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評:地方制定“春節返鄉”政策不能只圖自己省事
中新網北京1月28日電 題:中新網評:地方制定“春節返鄉”政策不能只圖自己省事
中新網記者 王慶凱
國家發改委日前強調,各地執行“就地過年”政策不能擅自加碼,堅決不允許採取“一刀切”的措施阻斷人員出行、返鄉。
官方這一表態,及時回應了社會關切,隨即衝上各大媒體熱搜榜,民眾紛紛點贊支持。
中新社記者 陳文 攝">
資料圖:旅客在候車大廳候車。 中新社記者 陳文 攝
臨近春節,為更好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中國鼓勵民眾“就地過年”,減少人員流動。國家衞健委對低風險、中高風險地區及其所在地市人員出行做出了明確規定。
但政策層層傳遞後,在地方卻變了味兒。各地相繼發佈的所轄區春節返鄉政策層層加碼中央規定,繁複多樣。不同省份有不同措施,同一省份不同城市也規定不一。更有地方故意設置重重障礙阻斷民眾返鄉路。
比如,山西多地對所有河北車輛一律勸返;甘肅要求所有來返人員須提供72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這些都是對中央政策層層加碼的結果。
有網民做了個形象總結:中央要求“從低風險區返鄉持綠碼即可”,到一些省份變成“持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到市裏就變成“核酸陰性證明+居家隔離”,到鎮上變成“核酸證明+集中隔離+居家隔離”,最後到村裏就成了“禁止返鄉”。
中新社記者 翟羽佳 攝">
資料圖:工作人員為旅客測體温並登記信息。 中新社記者 翟羽佳 攝
地方為何層層加碼、限制民眾返鄉?主要還是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態,通過為返鄉人員設置障礙,增加返鄉成本。讓返鄉人員不想返鄉、不敢返鄉。
這種簡單粗暴的“一刀切”,看似是執行政策雷厲風行,實則是不願作為、不敢擔當,只圖自己省事的“懶政”行為。
中央鼓勵民眾“就地過年”,地方不能選擇性忽視“鼓勵”二字。更不能偷換概念,將“鼓勵號召”演化為“變相強制”。
實際上,多數民眾還是能夠理解幷響應中央號召,積極支持全國疫情防控大局。這從今年春運首日的數據就能看出來:1月28日,春運第一天,全國鐵路預計發送旅客400萬人次,同比下降66%。此前也有調查顯示,近7成職場受訪人士表示今年將“就地過年”。
當然,地方層層加碼中央春節返鄉政策,除了“圖省事”,還有“圖自保”“怕背鍋”的考量。前者要堅決批評杜絕,後者也給上級部門提了個醒,在疫情發生需要問責地方時,既要問清“青紅皂白”,也要杜絕“層層加碼問責”“一刀切問責”,更要讓被問責人心服口服。
疫情暴發初期,為迅速遏制傳播擴散,中國發揮舉國體制優勢,適當採取的一些“一刀切”措施是不得已而為之。但一年下來,中國已經積累了相當豐富的疫情防控經驗,如果地方現在仍採取“一刀切”的防控舉措,不僅影響經濟社會發展,還有損法治政府形象。
無論出於何種原因,層層加碼中央春節返鄉政策,不僅增加基層防疫成本,還給有必要返鄉人員製造了麻煩,增加社會矛盾,更與中央“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的疫情防控政策相違背。
須知,鼓勵民眾“就地過年”是一項系統性工程,需要統籌考慮、多方協作聯動。城市要用真心、用高薪留人過年,基層也要解留城過年者後顧之憂,更不能強行阻斷民眾返鄉路。
國家發改委的聲音還停留媒體熱搜榜。輿論的熱度其實在提醒各地,制定、執行春節返鄉政策,要科學精準,不能只圖自己省事。(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