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共同富裕,跨國公司能做什麼?

(經濟觀察)助力共同富裕,跨國公司能做什麼?

中新社北京12月27日電 (劉文文)共同富裕是中國長久以來的夙願與追求,實現這一目標需匯聚各方力量,久久為功、善作善成。那麼,在推進共同富裕的事業中,跨國公司能做什麼?

在中國外商投資企業協會副會長、強生全球資深副總裁、中國區主席宋為羣看來,改革開放40多年來,跨國公司既是中國經濟的參與者,也是貢獻者和獲益者。在中國新發展格局的當下,跨國公司助力共同富裕大有可為。

強生公司日前宣佈將通過三大戰略、六大舉措支持中國的共同富裕目標。強生公司是改革開放以來,最早一批進入中國的醫療健康企業,也是首個宣佈具體戰略支持中國共同富裕的跨國醫療健康企業。

共同富裕如何影響跨國公司在華髮展?

在宋為羣看來,共同富裕可以分成兩部分理解:富裕是目標,共同是手段。為此,必須加快建立本土創新生態體系。

宋為羣説,為加快本土創新生態體系建設,強生兩年前在上海建立了強生孵化器JLABS,為初創企業提供拎包入住式的服務,幫助他們孵化。同時,強生在中國也有創新中心,是全球四大創新中心之一。

“中國不應該僅僅成為增長引擎,更應是創新引擎。”宋為羣説。

強生全球社區影響力中國區主席、強生中國總裁委員會成員王利平補充道,怎樣普及疾病知識,促進有效防治,怎樣培訓更多基層醫務人員,怎樣提高產品可及性、可負擔性,服務更多病患……這些都是強生一直以來思考的問題。目前,強生正圍繞這些問題攜手各方力量促進整個生態體系的創新。

宋為羣指出,中國有14億人口,但目前高端醫療大都在超大城市、中心城市。在廣大的二三線、四線五線基層,醫療水平其實和大城市還有非常大的差別。許多下沉市場的老百姓,在得了大病之後,仍然要奔波到北上廣深這類大城市就醫。

“後疫情模式”中越來越多病患會選擇在家門口所在地尋求醫療服務。同時,隨着國家推進共同富裕的各類舉措出台,不僅將進一步縮小地區收入和消費差距,也將加速優質醫療資源向中小城市以及基層的下沉,讓中小城鎮居民在家門口就可以獲得全方位、全週期的高質量醫療健康服務。

對於跨國公司來説,這是市場機會,更是艱鉅挑戰。

為促進醫療資源下沉,強生作出了承諾。據瞭解,強生將通過設立全球影響力專項基金,投入1.5億元人民幣支持共同富裕。“我們的目標是到2030年,培訓20萬名基層醫務人員、工作人員,惠及2000萬老百姓病患。”王利平説。

紮根中國36年來,強生一直在探索的路上,這期間中國醫療健康市場也不斷出現新的變化。

在楊森中國總裁鄭磊看來,變化是永恆的,因為醫療需求本身在更新迭代。中國是人口大國,有多層級的醫療保障體系。怎樣抓住改革機會,抓住醫療、醫改、醫政、醫保、醫院這“五個醫”,是跨國公司應當思考的問題。

鄭磊表示,當下,中國醫療的整體需求正隨着老齡化趨勢、藥物可及性方向發展,強生正在探索用更新的方式、更快地為患者提供創新的治療解決方案。

毋庸置疑,共同富裕給跨國公司帶來了諸多機會,同時,跨國公司也幫助共同富裕走得更深、更遠。

“跨國公司搭建了通向世界的渠道。”鄭磊説,醫療需求是共通的,能夠跨越種族與地域,其目的都是延長病患生命的長度,提高病患生命的質量。這一點,恰好説明了跨國公司在生命科學中作為全球橋樑的作用。

王利平談到,以前外資企業是“in China for China”(在中國,為中國),現在我們逐步要到“in China for globe”(在中國,為全球)。在他看來,中國在世界舞台上能夠發揮更大的作用。

“醫療健康是共同富裕中的重要一環。促進‘病有所醫’,讓老百姓看得起病、用得上藥,讓14億中國老百姓強健起來、富裕起來,值得包括外資企業在內的整個醫療健康行業不斷開拓進取、砥礪奮進。”宋為羣説。(完)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540 字。

轉載請註明: 助力共同富裕,跨國公司能做什麼?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