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精讀君陪伴你終身成長的第2742天
01
歐洲著名政治家托馬斯 · 莫爾説:“在人生中最艱難的是選擇。”
而選擇中最難的,往往是兩害相權取其輕,兩利相權取其重。
前幾天,知乎熱榜上有人提了這樣一個問題:27 歲女生,公務員編制,上岸復旦研究生了,要不要辭職去讀呢?
發帖的姑娘洋洋灑灑寫了上千字,詳細描述了自己的情況。
姑娘是2016年的畢業生,但本科的學校不是很好,於是決定繼續深造。
無奈父親突然病重,家裏還有個剛上初中的弟弟。
為了挑起家庭重擔,也為了照顧父親,她選擇了回家鄉參加公務員考試。
很快,姑娘如願考進了離家近的税務局。
入職以後,由於姑娘本科學的是漢語言,對税收一竅不通,所以也只能做做文字工作,在辦公室做文秘。
2018年,姑娘的父親去世,弟弟也上了高中,母親陪着弟弟去市裏讀書,姑娘就常年一個人待在一個半小時就能溜達完的小縣城。
當姑娘靜下心來重新審視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時發現,自己對當前的崗位並不是很滿意,工作上也很難再有突破和調動。
最主要的是,自己實在不喜歡每天寫公文、會議紀要和工作總結,還是喜歡原來的專業。
於是姑娘決定考研,並報了復旦。
2020年一整年,她白天上班晚上自學,常常學到凌晨三四點。
原本只想了卻自己的心願,給自己一個交代,成不成功都無所謂。
沒想到在27歲生日之際,姑娘竟收到了復旦大學研究生複試通過的通知。
夙願一朝達成,但她卻突然惶恐了:
“我真的應該去讀嗎,我能養活自己,能找到工作嗎,年齡會成為我的限制嗎?”
02
這個帖子目前在知乎上的瀏覽量已經超過了200萬,1000多人蔘與了回答。
我稍稍刷了一下前面點贊數較高的幾條回答,發現竟沒有一人建議姑娘留在小縣城當公務員。
大家要麼擺出兩種選擇的利弊,建議姑娘根據自身情況做選擇,要麼直接建議去復旦讀研:
“答案顯而易見。去復旦,相當於人生命的長度至少翻倍。因為人生命的長度不僅僅在於時間的長短,更在於經歷的多寡。”
“復旦碩士,留給你的是廣闊的未來。如果不去讀,你的餘生絕對是悔恨更多!”
“不是誰都有資格‘選擇平淡地度過一生’,這個問題的本質就是要不要在九死一生和十死無生之間選擇九死一生——顯然這個答案很明顯了。”
精讀君在終身成長詞典的詞條《1119:不確定性》中提到:
雖然一定的確定性會讓我們感到安全、舒適、愉悦,但如果完全確定,也未必是好事。
比如説,玩遊戲。在搞清楚所有的不確定性之前,我們會玩得很開心;如果一旦通關,每一步都知道如何應對時,我們就會覺得無聊,很快會棄玩。
因此,不難理解,為什麼很多人會勸姑娘放棄公務員去讀研。
因為比起一眼就望到頭的人生軌跡,去名校讀研或許是豐富人生體驗的最好途徑。
但網友們選擇讀研的建議,其實是建立在“讀研之後未來一定更明朗”的假設上。
他們忽略了讀研的過程中會遇到的困難,碩士畢業之後,也有可能找不到好的工作。
況且,姑娘已經27歲,研究生畢業最少30歲,現實告訴我們,這個年齡的未婚未育女性,很難找工作。
而如果繼續當公務員,這一切可能遇見的難題,都不會發生。
這個選擇難就難在,兩個選項的機會成本都很大。
選擇了繼續當公務員,就必須放棄體驗新的人生、實現夢想的機會成本;選擇了去復旦讀研,就必須放棄現世安穩和一輩子的鐵飯碗。
03
我在這個帖子中,還看到很多人鼓勵姑娘跟隨自己的內心,別太糾結選項的利弊。
説得直白一點,其實就是憑直覺做選擇。
這也是生活中大部分人在面臨選擇時的策略。因為時間的不可逆,我們基本無法驗證,當自己做另一個選擇時會帶來什麼樣的效果。
所以大部分人在很多選擇上會懶得思考,直接交給直覺,省心。
最後,我們的人生基本上被隨意的選擇所綁架,大概率走向了平庸。
那麼,有沒有什麼方法,能讓我們在做選擇的時候避免這樣的結果呢?
生涯規劃師古典在《成為你想看到的改變》一書中提到了兩個方法:
①建立完整的原則體系
價值觀是我們認為重要的、有價值的東西,而在生活中若想順從自己的價值觀,我們需要的就是原則。
原則連接着我們的價值觀與行動,它就像指引你行動的燈塔,幫我們成功應對現實生活中的條條框框。
當面臨兩難的抉擇之時,遵循原則就能迎刃而解。
就像古典在書中説的:原則在手,世界我有。
比如,把“持續閲讀”作為原則的人,面臨“看書還是看劇”的決策時,就應該果斷地選擇看書;把“絕不能沒有誠信”作為原則的人,面臨“是否因私事放棄已經約好的談判”時,就果斷選擇守約。
對於知乎上的那位姑娘,如果把“生活安穩”作為原則,那麼就算考上了復旦研究生,也可以果斷選擇繼續當公務員。畢竟這也是許多人夢寐以求的生活。
而如果把“追求夢想,豐富人生體驗”作為原則,那麼就果斷進復旦讀研。
別人的意見、自己的心情或直覺,往往都比較隨機,而原則是明確的。
一旦建立了完善有效的原則體系,就能極大地緩解“選擇困難症”。
04
②比較選項的後悔程度
古典在書中提到一個朋友的例子,和知乎上那位姑娘的兩難選擇很像。
朋友在一個國企做互聯網運營。做得很沒意思,國企也不太重視互聯網。
於是朋友向幾家企業投了簡歷。沒想到竟然有一家面試通過了,還是業內不錯、有口碑的互聯網企業,收入跟國企差不多。
但就在面臨選擇的這段時間,自己所在的國企也想在互聯網運營上發力,他的項目得到了重視。
朋友表示,如果那家民企是BAT、小米、滴滴,他就義無反顧地去了;如果國企的上司一直是他佩服的那個(上司在3個月之前換了),他也就踏踏實實地在國企待着了。
但這些“如果”都不存在,他開始糾結到底是留在國企,還是去那家民企。
當朋友求助古典的時候,鑑於做選擇的時間有限,古典直接拋出一個問題:假如這兩個選項,過了兩三年以後,你分別都後悔了,那會是什麼樣?你覺得哪個後悔更能忍受一點?
當天晚上,朋友就做出了決定。
同樣地,選擇去名校讀研還是繼續留在公務員的崗位上,也可以用這種方法。
姑娘可以仔細描述兩三年以後每個選項後悔的樣子。
比如:
A:碩士畢業後,在大城市打拼兩年,職業發展緩慢,收入也沒上去,房租又漲了,對象也沒定,後悔了。當初回家多穩定,抱着一輩子不愁的鐵飯碗,唉!
B:回家兩年,安定到空虛,崗位幾乎沒什麼職業發展可言,每天寫着自己無比厭惡的公文、會議紀要和工作總結。窩在一個連肯德基麥當勞和電影院都沒有的小地方,生活極其單調,後悔了。當初如果在大城市闖蕩,至少見了世面,再折騰不出成就也有種成長感。
然後比較一下,哪個後悔更好受一點。答案就出來了。
因為這樣的提問,能讓人有感受上的比較,把未來可能出現的最糟糕的情境直接模擬出來,自己體會。
而這種後悔A跟後悔B的比較,能讓人迅速地做出決策。
05
總結一下這兩種選擇策略,其實都繞不開兩個問題:“我是什麼樣的人”和“我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你的原則體系,代表了你是什麼樣的人;對比選擇之後的後悔程度,反映了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歸根到底,做任何選擇之前,都必須有一個清晰的自我認知。
雖然我們呼籲勇敢追夢,趁年輕多見世面,但每個人一定要按這種方式生活嗎?我們可不可以安安穩穩、渾渾噩噩地過一生呢?
當然可以,但前提一定是:如果你清楚地認識到了“見世面”和“渾渾噩噩”這兩種選擇所帶來的結果,那無論選擇哪一種,都合理。
什麼才是最好的生活?沒有標準的答案,但一定是最適合你的生活,也是你想要的生活。
作家Lachel有一句話我很認同:
人生,其實就是在各種力量拉扯之下,竭力保持平衡所走出來的軌跡。如果你失去自我的控制力,你就會把你的生活,全盤交到別人手上。
認清自己,鄭重地選擇,才是我們面對無法回頭的人生,唯一能做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