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不少老年人使用“健康碼”遇到困難,日前,多個城市紛紛推出無健康碼通道。在廣州,許多社區都為長者提供“手機班”服務,教授微信的使用方法。
數字經濟所催生的各種新業態、新服務已成為我國經濟新的增長點,而今年以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了社會的全面數字化。此前老年人一直面臨的“數字鴻溝”問題也愈發凸顯出來。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的調查顯示,截至2020年6月,中國60歲以上的網民已接近1億(9700萬),這意味着中國2.5億老年人中有38.8%的人已經上網。而疫情以來,60歲以上的老齡人口“觸網”增速遠超其他年齡組。對老人來説,加快融入數字化生活,已從可選項變為了必選項。就拿老人們的剛需——去醫院看病來説,幾乎所有的醫院都必須出示“健康碼”才能進入,而大部分的醫院都需要手機預約掛號。不使用智能手機,生活可以繼續,但已經極不方便。
我國將逐漸步入中度老齡化社會,要讓銀髮族樂享晚年,幫助他們邁過“數字鴻溝”,已是當務之急。如何幫他們適應數字化生活,需要政府、社區、家庭多方發力。
政府應發揮主導作用,推動適老化公共數字服務的普及。在新基建上發力,幫助貧困地區和偏遠地區的老人掃清數字生活基礎設施障礙,提供互聯網接入機會,激發他們對新技術的需求。提高老年羣體的網絡素養,增強他們的網絡技能,讓他們實現從能上網、會上網到樂上網的轉變。加強網絡監督,營造更加安全、更讓人放心的網絡環境。同時,也為無法上網的老人提供公共服務的兜底保障。
社區應提供更多的幫扶服務。據廣州日報“花城老友記”聯合多家社工組織開展的一項微調研,589名接受調研的長者中,超過一半表示希望“儘量學會更多智能技術”。社區養老已成目前我國養老的主要方式,社區不妨把幫助老人學會如何上網,作為社區養老服務的內容之一,讓老人們學會更多網絡技能,讓網上社交、網上購物和網上娛樂也成為他們老有所樂的一部分。
家庭成員應做好“數字反哺”。調查表明,近七成老年人是由家中晚輩教會使用微信的,而不少老人用智能手機的初衷也是為了與晚輩微信聊天。可以説,家人是幫助老人跨越數字鴻溝的主力軍,也是他們融入數字化生活的動力。家人多一些耐心和關愛,老人學會網絡技能就多一份保障與信心。而幫助老人學習的過程,也有利於家人之間增進感情,正是老人安享晚年的體現。
科技讓生活更精彩。智能時代,應幫助更多老人融入數字生活,安享晚年。
(廣州日報評論員 譚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