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養老金若上調,我認為5類人漲錢多,2類人要防止損失錢

2021年如果能如大家期望中,養老金實現17連漲後,哪些人最有可能多拿錢呢?我認為是這5類羣體:

2021年養老金若上調,我認為5類人漲錢多,2類人要防止損失錢

第一,退休後接受返聘抗疫的人

我國能夠在短時間做好疫情控制,離不開醫護人員的無私奉獻,其中最值得讚揚的就是退休後還願意接受返聘走上抗疫第一線的醫護工作者。他們本來應該在家享受晚年的美好時光,卻仍然義不容辭的回到崗位上指導年輕的醫護人員工作,確實值得欽佩,也更應當得到物質上的鼓勵。

2021年養老金若上調,我認為5類人漲錢多,2類人要防止損失錢

第二,經濟恢復困難區域的人

今年要説經濟虧損嚴重,並且恢復困難的區域,可能就是洪澇災害地區了。城市本身就遭受了疫情的波及,還沒喘過氣,又迎來了洪澇災害。雙重危機下,經濟受到的打擊可想而知,城市都是高樓大廈,可能還比較容易恢復,但農村就很困難了,大量農田被洪水衝擊,土壤遭到破壞,農户維持生活將更困難。

對於這類城市,想要恢復經濟,最好的方式就是促進消費,除了扶持年輕人就業外,增加退休人員的養老金,也是刺激他們入市消費的有效方式。

2021年養老金若上調,我認為5類人漲錢多,2類人要防止損失錢

第三,被子女拋棄或傷害的老人

百善孝為先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但總是有一些不和諧的現象,之前就報道過一起案件,58歲男子將自己近八旬的老母親埋在廢棄墓穴,只因嫌棄老母親年齡大疾病纏身,這種行為實在令人髮指,對於這樣的兒女,老人根本無法將他們作為晚年的依靠,這個時候養老金可能就成了最大的救命稻草。

第四,重度疾病或傷殘的老人

雖然説拋棄父母的子女是少數,但是普通家庭的年輕人要負擔自己家庭的開銷,還要贍養父母,壓力已經很大了,最怕的就是父母出現重大疾病或者傷殘問題,雖然有醫保的幫助,但是隻能報銷其中一部分,而現在很多重症疾病,可能還需要醫保以外的藥品,很多家庭,老人住一次醫院沒有幾十萬可能都出不去,屬於這類家庭的,可能更需要錢。

2021年養老金若上調,我認為5類人漲錢多,2類人要防止損失錢

第五,無子女的老人

老話説養兒防老,但很多老人可能無法享受這種福利,因為他們沒有兒女,或者兒女已經過世。對於這類老人,隨着年齡增大,總有一天將無法負擔自己的正常生活,肯定需要去養老院,或者請保姆。

但隨着物價不斷走高,養老機構和家政人員的費用也越來越高的,所以要想晚年有所依靠,也需要更多的資金來負擔這部分開銷。

但是,就算國家對這些退休老人多上調一些養老金,但是也要看人,如果你守不住養老金只能是白費,比如以下這2類,建議從現在開始捂緊你的錢袋子:

2021年養老金若上調,我認為5類人漲錢多,2類人要防止損失錢

第一,盲目投資的人

很多老人明明對投資是一知半解,甚至有的根本是一無所知,可就是容易貪圖理財顧問口中的高回報,把自己積攢的血汗錢交給投資公司,收藏品公司去買他們的產品。結果,因為自己沒有做好詳細的調研,最後導致了血本無歸。因此,不要總想着天上掉餡餅的好事,投機的結果可能是花錢吃大虧。

第二,盲目戀愛的人

很多老人晚年喪偶,子女工作繁忙,不能常常陪伴身側,這些老人就想找尋一段夕陽戀情。但也要做到謹慎看人,比如最近網上就曝出一個案件,一位老大爺和一名女子交往10天,就衝動轉賬160多萬元,在分手後,老大爺的上百萬元要不回來,只能吃啞巴虧。所以,在交往時,涉及到金錢的問題,對於認識時間不長的人,還是要理智一些。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272 字。

轉載請註明: 2021年養老金若上調,我認為5類人漲錢多,2類人要防止損失錢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