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觀新聞評論員 劉志傑
今天是中秋假期第一天,很多人都會和父母團聚。今天,評論員最想説説老博會。
雖然老博會聚焦“老”這個關鍵詞,但其實是本屆的“新”展館。而且,老博會的活動在今年西博會中,檔期尤為之滿——發佈《西部養老服務協同合作發展宣言》,開啓第五屆中國(四川)國際養老服務業暨養老產業發展高峯論壇、舉行“第四屆中國(四川)國際養老服務業暨養老產業”兩場分論壇、養老“面對面”訪談和兩場養老項目推介接洽活動……這個主題,好不熱鬧。
這和第七次人口普查後的現狀,不無關聯。根據國際上公認的標準,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占總人口的10%以上的國家和地區就算步入了老齡化社會。而截至2020年年底,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達13.7%,而這一佔比在四川更是達到了21.71%。老齡化社會就這樣悄然而至,作為佔總人口數量那麼多的一個羣體,他們需要的場景和服務到底是什麼?顯然需要探討。
在老博會展館,放眼望去,最多的還是醫療、康養相關的展示。然而,參觀人數最多的,卻是這個手機、智能手錶的展台,可愛的機器人,逗樂了很多老年朋友。當老齡化社會遇到了一個越來越需要不斷學習、不斷更新的數字化時代,如何才能讓“步履蹣跚”的他們不掉隊?老年機也好、智慧化運用也好,都更要真正適合老人習慣和思維。老人需要健康的體魄,也需要充實的精神生活。
在老博會“養老服務融合發展的探索與實踐”分論壇上,一位專家就指出,很多國家早就棄用“老年痴呆”説法,除了不太符合科學依據,也是為了照顧老年人的心理和情緒。可見,精神上的理解涉及方方面面,當然離不開全社會的支持:提高養老服務機構的專業護照水平、更多資源向養老服務傾斜、形成常態化的志願服務體系……一個“懂老”的環境,才可能會“適老”。
在舞台上活力四射的大爺大媽、四川老年教育展中一幅幅活靈活現的藝術作品,都證明着:老年人的精神生活也如夏花一般絢爛,他們的精神世界一點不冷清。如今掌握“話筒”的“中浪”“後浪”們,別忽視了他們的呼喚。
願每個人都能優雅老去!多理解理解父母,把老博會上的温情轉化為行動,我想,這可能是本屆西博會給大家最好的中秋團圓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