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近日發佈20年來首次進行全面修改的新版《上海市市容環境衞生管理條例》,其中關於設攤不再“一禁了之”的內容引發高度關注。從禁止、取締到如今的“適度放開”“有序設攤”,對如何擺攤,上海經歷了一段摸索的歷程。
如同一枚硬幣的兩面,地攤經濟在賦予城市活力的同時,也給城市帶來了治理挑戰。對擺攤行為是禁是放、是堵是疏,是全球許多城市持續探討的課題。如何在活力與秩序之間尋找平衡,不同的城市給出了不同的答案。
日本:把“屋台”打造成獨特城市名片
公園裏賣二手貨的跳蚤市場,街邊售賣關東煮、鐵板燒、拉麪的攤點,走街串巷的烤紅薯車……在日本影視作品中,常能看到日本城市裏與地攤有關的場景。
事實上,地攤文化在日本不僅歷史悠久,而且地位重要。二戰後,日本的地攤經濟開始活躍。自1945年新宿車站第一家露天市場開業後,眾多地攤便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在日本城市。
而被日本人稱為“屋台”的路邊小吃攤,是日本“地攤家族”中不容忽視的存在。有媒體報道稱,日本的路邊小吃攤最早可追溯至江户時代。經由不斷髮展,這種“接地氣”的飲食陣地如今已分佈在日本各地。其中,福岡的路邊攤美食最負盛名,這座城市正打算將“屋台”打造成一張將地攤經濟與當地文化相融的城市名片。
圖説:日本路邊小吃攤 圖GJ
在福岡一座辦公樓的人行道邊,一個個路邊小吃攤成為了解日本傳統美食的獨特窗口。在防水隔熱的簾布後面,人們坐在木凳上一邊交談,一邊等待着熱氣騰騰的食物端上桌來,空氣中混合着燒烤的煙霧和關東煮的香味。
不過,容易帶來衞生、安全等隱患的路邊小吃攤也曾讓日本政府糾結不已。20世紀60年代,福岡有約400多家路邊小吃攤,如今已經降至約100家。
但近年來,福岡人又逐漸意識到這一獨特的飲食傳統對國內外遊客的吸引力,路邊小吃攤似乎又開始迴歸。2016年,福岡數十年來首次給路邊小吃攤攤主頒發營業執照。而隨着“照片牆”和美食短視頻流行,福岡的路邊小吃攤也正成為年輕一代的旅遊打卡點。
56歲的奈美和家人在福岡共同經營着一家路邊小吃攤,她對自己的工作充滿自豪感。“在這裏我可以結識很多外國人,就好像去到了很多國家一樣。”
一位來自東京的小夥子和兩位來自大阪的姑娘,在奈美的路邊攤喝了啤酒吃了拉麪後,建立了新的友誼。“這就是‘屋台’的魅力。”在導遊森俊博看來,這看似狹小的空間不僅給人們帶來了美味的食物,還提供了交流的平台,“人們可以感受到福岡的親切與友善”。
福岡路邊小吃攤的迴歸只是日本地攤文化發展變化的一個側面。近年來,在規範地攤經濟,儘可能減少擺攤帶來的衞生差、秩序混亂、空氣污染等城市治理難題方面,日本社會也在不斷探索。其中,既有專門的企業參與協助,也有媒體和地方政府推廣引導,甚至連設計師也在為如何合理利用城市空間、提升地攤的秩序和美觀出謀劃策。
德國:一起逛跳蚤市場是週末“打開方式”
如果説路邊攤美食是日本地攤的招牌之一,那麼對歐洲人而言,跳蚤市場便是地攤文化中寶藏般的存在。儘管跳蚤市場起源於自由浪漫的法國,但如今,務實節儉的德國人對這種售賣二手物品的攤點似乎更為熱衷。
服裝、飾品、餐具、藝術品、相機、藏書……在德國的跳蚤市場可以淘到各式各樣的二手寶貝。舊貨地攤已經成為德國舊貨市場的主體之一,分佈於城市和村鎮。
在德國,政府並沒有設置專門的擺攤場所,地攤通常出現在公園空地、露天廣場和大學樹林中。柏林牆公園的跳蚤市場、法蘭克福美因河畔的跳蚤市場、斯圖加特卡爾斯廣場的跳蚤市場等都頗為著名。
德國首都柏林就有20多個大型擺攤場地。柏林擁有龐大的地攤文化,跳蚤市場遍佈整個城市,大部分市場都在週末開放。在旅遊博主安妮利斯看來,柏林就是“節儉者的天堂”。撰稿人托馬斯説:“在柏林的週末,朋友們通常並不是相約喝咖啡、吃蛋糕或看展覽,而是一起逛跳蚤市場。”
儘管地攤數量繁多、分佈廣泛,但德國人也摸索出一套獨有的地攤管理方法。需要長期擺攤的攤主要提前向當地政府報備,申請流動經營許可以及衞生局提供的指導手冊。管理部門會按照攤位大小以及地價,向攤主收取攤位費,用於安保和保潔。
雖然攤位不固定,但德國跳蚤市場有着固定的開放時間,例如慕尼黑的跳蚤市場自2007年後便一直在夜晚開放。具體市場的開放時間和攤位規劃,可通過當地政府官網查詢得知。
在跳蚤市場用兩三折的價格就能買到二手商品,對那些擺攤的賣家來説,賺錢或許並不是唯一目的。一位以售賣布料為主的攤主坦言,他每月擺攤四天賺的錢還不及本職工作一天的工資,擺攤的目的就是為了放鬆和享受交換的樂趣。另外一些賣家則認為,讓物品循環利用,是一種具有可持續性和環保價值的行為。
而對那些來“淘寶”的人而言,逛地攤是一種與商場購物和網購全然不同的體驗。因為這裏既可以面對面討價還價、現場驗貨,還能以低廉的價格淘到市面上稀有的物品。更重要的是,逛地攤還能滿足人們休閒娛樂和互動交流的需要。
荷蘭:每年國王生日全民擺攤狂歡
荷蘭不只有風車和鬱金香,自由集市也是荷蘭城市文化中一抹特別的色彩。
荷蘭的自由集市同樣走過了漫長歲月。早在9世紀初葉,荷蘭就已經出現了售賣日常生活用品、每週開放一次的小市場。這種攤販市場一直保留並延續至今,如今荷蘭最有名的市場莫過於阿姆斯特丹的IJ-HALLEN。IJ-HALLEN的前身是一個有着百年曆史的舊船廠,如今這個巨大的建築已經成為歐洲最大的自由集市之一。
圖説:荷蘭IJ-HALLEN市場是歐洲最大的自由集市之一 圖GJ
“激烈的討價還價、琳琅滿目的二手貨、美食和歡聲笑語。”旅遊專欄作家唐娜寫道,“在IJ-HALLEN,你可以看到嬉皮士、潮人、收藏家、預算有限的大學生和年輕的媽媽,你會對荷蘭社會有個精彩的瞭解。”
IJ-HALLEN的開放時間不固定,一般是在週末。唐娜説,“從黑膠唱片、瓷器、玻璃器皿,到網球拍、瓷磚、靴子……在這裏,每個角落都有着不一樣的驚喜。”
除了能淘到“寶貝”,集市在荷蘭人心中也承載着一定的文化價值。在荷蘭各大旅遊網站和宣傳手冊上,都可以看到有關自由集市的宣傳語和歡迎詞。而一到每年國王生日的國王節,荷蘭整個國家都會變成一個巨型的跳蚤市場。這一天,所有國民無需申請和納税,便可以在自家門前或規定區域直接擺攤。跳蚤市場、擺攤狂歡,成了荷蘭國王節的標配和文化符號。
在自由集市的管理模式上,荷蘭人也探索出一套較為完備的體系。例如,自由集市的空間選址由當地政府權衡各方利益後作出決定和規劃,每個集市則會根據區域功能定位承載不同的商業服務功能,辛格花市就是荷蘭最著名的花卉市場,倫勃朗廣場則是專門出售畫作、雕塑和手工藝品的藝術品市場。此外,政府相關部門專門負責集市監管和經營許可證的發放。
值得注意的是,無論是空間選址還是管理方法的制定,都是由荷蘭政府、社區管理部門、攤主與消費者共同參與商議完成。基層民眾在如何使用城市空間的問題上,有着一定的參與度。
儘管給城市治理提出了挑戰,但地攤經濟也賦予了城市更多活力。它是一些城市居住者維持生計的方式,它為城市創造了更多的社會交流空間,同時,它也是城市文化的組成部分。
從全球多個城市的案例不難看出,地攤經濟的存在形式並非一成不變,而是根據城市的不同發展階段調整變化。在城市規劃師帕爾馬看來,地攤經濟在某種程度上塑造了城市的肌理,城市的包容性則體現在如何為城市空間使用者進行規劃、設計與管理。無疑,這背後考驗的是每一座城市的管理智慧。
文/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