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受“雙重病毒”夾擊 “種族主義”解藥更難覓

(年終特稿)華人受“雙重病毒”夾擊 “種族主義”解藥更難覓

中新社北京12月29日電 題:華人受“雙重病毒”夾擊 “種族主義”解藥更難覓

中新社記者 冉文娟

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讓種族主義沉渣泛起。在“雙重病毒”夾擊之下,海外華人2020年的境遇可謂雪上加霜。現而今,疫苗問世為遏制新冠病毒帶來曙光,但“種族主義病毒”的解藥卻更難尋覓。

2月初,海外中餐館最先感受到這股“寒意”,不僅生意一落千丈,還遭受無端謾罵詆譭。一家位於多倫多的“武漢麪館”就被誣陷售賣蝙蝠湯和蛇類,營業額大幅縮水。此後,海外針對華人的歧視和偏見愈演愈烈,超市、地鐵、公園甚至華人住所都曾變成“仇恨犯罪”的現場。

美國民間組織華人權益促進會8月發佈的一項報告指出,自2020年3月19日至8月5日,美國全國共收到2583起針對亞裔美國人的歧視事件。在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華人羣體都曾遭到種族分子攻擊。

而事實上,在這場全人類共同面臨的疫情中,海外華人羣體普遍遵守防疫規定,自行宅家隔離,還盡己所能投身住在國抗疫,其表現不僅無可指摘還做出了積極示範。如此仍因膚色遭受攻擊,可嘆“種族主義病毒”之害不亞於新冠。

新冠肺炎是新發傳染病,針對華人的“種族主義病毒”則是痼疾。以美國為例,從100多年前中國勞工赴美修鐵路開始,到1882年通過臭名昭著的《排華法案》,及至上世紀80年代引發公憤的陳果仁遇害案……美國社會對華人種族歧視的陰霾始終不散。新冠疫情之下,諸如“中國病毒”等言論頻被政客當做抗疫不力的擋箭牌,加之一些媒體的歪曲報道,種族歧視“開關”被再度“觸發”,華人首當其衝成為發泄對象。

近日發佈的《中國國際移民報告2020》也指出,移民問題成為政黨轉移疫情所造成的社會矛盾的重要話題,“反移民”思潮在部分西方國家進一步強化。在此背景之下,種族主義恐難在短期內平息,其破壞性影響也難在短期內消除。

對於新冠病毒,人們尚可以“惹不起躲得起”,但對於“種族主義病毒”,逃避則於事無補。2020這一年,華人羣體面對歧視“迎頭痛擊”,“沒在怕的”。

5月,方李邦琴基金會等17家美國華人及亞裔社團組織聯署發佈致美國公眾的公開信,強調拒絕炒作種族分裂、隔離的政治伎倆,呼籲美國各族裔團結抗疫;英中律師協會會長朱小久發起建立“國際華人應對種族歧視聯盟”獲廣泛響應;阿根廷華人不懈維權,成功讓該國知名主持人愛德華多·費恩曼在電視節目中為污衊華人的言論致歉……

所幸,對華人羣體理性、友好的聲音一直存在。年初,不少國家政要親赴當地中餐館用餐,身體力行為華人羣體打氣。此後,多國政要、官員、媒體和國際組織代表紛紛譴責種族主義,呼籲共擔風雨、共抗疫情。這些聲音為華人羣體、也為全世界共同抗疫增添了力量和暖意。

當前,疫苗陸續問世為遏制新冠病毒帶來曙光,但抵禦“種族主義病毒”則需要更為漫長的努力。可以肯定的是,在反抗歧視之路上,華人羣體不會退縮,也不會是獨行者。(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241 字。

轉載請註明: 華人受“雙重病毒”夾擊 “種族主義”解藥更難覓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