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元旦起,國內多地開始執行“最嚴限塑令”。隨着政策落地實施,全省上下共同努力,我省塑料污染治理各項工作得到穩步推進,但與國家要求還存在一定的差距。那麼,我省塑料污染治理還有哪些難點、痛點?下一步,塑料污染治理應該從哪些方面發力?記者近日進行了調查。
記者走訪
商超外賣快遞 落實狀況不一
A
關鍵詞:塑料袋
提到“最嚴限塑令”,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塑料袋。記者走訪發現,可降解塑料袋的使用呈現“一頭熱、一頭冷”的現象。
一些大超市可降解塑料袋“上線”
“價格略高,倒逼塑料袋銷量減少”
記者8日在松北區永輝超市看到,超市入口處放着一個宣傳版,上面寫有“拿上布袋子、提起菜籃子”等字樣。
在結款處,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該超市門店內以及電商提供的購物袋,已全面升級為可降解塑料購物袋,大號1元/個,小號0.6元/個,都是從河北雄縣定購的。“如果所購商品不多,多數細心的顧客會選擇裝包拿走,當然也有不看價格直接就買的。雖沒系統測算過,但這種可降解塑料袋上市後,因價格比之前貴0.3—0.5元,倒逼銷量減少。”工作人員介紹説。
走訪中,中央大街金安購物商城、北京華聯超市等大型超市,均出現上述情況。
松北區一超市內,張貼出可降解購物袋的宣傳海報。
多家書店、藥店、農貿市場未見行動
“和原來的一樣”
雖然冰城市區部分大型超市可降解塑料袋“上線”,但多家書店、藥店、農貿市場未見行動。
12日上午,記者走訪了道里區的兩家書店,發現出售的均為普通塑料袋。在地段街上的一家書店,記者詢問塑料袋是否為可降解材質,收銀員有些詫異,稱“和原來的一樣”。
記者在松北區祥安市場、潤和城市場、利民開發區秦家大市場,發現多數商户仍在免費提供不可降解的塑料袋。
松北區一超市內,裹着塑料保鮮膜的精品果蔬。
記者走訪的三家藥店中,除道里區一家大型連鎖藥店有償提供普通購物袋,另外兩家藥店都免費提供塑料袋,且均為超薄塑料袋。
在松北區萬象匯西西弗書店,店員告訴記者,該店不提供塑料袋,從開業起一直銷售無紡布環保袋和紙袋,“可以重複利用,大家買的挺多。”
B
關鍵詞:餐盒
今年剛剛執行的“史上最嚴限塑令”規定:餐飲打包外賣服務和各類商品展銷會活動,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記者走訪哈爾濱市區部分餐飲店發現,禁塑情況落實不一。
部分飯店貨源難覓 仍在觀望中
“成本高怕顧客不滿意,影響客流”
15日傍晚,記者來到松北區世茂大道一家連鎖水餃店。“餐盒是可降解的嗎?”聽到記者的詢問,服務員思考片刻後説:“餐盒都是環保的,能用微波爐加熱。”記者看到,餐盒底部標註了生產許可證號,但沒有“可降解”字樣。記者提出打包要求,服務員收了一元錢的餐盒費,同時免費贈送一個環保購物袋。
老廚家第四代傳承人鄭樹國告訴記者,目前冰城市場上可選擇的可降解餐盒不多,現有的可降解餐盒使用起來不是很方便。“現在市面上能買到的可降解餐盒都比較小,之前一個餐盒能裝下,現在得用好幾個。”
記者走訪發現,囿於成本高、貨源難覓等因素,對於可降解塑料袋、可降解餐盒的使用,多數餐飲店仍在觀望中。
哈爾濱一水餃店的環保餐盒。
在利民開發區南京路上的一家燒烤店,店主張先生稱並沒有接到相關通知。他告訴記者,小店顧客主要是附近居民,之前一直用普通塑料袋免費打包。“可降解餐盒成本高,我們小本生意很難接受,給顧客漲價怕引起不滿,影響客流。再説,也不知道去哪兒買?也沒見誰賣啊!”
15日,記者在松北區世博路一家披薩店內看到,打包的塑料袋仍為普通塑料袋。
C
關鍵詞:膠帶
近年來,除了外賣等行業,快遞、電商等新興業態帶來的快遞塑料包裝等的消耗量快速上升。記者瞭解到,為了推進“綠色快遞”,冰城快遞行業從去年初就在減塑工作上下了很多工夫。
冰城快遞推出“三大減塑法”
膠帶“瘦身”+簡約包裝+循環環保袋
14日,記者來到位於香坊區旭升南街的順豐速運黑龍江總部。十餘平方米的展示廳內,擺放着近二十種包裝物件。
丁百強負責該公司的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他告訴記者:“為了推進綠色環保理念,我們推行簡約包裝。截至去年底,電商快遞不再包裝的比例達到80%。”現場一款黑色的箱子吸引記者注意。據介紹,這是豐BOX,可以為醫療、副食、鮮花等生鮮產品提供包裝,“一個豐BOX能代替10個現有的標準快遞紙箱,進一步減少塑料污染。”
快遞員正用“瘦身”膠帶打包。
“為了包裝結實、不丟件、不破損,10多年來快遞員一直在使用寬48毫米以上的膠帶。從去年4月開始,公司要求從減少污染和降低成本的角度出發,我們網點開始使用38毫米以下的‘瘦身’膠帶。”道里區申通快遞的快遞員陳先生説。
記者瞭解到,多家快遞公司統一定製中轉可循環環保袋,通過給快件“換裝”,最大程度減少對一次性塑料編織袋的使用,降低對環境的污染,助力打造“綠色快遞”。
執法檢查
科研薄弱+氣候因素掣肘治塑
記者瞭解到,截至2020年12月15日,省生態環境廳、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完成了2020年塑料污染治理進展情況自查工作。在禁限政策落實方面,全省共排查聚乙烯農用地膜和塑料購物袋生產企業23家,檢查流通領域農用地膜經銷企業147家,塑料購物袋銷售業户258户,一次性塑料棉籤89家,藥品零售藥店2300多家。A級旅遊景區有餐飲堂食服務的162家,除1家停業2家關閉外,全部落實“旅遊景區內餐飲堂食服務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要求。
各項檢查中未發現製造銷售厚度小於0.025毫米超薄塑料購物袋、厚度小於0.01毫米聚乙烯農用地膜的情況。藥店、書店、超市等場所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的數量大幅下降。全面完成黑龍江省郵政快遞業“9792”工程任務。45毫米以下“瘦身膠帶”封裝比例達到100%,電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裝比率84%,可循環中轉袋使用率達到96%,累計設置標準廢棄物回收裝置共1071個。
在塑料垃圾回收清運處理及專項清理方面,全省14個重點用膜縣、市(區)已建設廢舊農膜回收處理廠,設立臨時堆放場所,配備運輸車輛,探索建立廢舊地膜回收體系。2019年全省農用地膜、棚膜回收率為78%,2020年回收率預計可達到82%。
在執法監督開展方面,在郵政快遞包裝業,開展“雙隨機”執法檢查315次,下發整改通知4份,對企業提出口頭警告53次。因違反快遞綠色包裝要求,對鶴崗一家企業進行了立案調查,並處罰款。
在哈爾濱源再生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記者看到,只需要2分鐘,廢塑料就能通過一系列流程變成再生塑料粒子,實現再利用。據悉,該公司是全國衞生產業企業協會授予的醫療機構可回收廢物再生示範基地、中國物資再生協會回收分會授予的醫療機構可回收物中廢塑料回收試點企業。
“在全省上下共同努力下,塑料污染治理各項工作得到了穩步推進,但與國家要求還存在一定的差距。”省生態環境廳相關負責人坦言,技術和氣候等層面的問題,還在制約着我省塑料污染治理工作。“一方面,我省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在該領域研究基礎較薄弱,暫未開展塑料替代產品和模式領域的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項目或課題。另一方面,受客觀條件影響,某些成型的替代方案無法實現。例如全生物可降解地膜,雖然連續多年進行實驗,但是由於氣候等客觀因素影響,目前市場上還沒有理想產品可供使用,因此使用量較少。”
可降解材料生產企業
元旦後訂單翻番 多銷往南方
“今年元旦以來,隨着市場需求增加,我們接到的訂單翻了一番。由於上游原材料供應不足,目前我們的產品已供不應求了,下單最快一個月後拿到貨。”1月19日,黑龍江鑫達企業集團有限公司生物可降解材料銷售總監李健成告訴記者。
當天上午,記者視頻連線了李健成。視頻中,數千平方米的廠房內,機器轟鳴,工人們正在熱火朝天地忙碌着。輸送、計量、切粒、在線檢測、均化乾燥、成品檢驗……李健成説,從目前銷售情況看,他們的可降解複合材料多銷往南方,部分賣給省內加工企業,用於製作購物袋、吸管、刀叉等一次性用品。
打包後的生物可降解材料。
李健成告訴記者,黑龍江鑫達企業集團有限公司是我省生物可降解複合材料供應商之一,近年來通過自主研發與合作研發相結合的方式,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配方與技術,目前正在開展生物可降解地膜、生物可降解餐盒等材料的研發,“產品預計年內上市”。據悉,2020年,該公司生物可降解複合材料年產量近3000噸,銷售額為4900餘萬元。
據李健成介紹,大部分生產傳統塑料製品的企業,更換原材料,稍微調整工藝就可以進行生物可降解制品的生產。“隨着市場需求、客户需求的發展以及公眾對生物可降解材料的認可度不斷提高,未來幾年,行業將迎來爆發期。”
專家支招
擺脱“塑”縛還要做好這幾點
如何將“限塑令”落到實處,讓減塑行動提檔升級?對此,記者採訪到黑龍江省環境科學研究院高級工程師劉妍、黑龍江省環境保護志願者聯合會顧問張彥林,以及哈爾濱市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協會會長劉傑。
劉妍認為,要通過強化科技支撐,推動塑料污染治理達到更高水平。針對我省塑料污染領域科研基礎較為薄弱的問題,要集中優勢團隊和力量,推進塑料的降解、廢棄塑料的分離和再生利用技術研究,推動替代產品和模式的研發和推廣使用。政府部門要加大塑料污染治理科技經費投入力度,搭建平台促進科技成果的轉化。
劉傑建議,加強塑料污染治理是一個系統性工程。想要破解塑料污染,一是強化源頭減量和治理,抓住廢塑料原料生產及塑料製品使用的重點領域和重要環節,分類提出管理要求,合理確定實施路徑,積極穩妥推進塑料污染治理工作。二是以可循環、易回收和再生利用為導向,研發推廣性能廣、綠色環保、經濟適用的塑料製品及替代產品,形成一個有利於塑料規範回收和再生利用的閉環。三是多元參與,社會共治。發揮企業主體責任,強化政府監督管理,加強政策引導,進入循環經濟產業園區生產。同時,嚴肅查處塑料散亂污企業及相關生態環境污染違法行為等。
張彥林表示,塑料污染治理,需要全民參與。可在全省範圍內發起“不拎塑料袋,撿起布兜子”的相關倡議,通過組織培訓等方式,發動更多的百姓參與到限塑行動中,養成低碳生活習慣,引領綠色生活新風尚。此外,可招募監督員,監督塑料生產企業和銷售企業塑料污染治理的落實情況。
他山
之石
韓國
大商超違規將嚴罰
當地媒體報道,2019年1月1日,韓國《關於節約資源及促進資源回收利用的法律》修正案正式生效。其中規定,韓國2000家大型超市和1.1萬家面積超過165平方米的超市全面禁用一次性塑料袋,取而代之為顧客提供環保購物袋、紙質袋等。同時加大處罰力度,大型超市被發現違規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將被處以最高300萬韓元的罰款。
德國
買礦泉水收塑料瓶押金
德國政府鼓勵市民自覺回收塑料垃圾。有科學家指出,一個瓶身比較厚的礦泉水塑料瓶再回收後可以循環使用30次。為了促進塑料瓶回收,德國早在多年前就在市民購買礦泉水時徵收塑料瓶押金。
日本
用廢塑料瓶製作領獎台
據日本《朝日新聞》報道,即將舉行的東京奧運會和殘奧會的領獎台,將利用家庭等丟棄的一次性塑料進行製作。作為回收對象的塑料為洗衣劑、柔順劑、廚房清潔劑、護髮製品、除臭芳香劑的塑料瓶,以及替換裝製品等。
英國
“意外”造出突變酶
“意外”製造出了一種能夠分解塑料飲料瓶的突變酶,這一突破使得塑料瓶的循環再生具備可能。
據悉,這種突變酶只需幾天的功夫就可以開始分解塑料,速度遠遠快於塑料在海洋中分解所需的數百年時間。更令人驚喜的是,這種突變酶不僅能降解PET,還能降解PET的替代品PEF(聚乙烯)。
記者:丁燕
來源:黑龍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