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經:東營市——濰坊市——濱州市
線路:封廟村團支部舊址紀念館→紅高粱抗戰紀念館→莊龍甲故居黨性教育基地→張玉山故居→李植庭紀念館→濱州市高級技工學校渤海革命老區紅色教育基地
①封廟村團支部舊址紀念館
封廟村團支部舊址建於山東省東營市廣饒縣封廟村,它的建成和使用,開闢了青少年思想政治引領工作的新途徑、新辦法、新思路。團支部舊址結合團隊儀式教育,樹牢思想引領旗幟。圍繞“傳承紅色基因”這一主線,深挖李耘生等廣饒革命人物事蹟,推出一批具有強烈感染力、重要影響力的紅色教學專題。結合青馬工程實施,組建“青馬講師團”,將現場教學融入思想政治理論課學習,充分將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
②紅高粱抗戰紀念館
紅高粱抗戰紀念館位於山東省高密市東北鄉,展廳面積1500平方米,2018年12月對外開放,屬非國有博物館,歸高密市文化和旅遊局管理。目前,年接待觀眾量超過10萬人次。現有文物藏品2620套,實際件數為3210件,其中珍貴文物107件,包括中共高密游擊隊相冊、我方繳獲的日軍中將披風、日軍記載許世友的情報、中共軍隊夏莊討偽戰原始報告等。基本陳列以“孫家口伏擊戰”為主展區,另設“日軍在膠東”、“世界反法西斯”、“中共抗戰”、“印象紅高粱”四個分展區。紅高粱抗戰紀念館致力於講好紅色故事,賡續紅色血脈,打造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基地,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現已被命名為濰坊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山東省紅色研學基地。
③莊龍甲故居黨性教育基地
莊龍甲故居黨性教育基地始建於清代道光年間,莊龍甲於1903年12月6日生於此居。1925年2月,莊龍甲同志在此建立了中共濰縣第一個支部;1926年6月,中共濰縣地方執行委員會成立後,許多重要會議和活動在此進行;1928年2月,莊龍甲在此建立了濰縣第一隻革命武裝--濰縣赤衞隊。莊龍甲故居黨性教育基地結合現場參觀講解、影像教學、重温入黨誓詞、筆墨紙硯分享心得等方式豐富教學資源與形式,使廣大學員重温莊龍甲同志的壯烈一生,幫助廣大學員深刻領悟到龍甲精神的歷史貢獻和時代內涵,補足“精神之鈣”,點亮“信仰之燈”,熔鑄“信念之魂”。
④張玉山故居
張玉山故居,位於壽光市台頭鎮張家莊。該村是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時期的革命根據地。張玉山故居又是濰坊市第一個黨支部——壽廣支部以及第一屆壽光縣委成立舊址。2012年,壽光市投資60萬元,整修了張玉山故居,並進行了布展,以圖文並茂的形式展示革命先驅張玉山為壽光黨組織的建立和發展而不懈奮鬥的壯麗人生。2012年6月,張玉山故居被確定為“濰坊市黨史教育基地”。
⑤李植庭紀念館
植庭紅色教育基地位於植庭學校的舊址,植庭學校的前身叫雙鳳小學,是在1915年由崔家莊革命老前輩李植庭自籌資金創辦。雙鳳學校是壽光黨組織早期活動的中心,集聚了3個第一:壽光縣第一次黨代會在這裏召開,共青團壽光地執委在這裏成立,壽光縣第一個農民協會也是在這裏建立,因此被譽為壽光革命的搖籃。幾經搬遷,學校1946年在這裏建成,並更名為植庭學校。
⑥濱州市高級技工學校渤海革命老區紅色教育基地
近年來,濱州市高級技工學校積極傳承紅色基因,大力開展紅色教育,致力於“鑄造一所不是黨校的黨校,打造一處不是軍校的軍校”,紅色辦學成績斐然。學校紅色辦學經驗在全國3次、全省6次會議上作介紹,辦學成果20次登上“學習強國”平台,榮獲山東省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全省技工教育先進集體等21項省級以上榮譽稱號,是全國所有職業院校中唯一一家AAA紅色教育景區學校,黨史教育創新做法《打造“紅色校園,培育“紅色少年”》被省委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辦公室作為創新案例進行推廣。(共青團山東省委供稿)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