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網消息,當地時間3月24日,美國新任國務卿安東尼·布林肯在出訪歐洲時對北約盟友表示,美國不會強迫任何盟國在中美之間做選擇,如果可能,各國可以就氣候變化領域與中國合作。
據瞭解,中美阿拉斯加對話結束後,布林肯在出訪北約前指出,美國將重振與北約和各盟國的關係,加強合作以共同應對即將面臨的各種挑戰。23日,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的北約外交部會議上,布林肯明確表示,雖然中國對西方構成威脅,但美國並不強迫任何人在北京和華盛頓之間做“非此即彼”的選擇。隨即,布林肯話鋒一轉,以中國和俄羅斯在軍事領域“試圖破壞西方穩定”為由,立馬將中國放在對立面,以拉攏的口吻要求北約團結起來“超越”中國。
然而,就在美國聲稱要與北約盟國重建夥伴關係之際,自稱是來“傾聽和協商”的布林肯就宣佈,美方將就“北溪2號”天然氣項目繼續威脅和制裁德國。“北溪2號”項目即將竣工,現在停止會對德國和俄羅斯造成巨大的損失,美國此舉顯然並沒有將歐洲當做盟友,將自己的利益建立在他國的困境中,這與其宣揚的團結盟友目標極為不符。
有媒體稱,“北溪2號”建成後,將解決歐洲能源安全問題,美國對此制裁,一方面是想將自己的天然氣出口歐洲,獲取更多利益,另一方面,是害怕德國等歐洲國家對俄羅斯更加依賴,畢竟美俄關係緊張,美國需要歐洲國家同自己一樣,將俄羅斯放在對立面。但德國政府發言人賽貝特對此明確表態,稱德國會拒絕美國無理的威脅和制裁。
此外,布林肯還想要挑撥中歐貿易合作,針對中歐投資協定中有關“國有企業行為、強制勞動和補貼”的內容渲染道:中國有責任證明自己“不只是説説而已”。與此同時,在伊朗、阿富汗等問題上,各國亦未達成共識。有媒體分析,現在的美國並非可以一呼百應,對於美國畫的大餅,表面上看是奏效的,符合拜登政府的期望,但各盟國有各自的利益要維護,最關鍵的就是對俄政策的態度不同,各盟國表面上是同美國一起仇視俄羅斯,但私下合作卻未停止,歐盟外長何塞普博雷利曾強調與俄羅斯保持溝通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