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197天后,馬思純自曝抑鬱症細節:千萬別把孩子養成這樣

來源:女兒派(ID:nverpai)

作者:卡卡辛

最近,在鏡頭前消失了197天的馬思純,第一次在微博談起了自己患抑鬱症的細節。

消失197天后,馬思純自曝抑鬱症細節:千萬別把孩子養成這樣

這十幾年來,她從來沒睡過一個好覺,經常半夜一兩個小時就要醒一次。

她靠吃藥控制情緒,3天胖了8斤。

最嚴重的時候,她的身體會變得很僵硬,腿卻很軟,眼睛會短暫失明,並且還有很嚴重的氣喘。

消失197天后,馬思純自曝抑鬱症細節:千萬別把孩子養成這樣

一直以來,她飽受抑鬱症的折磨。

而提及導致這一切的根源,馬思純坦言,和父母的教育方式有關。

小時候,家裏人會不斷向她灌輸 “你要聽話”、“你要懂事”、“要讓着別人”的思想。

消失197天后,馬思純自曝抑鬱症細節:千萬別把孩子養成這樣

她也如父母的期待,長成了一個標準的乖乖女模樣。

媽媽不讓吃的零食,她從來不吃;媽媽不讓她晚回家,她就從來不參加同學聚會;媽媽要求她大學去學播音系,她也乖乖照做了......

在她遭遇校園霸凌,被同學擠兑、刁難,各種惡作劇,想要向父母求助時,得到的卻是一句:

“不要去理會,你要努力去證明,你過得比她好,無視她。”

父母這種視而不見、息事寧人的態度,讓馬思純更加自卑與沉默,她放棄了反抗,選擇默默忍受。

消失197天后,馬思純自曝抑鬱症細節:千萬別把孩子養成這樣

長此以往,她開始不斷壓抑自己的情緒和需求,事事替別人着想,怕麻煩別人。

在高速上想上廁所,擔心麻煩司機師傅,於是寧可自己憋着。

戀愛中,害怕對方不喜歡自己,就極盡卑微討好,結果卻換來一段挫敗的感情經歷。

直到後來,她才發現,原來自己的狀態,其實是生病了。

蔡永康曾經説過:

“爸爸媽媽對於小孩來講,最珍貴的是給他一個理想的環境,讓他變成自己,而不是變成我們想要他變成的人。”

在養育女孩時,很多父母常常會用束縛和規矩,把她們往乖巧懂事的方向教育。

卻沒想到這樣的養育方式,反而會害了她們一生。

越是温順乖巧的女孩

越容易走上極端

去年底,有這樣一則新聞引起了關注。

在安徽望江,一個17歲的女孩在警察勸解過程中,縱深一躍跳進了冰冷的河水中,最後死亡。

悲劇發生後,女孩的父親如同很多父母一樣,發出了這樣的疑問:“她平時看起來沒有任何異常,不明白怎麼就想不開了呢?”

在他的敍述中,女兒成績優秀,班級排名一直處於前十,體育方面也非常有天賦,去年還參加了全市的女子跳高比賽,拿到了一等獎。

“很乖的,我的小孩”是這位爸爸不斷重複的話。

消失197天后,馬思純自曝抑鬱症細節:千萬別把孩子養成這樣

而在同學眼中,這個女孩樂觀開朗,還時不時會安慰那些心情不好的同學。

可就是這樣的一個乖女孩,卻走上了絕路。

有一位網友在評論區寫下了這樣一句話:

“我也是這樣一個乖乖女。在父母眼中我懂事聽話,在別人眼中我活潑開朗,可是隻有我知道,那些被藏起來的委屈,只會灼傷自己。”

沒有孩子天生就乖巧懂事,她們只不過是在成長的過程中,逐漸習慣了自己身上乖乖女的標籤。

為了讓別人滿意,她們只能獨自嚥下委屈。

然而那些被忽略的自我需求與聲音,被壓抑的情緒不會憑空消失,它們早晚會以各種方式爆發出來。

就如心理學家所説的那樣:如果一個人不能象徵性地、合理地表達自己的攻擊性,會出現心理問題。

《想見你》中的陳韻如, 是一個標準的乖乖女。

她成績優異,沉靜温柔,從不惹事生非。

消失197天后,馬思純自曝抑鬱症細節:千萬別把孩子養成這樣

然而事實的真相,是她生長在一個重男輕女的家庭。

面對感情不和的父母,被溺愛的弟弟,她只能努力地做着乖女孩,小心翼翼地對待周圍的人。

她希望以此換來父母的關注與愛、同學的友情和幫助。

可是誰也不知道,她的內心早已千瘡百孔。

她站在天台痛苦地大喊:“我討厭這個世界!”

她不止一次地想去死,當情緒徹底爆發時,她拿着碎玻璃,企圖結束自己的生命。

消失197天后,馬思純自曝抑鬱症細節:千萬別把孩子養成這樣

她從來沒有真正快樂過,那些被壓抑的情緒,無法被及時地表達出來,既沒有流動也無法宣泄,只能被鬱結在心底深處,直到爆發的一刻。

曾經有心理學家説:很多小時候很乖的孩子,長大後普遍心理問題較多。

原因就是,他們想事事做到別人滿意,結果忽略了自我的需求。

被要求聽話的乖女孩,無法學會處理負面情緒,只能選擇用極端的方式進行內向攻擊,最終走上崩潰的邊緣。

乖女孩

往往吃了生活最多的苦

對於女孩子,我們總覺得乖巧聽話是最大的褒獎,也認為這樣的女孩會受人喜歡,一生順遂。

然而事實卻是:乖女孩,往往吃了生活最多的苦。

日本有一位模特,從小就是父母心中的乖女兒。

她坦言父母從小對她要求就很嚴格,為了不讓父母失望,她放棄了自己想做的事情,選擇順從父母的話。

消失197天后,馬思純自曝抑鬱症細節:千萬別把孩子養成這樣

然而, 這樣的性格讓她長大後在感情中屢屢受挫。

一開始,她聽從男友的話放棄了有前途的工作。

後來,男友不讓她聯繫家人,她也乖乖聽話,認為這是愛的表達方式。

但她的付出換來的不是對方的珍惜與感恩,而是變本加厲的家暴和虐待。

被完全洗腦的她完全地服從了男友,就算是男友出門工作了,她也不會想着逃走,而是等他回家。

當男友被逮捕之後,她甚至哭着哀求警察:“他沒有錯,是我的錯,求求你放他出來吧,不要抓走他。”

父母把女兒教得乖巧善良,是希望她們攜手良人,被照顧一生。

但總被要求聽話的乖乖女,特別容易成為渣男的獵物。

因為在成長的過程中,她們嚴格按照父母的期待來做事,壓抑自己的天性。

久而久之,她們就很容易形成一種討好型人格,認為自己必須去迎合對方,才能得到愛與關懷。

但是這樣一味委屈自己,不僅得不到對方的尊重,反而會讓自己遍體鱗傷。

記得作家陳嵐的好友曾經對她説:

“你配得上世間最好的愛,你不要這樣不愛自己,覺得自己不配。

你把自己放在一個很低很低的位置,過度的付出,聖母人格,必然招致吸血鬼巨嬰。”

被養乖的女孩在愛情中容易吃盡苦頭,在職場上也往往會活得憋屈難堪。

在電視劇《凪的新生活》中, 女主角凪每天都在察言觀色,不斷地討好迎合同事。

有一次,凪的部門所負責的數據出現錯誤,明明犯錯的不是自己,但是當同事都看着她時,她馬上鞠躬道歉去修改。

消失197天后,馬思純自曝抑鬱症細節:千萬別把孩子養成這樣

她不停幫同事頂鍋、替同事加班的行為,卻從來沒有換得同事對她的絲毫感激與尊重,反而大家都開始變本加厲地使喚她。

甚至有人在背後調侃:

“她可真好用,只要誇她兩句,就什麼都幫你做,也是非常感謝了,我們專用的好幫工。”

大人眼裏的乖女孩,長大後卻成了別人口中的“軟柿子”,可以任人拿捏。

面對不公正的待遇、不喜歡的事情時,她其實有無數次拒絕的權利,但卻永遠無法開口。

因為從童年開始,她就習慣了順從父母的意見,做一個乖乖女。

就像她一直不喜歡吃玉米粒,但為了讓媽媽開心,她總是勉強吃了下去。

長大之後,這樣的習慣依然如影相隨。

那些我們眼裏的乖女孩,顧全了別人,卻唯獨委屈了自己。

乖,從來不是女孩一生幸福的保證。

一個敢於表達自我、內心堅定的女孩,才不會成為各種關係中的犧牲者和受害者。

有遠見的父母

從不把女兒養得“太乖”

李玫瑾教授在《春妮的週末時光》説過,很多家庭都在很努力地把女兒往大家閨秀的方向培養:教養好、剋制、自律、有禮貌。

可這樣的女孩子,一旦遇到壞人壞事,就會處於被動位置。

女孩的成長之路,本就比男孩困難很多。

她們會遇到性別的偏見,遭遇職場的不公,在感情中會因為女孩的天性更加敏感脆弱,甚至在婚姻中會因為母親的角色要妥協得更多。

因此,養女兒,一定別讓她“太乖”。

馬伊琍曾經在採訪中,坦言自己最後悔的一件事,就是在女兒愛馬小的時候對她管教得過於嚴格。

結果愛馬太懂事聽話,甚至在幼兒園面對不喜歡的事情,連説“不”的勇氣都沒有。

消失197天后,馬思純自曝抑鬱症細節:千萬別把孩子養成這樣

小時候不敢説“不”,長大了也學不會質疑,反抗與拒絕,這樣的女孩子,註定是要吃虧的。

因此, 在養育女孩的過程中,與其一味要求她們乖巧聽話,不如告訴她們永遠堅定自己的想法, 堅守底線原則,面對不喜歡的事情勇敢説不。

也唯有如此,她們才能把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裏。

韓庚的妻子盧靖姍曾經在採訪中提及父母對她的教育。

在他們的育兒詞典裏,有堅強,獨立,善良,給予愛的能力,卻唯獨沒有乖巧,懂事,聽話這樣的詞語。

消失197天后,馬思純自曝抑鬱症細節:千萬別把孩子養成這樣

長大後的盧靖姍在事業上升期時,經紀公司提出讓她放棄學業專職做歌手。

她堅定地拒絕了這個提議,選擇去美國繼續學習,因為在她看來:順從公司的提議,就意味着做別人的提線木偶,但她更願意“掌握生活,遵從內心的聲音”。

大學畢業後,不願意安於現狀的她選擇進入演藝圈打拼。

在面對導演的“潛規則”要求時,她豪不客氣地拒絕:“我不願意做你想的那些,我不是那種女演員!”

李筱懿曾在她的書中寫道:

“具有獨立人格的人從不畏懼來自他人的反對,她們習慣獨立思考,控制情緒的能力強,維護自己的權利。”

一個有主見、懂得拒絕的女孩,往往活得肆意灑脱,追隨內心,充滿着強大的自信。

也唯有如此,我們的女兒,才能護自己一世周全。

乖,從不是好女孩的唯一標準

我們常説性格決定命運。

所謂好命,從來都是靠自己去爭取;那些不公平和傷害,恰恰是我們自己所默許的。

就像我們以為乖是女孩子行走在世間最好的名片,卻忽略了這可能也是困住她們一生幸福的枷鎖。

對於一個女孩子,擁有獨立的思想,有勇氣質疑自己不喜歡的,堅持自己認為對的,遠比懂事乖巧更重要。

有遠見的父母,從不用乖巧懂事來框住孩子, 而是保護她們那份“不聽話”的權利。

她不用因為順從父母的意見,而壓抑自己的渴望;

她不用在意別人的評價,而委曲求全討好;

她擁有愛與被愛的自信,而不是在一段不平等的關係中步步退讓。

李開復曾説:“做我的女兒,不必乖,但要積極,要有獨立思考,勇敢嘗試的能力。”

乖,從不是好女孩的唯一標準, 也不是養育女兒的唯一準則。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656 字。

轉載請註明: 消失197天后,馬思純自曝抑鬱症細節:千萬別把孩子養成這樣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