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拍得好,賣車沒煩惱,2021車企賀歲片誰最強?
去年年初時候,《巴依爾的春節》令人印象深刻。即使老朋友奔馳拿出了頗具感染力的《歸心》,也沒能趕上寶馬的熱度。
不知從何時開始,車企的“不務正業”越來越頻繁,越來越專業。是汽車品牌對自身價值更為重視,還是因為車越來越不好賣?我們不妨撇開這些,專注於電影本身。來看看今年各大車企為我們帶來了什麼樣的作品。
還記得在《巴依爾的春節》裏有一段小男孩用粉筆寫下Bà Mā Wǒ的感人場景,沒想到今年就這麼呼應上了。《Bà Mā Wǒ年在一起》並不像傳統的微電影那樣,以敍事為主要目的,而是通過幾個小短片,描繪了不同身份的爸、媽和我。在大家都玩温情的時候,寶馬搞了喜氣洋洋的3分鐘短視頻,博出位的意圖很明顯了。
但是寶馬畢竟是寶馬,哪有這麼容易就放過春節這個營銷好時機。《Bà Mā Wǒ年在一起》過年前上線,本以為今年寶馬走另類的心很堅決。不曾想還是在情人節上演拿手好戲。相比之下《婚禮》顯得低調很多,卻直擊人心,個人認為今年最佳。
作為一名專業的汽車編輯,咱這眼神全程都在那台鋥光瓦亮的E30身上。這台車距今至少30年,存到現在還能保養得那麼好,真心不容易。難怪都説廣東才是國內真正能玩車的地方,不得不服。
寶馬特別喜歡玩這類微電影,不光是名噪一時的《巴依爾的春節》,還有一直在出續集的《迴響》、明星助陣的《神奇爸爸》等等。難道説相比凱迪拉克車主喜歡去洗浴中心,寶馬車主喜歡去電影院?
奔馳寶馬老CP了,奔馳有的寶馬要有,寶馬有的奔馳自然不會放過。去年奔馳拍了《歸心》,今年叫《心之所向》,擱這兒整接龍呢?那我明白了,明年就叫“向我開炮”,後年“跑跑卡丁車”。
扯遠了哈,不管怎麼樣,奔馳出品逼格必須在線,這是是奔馳最在意的。今年的賀歲微電影請到了王家衞執導,不得不説王家衞的風格依然很好認,光影的交錯、低幀率、大膽的色調。故事大概描述了幾個家庭的心,嚮往着不同的東西,最後或多或少都是通過奔馳車實現了。
但相比起寶馬的喜慶和傳承,總感覺奔馳的《心之所向》偏商業一些,沒了微電影那個味兒。還有一點,影片開頭就給我看蒙了,右邊那輛…. E級?(太遠沒看清),這不是逆行嗎?算了不計較了,就當是封閉道路吧。
一看名字,喲,鍵盤這東西我熟啊,哈哈。認真説這片子名字起得還真不錯,鍵盤這東西有話題性,兩個鍵盤看上去又是有分歧的事情。果不其然,講的就是兩代人之間的隔閡。父親玩兒鋼琴的,女兒打遊戲的。父親不理解女兒大吵一架,女兒從此離家,但是父親偷偷關心女兒,女兒偷偷在幫爸爸。
敗筆在那台綠到發光的A3貫穿全場,插入點很生硬,那句Hey Audi,真是出戏。而且父女倆在車裏對話竟然説這車貴,不明白公關團隊是什麼心態。最後結局女兒本來是穿着賽服打比賽的,轉眼就變成了禮服和爸爸一起彈鋼琴。
奧迪在產品上一直追趕着奔馳寶馬,這賀歲紀錄片也應該好好學習一下。別弄得和廣告片一樣,商業味太濃。
海報上面的信息很少,除了主演和導演以及一台XC90以外,就只有一段話——對生命未知之地的探索,永遠直抵人心。好傢伙,要不是上面大大的騰訊新聞出品,還以為是discovery和沃爾沃的聯名合作呢。
影片開頭我差點以為精神錯亂,這人咋能跑的和車一樣快呢,搞半天是在拍戲,後面是佈景。真就是套娃唄,我看演員在戲裏演戲。本着吹毛求疵找BUG的心態看完全片,發現沒啥好吐槽的。因為這整部片子就像是張譯做了一個自轉,講了自己的十年演員夢,期間一台V90不斷亂入,還是個歐規的。有點低成本電影的味道了,如果興趣不大個人建議可以不看。
豪華品牌拍微電影比較常見,普通品牌就比較少了。日產恢復國內銷量的決心很大,所以花了點心思搞了個8分鐘的微電影,希望能提升品牌的影響力。
故事很俗套地描繪了2020年的疫情,以重慶為背景,先後描述了護士、電影院老闆、設計師三種職業。他們受到疫情或多或少的影響。有的花容失色、有的沒了收入、有的舉步維艱。
《這束光》的運鏡、調色、演員,都非常普通,這反而能讓我們普通人更有代入感。雖然有植入,但是違和感很低,而且不經意間透露出週五保養服務延時的政策,特別雞賊。但總體上來説沒有大槽點,很符合日產的品牌調性。如果非要挑點刺,那就是大過年去回憶去年那些事兒有點不合時宜。
2021年註定是車企奮力賣車的一年,不管是推新車的節奏還是公關營銷的深度,都在節節攀升。賀歲影片是給普羅大眾一個記住自家品牌的好機會,用好了事半功倍,用不好也只是損失了拍電影的資金罷了,通常很難會造成負面效應。所以我們見到了越來越多車企參與進來“不務正業”,並且預計這樣的內容會更多,但形式可能不侷限於微電影。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