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移風易俗,築牢安全堤壩
□蔡曉輝
“倡導喜事緩辦、喪事簡辦、宴事不辦”“倡導注意衞生,加強防護”“倡導道德守禮,綠色過節”……為進一步鞏固疫情防控成果,確保度過一個健康祥和的新春佳節,近日,我省各地相繼發出關於做好春節期間移風易俗工作的通知。
在艱苦努力中剛剛度過刻骨銘心的一月,我們很快就要迎來牛年的春節。當前,我省疫情防控取得積極進展,形勢持續穩定向好。在推進移風易俗中進一步築牢安全的堤壩,鞏固來之不易的成果,正當其時。
我省這次疫情的特點是主要發生在農村地區。分析確診病例的行動軌跡,婚宴、聚餐、趕集、串門等是其中的高頻詞。這樣的高頻詞,也生動描繪出農村地區的現實生活場景。婚喪嫁娶等聚集性活動,歷來是鄉村社會中人們密切感情的重要平台。確診病例中,有的甚至在幾天之內就連續趕了三次婚宴。這樣的聚集,雖然充滿了情感的暖意,但也給疫情防控帶來了巨大難度。尤其是冬季的農閒季節,農村聚集性活動更多。非常時期不容絲毫僥倖,如果按照以往習俗舉辦聚集活動,勢必帶來隱患和風險。
更何況,大操大辦的宴席、你來我往的人情,加劇了農民的負擔,消耗了在外務工的收入,歷來是鄉村治理的焦點與難點。在疫情防控期間大力推進移風易俗,一方面,可以最大程度減少人員聚集,減輕防控壓力;另一方面,可以減輕一些陳規陋習帶來的人情負擔,增強農民移風易俗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農村的風俗更文明、農民的生活更健康。
疫情來臨,我省多地羣眾自覺簡辦“紅白事”,出現了“雲婚禮”“十分鐘婚禮”“兩人婚禮”以及“白事‘一天辦’”等新形式——“經過4年戀愛,今天我們結婚了……嫁給我吧!”一方屏幕裏,遠在焦作的新郎樊政君單膝跪地,與邯鄲永年區中醫院的新娘馬星星舉辦了一場跨越200多公里的“雲婚禮”;“疫情當前,俺不給國家添亂了!”武安市西土山鄉西寨子村的一户農家小院裏,村民郭紅霞為老人舉辦了簡短的葬禮。疫情防控之下,當事人用一種特殊的方式表達情感,把尊重生命、珍惜抗疫成果的觀念落實在實際行動上,身體力行為疫情防控助力。這樣的非常儀式,自然有非常時期的不得已,但其藴含着高度自律和社會責任感,散發出一種感動人心的力量。
推進移風易俗是個系統工程,必須講究措施和方法。雖然疫情防控提出了剛性的要求,但移風易俗絕非只有“禁”與“罰”的單項路徑。一方面,黨員幹部要發揮帶頭示範作用,既當好倡導者又做好踐行者,以求“風成於上,俗形於下”;另一方面,也要循循善誘、做好服務,在潤物無聲中植入文明新風尚。對自覺自律“簡辦”“緩辦”的羣眾給予適當獎勵、耐心細緻地做好思想工作、給羣眾發一條“見屏如面”的問候信息……只有這樣,才能讓羣眾自覺主動地服從大局、放棄舊俗。
落實疫情防控各項規定給移風易俗提供了新的契機,新風尚的蔚然成風又提升了疫情防控的安全指數。春節來臨之際,深入推進移風易俗工作,我們的社會必將更安全、更文明。
作者:
來源:河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