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 一汽-大眾ID.4 CROZZ終於“千呼萬喚始出來”了。出乎意料的是,ID.4 CROZZ的最終售價竟是預售價,不免讓眾人覺得,這一個半小時的發佈會等了個寂寞。
在發佈會現場,筆者印象最深的是,一汽-大眾用情景劇揭示了電動車的3大難題:續航里程虛高、動力電池安全和充電焦慮。甚至還在現場“內涵”了不少電動車企業的“惡習”,比如“智能系統不智能”“一年降價五六次,只把用户當韭菜”等等。根據一汽-大眾表述,ID.4CROZZ的到來,將會有效的解決這些消費者的真實痛點。
近些年,面對電動化大勢,大眾ALL IN電動化的決心超過任何一個傳統車企。在3月15日舉辦的Power Day上,大眾明確的表示,將全面系統性地深化其卓越的平台化戰略,涵蓋硬件、軟件、電池和充電,以及出行服務四大方面。未來,集團旗下所有品牌的車輛和服務都將建立在高度標準化的技術基礎上。
而在3月17日舉辦大眾汽車品牌2021年度媒體溝通會上,大眾對這款MEB純電動平台誕生的首款純電SUV也做出了詳細的規劃:ID.4將於下週起向歐洲用户交付、3月底啓動中國和美國的用户交付。大眾預計,2021年將交付約15萬輛ID.4,同時計劃在未來累計交付ID.4車型超過200萬輛。
這個銷量目標,對於中國市場的壓力還是相當大的。雖然15萬是全球目標,但歐洲更受歡迎的是ID.3這樣的小車,而在美國市場顯然大眾幹不過特斯拉,所以中國市場肩負着更重的銷售任務。
在ID.4 CROZZ正式上市之前,水滴汽車探訪過一汽-大眾4S店,根據銷售的表述,ID.4 CROZZ的888台首發限量版還沒有全部預定出去。或許是面臨着較大的銷售壓力,在與筆者的後續溝通中,銷售人員的話語開始出現鬆動,表示雖然價格沒法優惠,但可以贈送一些禮品。
ID.4出師不算順利,這也在意料之中。雖然“壓力山大”,但大眾在華能做的還有很多。
還記得ID.4亮相之初,大眾汽車乘用車品牌管理董事會成員、大眾汽車乘用車品牌中國CEO馮思翰博士表示:“我們相信ID.4將真正改變玩法,同時我們堅信,ID.家族能夠徹底地改變汽車市場。根據規劃,至2023年底,大眾總共將在中國推出8款ID.車型。”
確實,電動車時代,“改變玩法”至關重要。3月25日,上汽大眾ID.4 X也將正式上市,大眾進軍中國電動車市場第一槍將全面打響。對於大眾來説,ID.4的產品力不弱,只是還要有其它的推動力,才有可能打開一個更好的市場局面。水滴汽車有4點建議。
第一,作為大眾在華新能源的開山之作,ID.4應該與燃油車全面區隔。這不僅僅是因為產品類型的不同,更重要的是,ID.4代表着大眾一個新的開端,標誌着企業全面邁入電動化時代。
根據一汽-大眾的表述,其在900餘家4S店中選擇了115家來承擔ID.4 CROZZ的銷售任務,未來還會繼續擴充。但就目前來看,終端對於大眾轉型的感知效果並不理想。
一方面,大眾的電動車和燃油車依舊同場銷售,並無區分。另一方面,其採用的全新銷售模式——代理制,包括產品“一口價”、線上下單等,無論對於銷售人員,還是消費者,都不適應。
在探訪4S店的過程中,我們發現銷售人員擔心電動車未來會影響燃油車的銷量,而前來看車的消費者也仍然期待能夠在電動車產品上拿到可觀的優惠。由此可見,萬里之外狼堡的“高瞻遠矚”想要真正落地,尚需更多時間和努力。
第二,大眾在後續的營銷上,應將自己的核心優勢充分放大。作為燃油車領導者,大眾的德系品質一直有口皆碑。就水滴汽車對ID.4 CROZZ和ID.4 X的試駕感受來看,新車在駕駛質感、續航、裝配水平、智能車機等方面均可圈可點。
雖然電動車時代很多“遊戲規則”和考核標準都被重建,但傳統車企的優勢是可以轉移到電動車上的。而且仍有很多消費者十分看重傳統車企高品質的傳承,大眾在營銷上也應該着重突出這一方面,不僅有望吸引到大眾燃油車的老用户,還有可能打出差異化優勢,吸引到更多新用户。
第三,大眾應該防止ID.4 CROZZ和ID.4 X“內鬥”。由於是“姊妹車”,兩款產品在駕駛感受和功能配置方面沒有明顯區別,僅在外觀和內飾有細微不同,而且不難判斷,兩款車的價格和政策應該是相互對標的。這就有可能造成兄弟鬩牆的後果。
此前,南北大眾在燃油車領域已經出現內卷,大眾應該想想如何防止ID.4步燃油車的“後塵”,創造出1+1>2的效果。
第四,大眾應該加強本土化。一直以來,大眾在燃油車領域的本土化並不令人滿意。捷達獨立,以老舊技術收割低端市場等新瓶裝舊酒的“操作”,更是引發眾多爭議。
進入電動化時代,中國無疑是技術創新與需求升級的引領者。因此,作為可以持續進行OTA升級的智能終端,電動車更需要紮根中國市場。大眾不僅在生產,更要在研發上做好本土化,同時加強在營銷服務上的創新,為用户持續提供全價值體驗。
目前來看,集團最新的電動化戰略目標,已經一改過去的保守風格,從某種程度上説,甚至比特斯拉還要激進。都説“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ID.4肩負的使命不只貢獻銷量,更要刷新消費者對品牌的認知。在戰勝對手之前,大眾首先要戰勝自己。
而大眾ID.4的粉絲其實沒那麼想追求刺激,只求踏實、安心、不糟心。眼下,大眾若想讓ID.4一炮而紅,急需強化這個標籤,打響心智佔領之戰。
文/李麗萍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