喪心病狂!英國“厭女男”製造駭人槍擊案,遇害者包括槍手母親及3歲女童
英國南部普利茅斯市日前發生了一起駭人聽聞的血案:一名喪心病狂的槍手為“報復社會”,殘忍殺害了5名無辜民眾,受害者中包括他自己的母親以及一名年僅3歲的女童。隨着兇手身份的曝光,一個卑劣的網絡亞文化羣體“Incel”(非自願獨身者)的病態心理引發了媒體的高度聚焦,動機相同的兇殺案件在美國和加拿大均有先例。這種因“找不到對象而報復社會”的現象已經被一些國家列入恐怖主義威脅範疇。
12日,戴維森在普利茅斯市的凱厄姆地區製造了兇殺事件 圖源:外媒
遇害者中包括兇手的母親和3歲女童
綜合英國《太陽報》、《每日郵報》、路透社等媒體報道,這起兇殺事件12日發生在普利茅斯市的凱厄姆地區,兇手的活動半徑有限。案發當晚6時許,槍手持一支霰彈獵槍在自家先殺害了51歲的母親。之後,他離家並在沿途當中對多人進行射擊,共造成5人死亡,死者當中包括年僅3歲的女童蘇菲和她的父親馬丁,整個作案過程持續了6分鐘左右。結束殺戮後,兇徒飲彈自盡。案發第二日晚,普利茅斯市為受害者降下半旗,當地民眾也在晚間舉行了燭光守夜活動。
英國首相約翰遜驚呼這場槍擊事件“過於駭人”,並呼籲當地執法部門對兇手獲取槍械的途徑進行嚴查。相比控槍薄弱的美國,英國對私人槍械管控相對嚴格,而這起兇案是該國2010年以來第一起大規模槍擊事件,對英國社會衝擊尤為強烈。調查顯示,當地警方對這起重大治安事件存在嚴重疏漏:原來,兇犯早在2020年底就因為暴力襲擊指控而被當地警方吊銷了槍支使用證照,作為兇器的霰彈槍也被沒收;而就在上月月初,當地警方又莫名其妙地將槍支交還給兇手,相關責任人正在接受調查。
“我還是那個又肥又醜的處男”
案發後,英國警方很快查明瞭槍手的身份——現年22歲的吊車駕駛員傑克·戴維森,並從他的“遺言”當中瞭解到他的作案動機。戴維森在製造兇案前曾在視頻網站YouTube上傳了一段充斥着“厭女”情緒的獨白,指責女性“一切向錢看”,是“頭腦簡單且淺薄”的存在。他還在視頻中大談自己的“失意人生”,表示“被生活挫敗”且“動力全失”。他説:“我努力過,但如今已經到了不願再嘗試的地步。”説到激動處,他幾乎是對着鏡頭咆哮稱:“我還是在原地踏步,還是那個又醜又肥的處男,啥也改變不了。”在視頻末尾,幾近瘋狂的戴維森開始大談“殺戮”,並叫囂自己就是“終結者”。
傑克·戴維森曾在YouTube上發佈充斥着極端厭惡女性和仇恨社會言論的視頻。
英媒推測,戴維森應該是從青少年時期就缺乏異性人緣,渴求與女性交往卻屢屢失敗,極度的挫敗與壓抑讓他對女性產生憎惡。據《倫敦標準晚報》透露,他的母親就在最近還在央求他趕緊去接受精神治療。
愈發偏激的“Incel”羣體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稱,戴維森的行為符合“Incel”(非自願獨身者)羣體的特徵,這個男性羣體大都存在異性交往問題,並有強烈的“厭女”情緒。在互聯網上,Incel扎堆活動的社交平台大都負能量爆棚,充斥着針對女性的不滿、仇恨與壓抑,以及發帖者的自我厭惡和自我憐憫。比較激進的論壇甚至會鼓吹對女性以及性生活較為活躍的人士實施暴力。
兇殺事件12日發生在普利茅斯市的凱厄姆地區 圖源:外媒
Incel羣體最早活躍於管控寬鬆的小眾社交平台,在該羣體發展壯大的過程中,逐漸與“白人至上”等仇恨團體相互交疊、相互影響,其成員也愈發偏激。讓Incel“出圈”的大事件發生在2014年:為了“報復拒絕自己的女人們”,美國22歲青年戈因·羅傑當年寫下了137頁的“復仇宣言”,並在YouTube上發表了“厭女演講”,聲稱大學上到三年級仍然沒有性生活讓他感到心理極度失衡。於是在當年的5月23日,已經心理變態的羅傑在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附近實施了一場慘絕人寰的連環殺人事件:他以槍支、刀具和車輛為兇器接連作案,共造成6人死亡,14人受傷,之後在警方的追捕過程中飲彈自盡。
尤為諷刺的是,這樣一名窮兇極惡的殺人犯竟然被Incel圈內奉為“英雄”和“守護神”,引發一系列效仿。自2014年起,Incel人羣至少製造了8起大規模殺人事件,共導致61人死亡。其中,最為臭名昭著的一起兇殺案發生在2018年4月:作為羅傑的“狂熱信徒”,加拿大人阿萊克·米納西安在多倫多鬧市制造了震驚全國的廂式貨車殺人案,共導致10人死亡,16人受傷,加拿大當局將這起案例定性為“厭女恐怖主義”。
事實上,從2018年起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國家政府將Incel的意識形態視作恐怖主義威脅,多國執法部門均已對這種病態的亞文化現象發佈過警告。2019年5月,一名美國男子因發佈恐怖主義威脅而被判入獄5年,當時他在社交媒體叫囂“見到女孩就殺”。CNN稱,雖然英國警方此次並未將戴維森案定性為恐襲,但這一慘案勢必將促使英國對反恐立法展開廣泛討論。英國恐怖主義立法獨立審查員霍爾表示,如果類似的案例再次出現,國家可能把這種犯罪情節認定為恐怖主義行為。
來源:環球時報-環球網/呂蒙 劉皓然
來源:環球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