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極端乾旱來襲,城鄉應急管理如何提升抗災韌性 | 新京報專欄

由 諸葛寒香 發佈於 綜合

▲8月17日,“汛期反枯” 嘉陵江重慶段水位明顯降低。圖/新華社
近期,受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我國南部地區出現極端高温。據央視新聞報道,四川、重慶等9省份局地最高氣温達40℃以上,導致嚴重的乾旱災害。
國家防總辦公室、應急管理部會同國家糧儲局緊急下撥中央抗旱物資支持南方各地抗旱減災工作。地方也積極行動起來,如四川省已啓動“突發事件能源供應保障”一級應急響應,全省水旱災害防禦已啓動Ⅲ級應急響應。
在此背景下,如何全面、系統地做好極端旱災的應急管理工作,成了一個亟待思考的命題。
應對極端旱災,需有系統性思維
旱災、洪澇與蝗災曾是我國古代三大自然災害。新中國成立後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大旱導致農業生產歉收、甚至饑荒的現象依然存在。
今天,我們要在確保國家糧食安全視角下,繼續重視全球氣候變化帶來的極端旱災對農業生產的影響,確保將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不僅如此,還要重視旱災帶來的次生、衍生災害以及包括能源供應鏈在內的一系列民生保障重大問題。
綜合來看,應對極端旱災首先需要具備底線思維。從特徵上看,乾旱是一種典型的緩慢演進災害,其風險積累與發展的趨勢不易監測,但最終會導致重大影響。
緩慢演進的旱災不易察覺,常常會使地方應急管理系統忽視物資準備等工作。因此,防汛抗旱需要把情景設想得足夠複雜,把應對方案制定得更為全面。
如此,才能在極端天氣突襲之時,及時啓動既定方案,儘可能地降低極端旱災對人民羣眾生命財產安全帶來的負面影響。
▲8月19日,在四川省達州市渠縣臨巴鎮四面村,志願者幫助村民灌溉大豆套種高粱地。圖/新華社
其次,旱災所帶來的森林火災、糧食減產、水電短缺等挑戰十分嚴峻,城鄉應急管理需秉持系統性思維。有關方面要立足旱災特點,從統籌安全與發展的全局出發,認識極端旱災帶來影響的複合性、複雜性、系統性,多措並舉,降低旱災對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威脅。
要知道,旱災的演化發展極易形成其他自然災害的孕災環境,特別是容易引發森林大火與城市火災。重慶等地近日發生的山火就是如此。
當前,極端旱災已經引發我國南方多地河流斷流,造成水力發電短缺,影響電子信息、能源化工等產業的日常運行。加之第三季度作為經濟發展關鍵期,本就對電力供應形成極大需求。
與此同時,極端乾旱災害對糧食生產與儲備的影響得以放大,抗旱救災、蓄水保苗等任務事關秋糧豐收。在“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要求之下,抗旱救災對城鄉綜合性應急管理工作形成極大挑戰。
民生優先,綜合施策降低旱災影響
今天,旱災對城市化的社會影響還凸顯了一些新的特徵。例如,在發電不足與工業用電擠佔的情況下,城市居民用電資源高度短缺,在不得已情況下,四川多地實施有序用電舉措。冷氣供應不足,疊加極端高温引起城市熱浪,給不少地方居民生活帶來不小影響。
歷史上,美國芝加哥、英國倫敦的極端高温曾帶來一系列城市病、瘟疫與社會衝突問題,對居民生活生產造成負面影響。還有,當前疫情防控的形勢依舊嚴峻,抗旱救災、抵禦城市熱浪影響要在新的時代社會背景下具備創新思維,綜合施策。
面對旱災的發展形勢及其帶來的惡劣影響,各地城鄉應急管理需要在應急響應、民生保障、引導社會參與等方面持續發力。
首先,各級政府需要進一步做好抗旱救災裝備保障與生活物資保障工作,統籌旱災火災、防汛抗旱的突發事件風險監測與應對全局,關注旱災對經濟社會發展方方面面的系統性影響。
要將居民生活保障放在首位,合理配置生產用電與生活用電資源,適時開放與設置城市居民納涼避暑場所,做好相關領域公共服務。特別是,對於户外工作者和乞討流浪人員,地方政府要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給予優先的照顧和特別的安全保障。
當然,也要更大程度地調動基層社區與社會組織的參與程度。社會力量是鄉鎮、社區的基層應急管理能力的重要補充,基層政府、社會組織、企業乃至居民需形成旱災及其負面影響防範應對的合力,因地制宜採取抗旱措施,塑造抵禦旱災的基層韌性。
總之,應對極端乾旱災害,要多措並舉,充分發揮政府應急管理部門、社會和專業機構的力量,唯有如此,才能儘量降低極端乾旱帶來的損害。
撰稿 / 鍾其錫 王宏偉(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
編輯 / 馬小龍
校對 / 劉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