其是奔馳、寶馬、奧迪等豪華品牌,銷量表現更為突出。這裏要特別強調的是,隨着電氣化時代的到來,BBA的純電平台產品也陸續面世,比如BMW iX,實力都是非常強的。另外奔馳還會相繼投放EQA、EQB和EQS,加大純電車型的投放力度,進一步助推豪華品牌在電動汽車領域內的增長。
很明顯,豪華車市場呈現出了強者恆強的局面,對於追趕者,這將是一場產品力、體系能力、品牌認知等全方位考驗。
2021年即將畫上句號,這一年對於汽車行業而言,是風雲激盪的一年。新能源產銷和滲透率再創新高,自主車企加速衝高、跨界造車、芯片短缺、頭部玩家抱團等成為關鍵詞,可以説這一年,機遇與挑戰並存。不過好在車企依然在堅定前行,信心滿滿、勇往直前衝向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