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電池問題居投訴榜首、今年新能源汽車銷量有望高增長

由 夏德才 發佈於 綜合

2020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增長成為中國車市一大亮點。同時,在國家、地方政策雙輪驅動、強制性標準逐步完善、“新三化”等趨勢的持續推動下,新能源汽車發展浪潮不減。在此背景下,1月7日,新京報汽車新聞部聯合千龍智庫發佈《2020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年度價值報告》。

該報告以千龍智庫企業品牌價值傳播影響力評價體系為依託,以68家在售新能源汽車品牌為研究目標,精準分析形象傳播、價值影響、品牌熱度、曝光投訴等維度數據,綜合計算企業品牌價值傳播影響力指數,最終形成2020年度新能源汽車行業品牌價值傳播影響力TOP20總榜及造車新勢力、自主品牌、外資及合資品牌、曝光投訴等細分榜單。同時,通過捕捉行業動態、剖析行業問題、研究行業趨勢等,形成2020年度新能源汽車行業十大特徵、七大問題和行業發展六大趨勢等,為企業瞭解行業現狀、認知品牌提供參考。

特斯拉、蔚來、比亞迪位列品牌價值傳播影響力前三

《2020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年度價值報告》以千龍智庫企業品牌價值傳播影響力評價體系為依託,以68家在售新能源汽車品牌為研究目標,以2020年1月至12月為研究週期,海量抓取30204481條信息,精準分析形象傳播、價值影響、品牌熱度、曝光投訴等維度數據,綜合計算企業品牌價值傳播影響力指數,最終形成2020年度新能源汽車行業品牌價值傳播影響力TOP20總榜及造車新勢力、自主品牌、外資及合資品牌、曝光投訴等細分榜單。

從68家新能源汽車品牌價值傳播影響力指數來看,特斯拉、蔚來、比亞迪三家新能源汽車品牌位列2020年度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品牌價值傳播影響力前三。

特斯拉以9.44總分值列年度榜單首位。特斯拉從年初產品國產化以來,品牌在境內外傳播中持續引領行業熱點,特斯拉Model 3量產交付、Model 3售價降至30萬元以下、特斯拉超級充電樁建設、特斯拉股價大漲、國產特斯拉汽車出口歐洲等話題成為媒體熱議焦點。價值影響方面,特斯拉建設充電樁、特斯拉市值飆漲等事件獲得廣泛傳播,技術創新成為價值增長的有效動力。

蔚來和比亞迪以8.53和8.45的分值位列總榜第二、三位。兩個品牌總分值相差不大,但從細分維度評價來看,比亞迪在形象傳播方面較有優勢,比亞迪發佈刀片電池、比亞迪宣佈成立弗迪公司、豐田與比亞迪開展合作、比亞迪和日野聚焦純電動商用車等內容均獲得廣泛傳播,輿論場中傳播熱度高漲。但值得注意的是,比亞迪在曝光投訴方面失分明顯,因出現比亞迪被約談、比亞迪漢被曝冬天續航縮水2/3、比亞迪宋DM高速上失去動力等問題,消費者對比亞迪產品質量產生質疑,比亞迪品牌聲譽受損。

緊隨其後的是奧迪(7.33)、小鵬(6.85)、保時捷(6.22)、梅賽德斯-奔馳(6.16)、吉利(6.04))、寶馬(5.96)、沃爾沃(5.70)。

此外,通過對比造車新勢力、外資及合資品牌、自主品牌的價值傳播影響力均值可以發現,造車新勢力明顯高於新能源汽車行業均值,外資及合資品牌整體均值略高於行業平均線,而自主品牌均值低於平均線。

分析可見,造車新勢力在形象傳播方面更為主動,更易受到媒體關注和報道,易於對公眾形成價值認知;外資及合資品牌中,雖然特斯拉整體表現優異,但其他外資及合資品牌傳播優勢不明顯,拉低了細分領域均值;在監測的32家自主新能源汽車品牌中,除了比亞迪外,其他自主車企分值均較低,導致該類別品牌價值傳播影響力均值僅為4.93,低於全行業均值5.10,這説明國內新能源汽車行業自主品牌亟須加大品牌傳播力度。

吉利、特斯拉、比亞迪曝光投訴問題突出

在監測的68家新能源汽車品牌中,針對曝光投訴單項維度的研究發現,吉利、特斯拉等品牌雖然市場知名度高,但遭遇曝光投訴的問題也同樣突出。

以吉利為例,一方面,2020年上半年吉利新能源和電動化汽車銷量同比下降約49%、吉利新能源汽車因產品不合規遭工信部約談等事件受到媒體關注,引發大量網絡傳播;另一方面,吉利新能源汽車在網絡平台遭到網民大量投訴,涉及宣傳內容落實不到位、汽車空調製熱功能問題、充電故障、續航問題、車載導航問題等具體投訴內容。

特斯拉同樣遭遇負面纏身,監測發現,特斯拉汽車召回、特斯拉召回汽車惡意甩鍋、特斯拉拼多多糾紛、特斯拉發佈電池產品不及預期、特斯拉被曝自動駕駛硬件減配等負面內容遭到媒體廣泛報道。

此外,比亞迪和理想新能源汽車品牌的曝光投訴指數也達到7.52和7.41,顯著高於其他品牌,曝光問題涉及工信部約談、續航縮水2/3、電動汽車召回、汽車自燃等問題。

上市、融資成行業熱詞

新能源汽車行業屬於技術密集型、資本密集型領域,車企發展需要充足的資本保障,2020年在市場銷量下滑、疫情席捲全球等嚴峻環境下,新能源車企紛紛尋求上市融資。

2020年10月,天際汽車完成超過50億元的新一輪融資,本輪融資由地方政府產業引導基金、大型國有銀行領投,資金將用於後續新車型研發、智造、銷售渠道及服務體系建設、品牌營銷推廣等工作;12月,哪吒汽車正式宣佈C輪融資由華鼎資本領投20億元人民幣。此外,上市也成為新能源企業融資的重要渠道。理想汽車2020年7月正式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總募資規模接近11億美元;小鵬企業在8月完成在紐交所掛牌上市,募資總額約15億美元;另外,零跑汽車創始人也表示計劃於2021年下半年提交IPO文件,在2021年底或2022年初在科創板實現上市。威馬、哪吒、天際、恆大汽車等大批新能源車企也將上市排上日程。

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目前隨着年輕一族成為購車主力,在新能源汽車市場,造車新勢力的接受程度高於傳統車企。中美資本市場都有吸引全球資本的需求,在特斯拉的帶動下,造車新勢力普遍受到美國資本市場的認可,並給予了較高的估值;憑藉國家政策的鼓勵,地方政府和社會資本的大力資助,造車新勢力正嘗試引領未來產業方向。除了美國資本市場外,二級梯隊的造車新勢力在備戰科創板,科創板強調企業的科技屬性,新科技、新勢力概念的融資環境較好,適合造車新勢力企業獲得更多資金實現快速發展。

股價飛漲、資本泡沫或出現

繼蔚來之後,理想和小鵬2020年相繼在納斯達克、紐交所掛牌上市,包括特斯拉在內的上市新能源車企在2020年迎來股價大漲,市值也不斷飆升,但問題頻發的新能源車企也讓公眾對其股價產生質疑。截至2020年底,特斯拉、蔚來汽車股價相比年初分別增加了731%、1089%,而理想和小鵬也比上市當日股價分別提高了86%、85%。與股價快速上漲相反,車企業績表現卻不盡如人意,除特斯拉三季度淨利潤3.31億美元實現盈利外,其他車企均為持續虧損狀態,三季度蔚來淨虧損10.470億元、理想淨利潤虧損1.07億元、小鵬淨虧損11.49億元。

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新能源汽車是以後的發展趨勢,所以給了較少的上市造車新勢力企業更好的估值;股票攀升肯定是好事,泡沫是正常現象,有泡沫並不可怕;要維持泡沫不破,關鍵在於要持續給予市場信心,只要企業自己不犯錯誤、能持續推出新亮點,這些“泡沫”就不會出現大問題;如若不然,以後股價的波動也會極其劇烈。

電池問題居投訴榜首

千龍智庫全媒體輿情信息技術監測平台顯示,2020年度新能源汽車行業安全事故頻發、電池故障投訴多、換電模式難推進、產品功能誇大、供應鏈出現短板、車企破產倒閉等問題出現,應引起重視。

其中,電池問題居投訴榜首。千龍智庫對新浪黑貓投訴、車質網、地方留言板、新浪微博等多個自媒體投訴平台監測顯示,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各類問題的投訴中,涉及電池問題(包括電池故障、續航問題、充電問題)的投訴最多,佔比達到投訴總量的29.2%。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屬於電化學能源,受環境因素影響較大,遇到氣温下降,電池充放電效率下降。

強制標準與召回監管將成安全保險

近年來,新能源汽車在國內普及率不斷增加,但同時新能源汽車在產品和服務方面存在的問題也逐漸暴露,尤其是個人消費需求增加,對新能源汽車品質提出更高要求。2020年以來,理想、威馬等品牌頻頻發生汽車自燃事故,北汽、廣汽等25家新能源企業因產品不合規被工信部約談,特斯拉、理想、威馬等造車新勢力集體出現在11月的汽車召回名單中,新能源汽車質量問題在2020年集中爆發。頻繁發生的質量問題讓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品質產生質疑,不利於行業長期發展,因此,無論是監管部門還是車企本身,都應加強對汽車產品質量的重視程度。

其實,2020年以來,國內相關部門已經加大了新能源汽車安全問題的管理力度,如發佈《電動汽車安全要求》《電動客車安全要求》《電動汽車用動力蓄電池安全要求》等三項強制性國家標準,同時要求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動力電池供應商對生產的新能源汽車開展安全隱患排查工作。中國標準化研究院黨委書記、副院長王宗齡表示,新能源汽車安全問題值得關注,隨着中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越來越高,必然會帶來車輛自燃、電池衰減、車輛充電故障和異常加速等汽車安全問題,而召回監管將助力汽車產業可持續發展。

2021年銷量有望實現30%以上增長

2020年12月,工信部工業一司汽車發展處相關負責人曾對外表示,2020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將達130萬輛。同時,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2021年中國汽車市場預測報告》顯示,預計2020年新能源汽車銷量130萬輛,同比增長8%左右;預計2021年新能源汽車銷量有望達180萬輛,同比增長40%。

展望2021年,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認為,降成本仍是近期新能源汽車與傳統車縮小差距的關鍵。此外,隨着雙積分政策的深入推進,2021年新能源汽車在高低兩端仍有巨大的增量空間。2021年國內新能源乘用車市場增量動力很強,將呈現出爆發式增長,預計較2020年將產生40萬輛增量,整體新能源汽車市場2021年應該能達到182萬輛的規模,總體增長速度在40%左右。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名譽理事長付於武認為,對新能源汽車來説,2021年是樂觀的市場,預計會出現30%以上的高速增長。儘管2021年新能源汽車補貼進一步退坡,但對智能新能源汽車影響相對不大,2020年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已經發生了質的變化,通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續航里程的提升等,新能源汽車已經是市場驅動型,因此,2021年消費者對補貼的敏感度和依賴度會大大降低。新能源汽車行業已經過了靠政府補貼才能生產的階段,政府補貼為主的市場導入期已經過去,以市場為主活躍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時代已經到來。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總工程師許海東也認為,儘管2021年開始新能源汽車補貼再次退坡,但是,經過2019年的補貼退坡之後,車企和市場均做出了戰略調整,經過數月下降之後於2020年下半年迎來爆發。因此,目前的新能源汽車市場不再是補貼為主導的市場,對2021年依然充滿信心。在2020年的基礎上,2021年會有新的增長點,比如特斯拉Model Y預計全年銷量十幾萬台以上,宏光miniEV每個月3萬到4萬台等,還有傳統合資企業推出新車型,在這些車企共同努力之下,2021年中國新能源汽車會有一個比較高的發展,中汽協180萬的銷量目標、40%以上增速基本符合行業預期。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張冰 千龍智庫分析師 張世良

數據支持 劉浩源 秦茜 宮英慧 宋曼曼

數據來源 千龍智庫

製圖 許驍

編輯 李薇佳 校對 薛京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