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出遊 這些公廁帶來城市“温情”
中秋來臨,伴隨着晴好的天氣,成都各大景點、公園人流如織。作為公共場所必不可少的服務設施,公共廁所的體驗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着市民、遊客的遊覽體驗,良好的如廁環境可以更好地節約資源,甚至起到引導遊客文明觀光的作用。
記者昨日在成都江灘公園、寬窄巷子景區以及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走訪發現,景區的公廁不僅有了專人管護,廁所內配備的人臉識別取紙、坑位佔用提示等功能提升了使用體驗,而男女坑位比例的調整以及第三衞生間的配置則為景區公廁增添了“温度”。
泡沫沖洗
廁所耗水量減少三分之二
早晨九點的江灘公園內有不少市民已經結束晨練。田大爺幾乎每週都會來江灘公園晨練,慢跑、太極都是他的晨練項目。早上他和放假的孫女來打羽毛球,結束運動兩人走向了江灘公園內一座被翠竹環繞的建築,這是江灘公園2018年底投入運營的一座智慧公廁。
“過去晨練完想洗臉,都是用自己帶的水抹一把。過去還沒有江灘公園,周圍也找不到乾淨的廁所,廁所裏的味道讓人難以久留。現在每次晨練完在這裏上廁所、洗手、洗臉,最大的感覺是方便、乾淨,有時候沒帶紙也能在這裏刷臉取紙。”田大爺告訴記者,自己平時也會告訴孫女,珍惜良好的公共環境,洗手的時候不要把水濺到水池外,用多少紙就取多少紙,用過的紙也不要亂丟。
在江灘公園智慧公廁的電子顯示屏上,顯示着廁所的使用總人數、温度、濕度、空氣指數、水錶和電錶等實時數據。現場維護人員介紹,廁所用泡沫代替流水沖洗,泡沫的潤滑作用大大減小了污物的附着力,一般水衝需要耗水6升,但這個公廁只需耗水1.8升。
洗完手後,則需要進行“人臉識別”獲取紙巾。記者注意到,當遊客的臉出現在機器中間的虛線方框內幾秒鐘後,就會有一段紙巾自動從機器下方送出,現場維護人員介紹,每個人十分鐘之內,可以取三次紙,每次30釐米。“這樣的設計,是為了提醒市民養成節約用紙的習慣。”
不僅是江灘公園,在寬窄巷子景區,公廁內也開始使用人臉取紙技術,大大減少了浪費紙巾的情況。記者在窄巷子內注意到,取紙機包含人臉取紙和掃碼取紙兩種方式,人臉注視屏幕三秒後出紙,如果需要更多紙巾可以掃碼再次獲得,進一步減少了紙張浪費。景區公廁維保人員介紹,在使用智能取紙機前,每天廁紙消耗量在15捲到20卷之間,節假日甚至接近30卷,現在使用智能取紙機後,即使是節假日也能控制在15卷左右。同時,取紙機還有缺紙提醒功能,一旦缺紙,可以發出提示音提醒添紙。
熊貓公廁
設置2:3比例的男女廁位
一座有“温度”的公廁,需要的不僅是智能設備,還需要諸如第三衞生間、殘疾人衞生間等周到的服務。
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南側的熊貓廣場是不少遊客進入景區的第一站,記者19日中午在熊貓廣場看到,儘管室外温度已經接近30度,侏羅紀世界電影特展外依然有長長的隊伍等待進入。廣場東側,竹林掩映下,兩隻憨態可掬的熊貓雕塑吸引着來往遊客,它們背後是一座去年完成建設的星級旅遊公廁。
“若不是周圍醒目的公廁標識,我很難將它和公廁聯繫在一起。”從景區直通車上下來,周女士就被眼前這座熊貓公廁“萌”住了,“通往廁位的過道上沒有異味,反而是道路兩旁的竹子散發着的清新氣息,給我們這些遊客很好的旅遊、如廁體驗。”
熊貓公廁維護人員介紹,這裏專門設置了2:3比例的男女廁位、第三衞生間以及可滿足6個大人同時使用的洗手區域,還有2個降低高度的兒童洗手區。在這裏,公廁不再是倉促“解決問題”的地方,而被努力營造成休息區的感覺。
記者注意到,每個廁位上方滾動的LED屏幕上清楚顯示着廁位的使用情況,牆上的巡查記錄顯示,每天維護人員都要檢查公廁的門窗、照明、通風、洗手設施、地面積水等十項內容。按照標準,公廁每日需要清掃4次,確保殘疾人坐便器和扶手正常可靠,同時確保補充洗手液和擦手紙。
有遊客告訴記者,這樣的公廁不僅能夠緩解旅途的疲勞,還可以督促自己注意衞生,不破壞良好的景區環境。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葉燕 王培哲 攝影報道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