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巴以衝突持續11天之後,雙方的戰鼓聲終於歇止。20日,哈馬斯與以色列同意接受埃及斡旋的停火協議,協議於21日2時正式生效。
時針走過2點之後,巴勒斯坦人湧上街頭慶祝“勝利”;以色列也自稱“贏家”。然而透過一陣陣歡呼聲,世人目睹的是一幕幕悲劇——截至20日晚,232名巴勒斯坦人在本輪衝突中死亡,包括65名兒童。而哈馬斯4000多枚火箭彈襲擊也造成12名以色列人喪生。
分析人士認為,從歷史上看,巴以停火不乏“停不住”的先例。但此次交戰雙方既定目標達成,又有埃及派團監督,因此不太可能像2014年那樣數次重燃戰火。不過從長遠來看,由於巴以衝突的根源性問題沒有解決,巴勒斯坦人民權力沒有得到伸張,地區持久和平依然任重道遠。
均稱“勝利”
《華盛頓郵報》寫道,在停火開始前幾小時,巴以交火不止,靠近加沙地帶的以色列社區不斷響起防空警報。但在21日凌晨2點前大約10分鐘,雙方罷鬥。停火時間一到,加沙居民就現身露台歡呼;用手機照明的民眾開始沿海灘遊行;清真寺擴音器則傳出“抵抗勝利”的讚頌聲……
另一方面,以色列也在構建它的勝利敍事——軍方説,11天的密集空襲擊斃上百名哈馬斯武裝分子,摧毀敵方火箭彈和武器庫。尤其是空襲摧毀加沙地帶長達一英里、有“地鐵”之稱的哈馬斯地下工事,堪稱最高戰績。
根據法新社説法,此次巴以均同意無條件停火。但如果哈馬斯再向以境內發射火箭彈,停火協議將立刻失效,以色列國防軍將恢復對加沙軍事行動。哈馬斯也表示,一旦以色列沒有遵守協議,就會立即受到大規模火箭彈襲擊。
埃及兩個代表團將在停火後前往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跟進協議的執行情況。自2005年以色列從加沙撤軍和2007年哈馬斯佔領加沙以來,埃及一直在巴以之間充當關鍵調解人。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對巴以停火表示歡迎,讚揚埃及、卡塔爾與聯合國密切協調,努力幫助加沙和以色列恢復平靜。
美國總統拜登指出,停火是朝着中東持久和平取得進展的“一個真正機會”。他表示,美國將在未來為以色列補充提供“鐵穹”反導系統,並與巴勒斯坦權力機構合作,向加沙提供人道主義援助。
美國國務院表示,國務卿布林肯計劃“在未來幾天”訪問中東,會見以色列、巴勒斯坦和地區領導人,討論重建工作。
為何休兵
上海外國語大學中東研究所教授丁隆認為,巴以能達成停火協議,在於以色列和哈馬斯的目標基本達成,在國際社會的壓力下見好就收。
從以色列來講,總理內塔尼亞胡藉着此輪衝突帶領右翼集團成功突圍。如果沒有此次事件,內塔尼亞胡有大概率因中左翼力量上台而無緣總理寶座,甚至會因涉貪腐醜聞而面臨牢獄之災。而今,以色列民族情緒因戰事被點燃,中左翼力量組閣遇阻。內塔尼亞胡有望抓住2年內第5次大選的機會捍衞總理寶座。
從哈馬斯來看,遭受以軍多番炮轟後,它的火箭彈損耗巨大,軍事領導層傷亡慘重,核心基礎設施被毀。“如果再打下去,折損更多有生力量,未來再想同以色列對抗就沒有資本。”丁隆説,“再者,哈馬斯想在未來巴勒斯坦大選中擊敗法塔赫。通過此戰,它聚斂了人氣,獲得巴勒斯坦人空前支持。目標達成之後也是找台階下。”
除了以上核心原因,國際壓力也促成停火,尤其是隨着衝突持續,國際上反戰、反以呼聲日漲。最近,在國際社會和美國國內雙重壓力下,拜登政府加大調停力度,意識到如果任由衝突持續,它會處於不利局面。
“中東大國埃及也是具有分量的調停者,在往年數次巴以衝突、巴勒斯坦內部衝突中,都發揮重要調停作用,積累豐富經驗和人脈。它與巴以雙方都建立密切聯繫,最有資格扮演這一角色。”丁隆説,“上述綜合因素,為停火協議達成奠定基礎。”
能“停”多久
停火協議簽署後,外界最關心的莫過於,能不能得到有效執行。
以色列和哈馬斯之間過去經常打破停火協議。在2014年為期7周的衝突中,停火協議曾被至少打破過兩次。
丁隆認為,雖然巴以撕毀停火協議不乏先例,但此次停火出現反覆的可能性不大。主要因為雙方都無心戀戰——哈馬斯沒有還手之力,再行挑釁於己不利;以色列達到目標後也不願再生事端,更不可能像2014年那樣出動地面部隊,冒着損兵折將風險,把自己置於國際輿論風口浪尖。“這樣做成本高,收益小。再加上埃及也派團監督,預計停火會比較平順。”
《紐約時報》介紹,以色列和哈馬斯之間的停火通常是分階段進行的,首先達成協議,雙方停止對攻,以色列人稱之為“以安靜換安靜”。
戰鬥暫停後通常會有其他步驟:以色列放鬆對加沙的封鎖,允許人道主義救援物資、燃料和其他物資進入;哈馬斯對仇以分子和激進組織加以約束;巴以交換戰俘,等等。還有一項挑戰是重建進程,通常需要聯合國、歐盟和卡塔爾援助。在這期間尤其要防止衝突再起。
外媒指出,加沙被破壞的基建除了下水道、電網、學校、道路外,還有唯一的新冠病毒實驗室。《紐約時報》寫道,重建資金預計數十億美元,拜登政府可能尋求通過援建資金對哈馬斯施壓,要求後者不再繼續戰鬥。
丁隆認為,相比促使巴以停火,落實後續援助等問題難度較大。因為美國等國將哈馬斯認定為“恐怖組織”,因此在加沙地帶援助落實比較有限,在法塔赫控制的約旦河西岸援助落實情況相對好些。
還有分析指出,由於巴以衝突根源未解,任何停火可能都是脆弱的、短暫的。丁隆指出,衝突的根源在於:巴勒斯坦人民權力沒有得到伸張,“兩國方案”沒有得到遵守,這些都是實現巴以和平共存的前提。此外,以色列應當負起責任,保障巴勒斯坦被佔領土平民的安全和權利,防止其基本民生權利被侵害和踐踏。
(編輯郵箱:[email protected])
欄目主編:楊立羣 文字編輯:楊立羣 題圖來源:新華社 圖片編輯:項建英
題圖:5月21日,巴勒斯坦民眾在加沙地帶汗尤尼斯慶祝達成停火協議。
來源:作者:張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