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十大失意車型,賣不好一點都不冤?
10萬多起就能買一輛“德系”中型SUV,捷達VS7看起來似乎沒道理不火——這應該也是一汽大眾捷達打的如意算盤,但是在上市之初月銷量短暫衝過5000輛大關後,捷達VS7的銷量迅速歸於沉寂,2020年全年銷量3.7萬輛,12月銷量只有3000輛出頭。
小馬拉大車的1.4T動力、同門師弟捷達VS5的四星C-NCAP碰撞成績、居高不下的投訴量可能都是捷達VS7破滅的原因,但歸根結底,捷達VS7可能還是缺了那個在不少國人心目永遠閃爍着光環的VW LOGO。
優惠後不到20萬買到奔馳是GLA最能吸引消費者的地方,也讓GLA在上市後過了幾年好日子,但是隨着寶馬X1和奧迪Q3競爭力的持續提升以及同門GLB的擠壓,GLA如今已疲態盡顯,即使2020年推出了新款車型,拉長了軸距,匹配了全新的1.3T發動機,也難以阻擋GLA從巔峯時期的月銷近萬台一路下滑到月均銷量逼近三位數。
如果奔馳還想讓GLA在中國市場存活下去,真的應該考慮進行一次徹底的換代,而不是繼續縫縫補補又三年了。
廣汽埃安是少有的由傳統汽車廠商推出,但在造型設計感上可以和新勢力正面PK的品牌,15萬多起步價、續航510km、中型SUV的體格,看起來也挺有競爭力,但是2020年12月的銷量卻只有1500台。
埃安V賣不好,產品本身的問題不可忽視,比如和外觀不太相稱的老氣內飾,但更大的問題恐怕還是出在了品牌的運作上。
首先是使用了和廣汽傳祺完全一致的LOGO,在傳祺本身發展不利的情況下,算是典型的“負優化”。
同時,難記的英文名Aion也限制了埃安品牌的知名度,放眼大獲成功的蔚來、理想、小鵬,無不起個了好記的中文名。廣汽或許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但是拗口難記的“埃安”,顯然算不上一個好名字。
即使價格已經切入了不少合資小型SUV的價位,天逸依然沒能完成自救,2020年全年銷量不到1萬輛。
從外觀到內飾再到底盤配置,在天逸這樣一款買到的人喜歡的不得了,但大多數人避之不及的車型身上,我們或許可以看到,法系車歸根結底是死在了自以為是的所謂個性上。
2020年無疑是日系SUV起飛的一年,但三菱新勁炫ASX卻無法分享這份榮耀。作為一款上市剛滿一年多的新款車型,新勁炫全年剛滿1萬輛的銷量已經宣告了自己的失敗。
新勁炫賣不好,外觀老氣、內飾缺乏質感都是原因,頂配外車型全系中控大凹槽也是不小的“槽”點,但最大的鍋恐怕還是安全配置的缺失——一款2019年上市的車型卻全系沒有ESP電子穩定系統,難怪新勁炫打着“10萬不到買合資緊湊級SUV”這樣的招牌也沒幾個人願意買單了。
廣汽三菱繼續這樣不思進取,只怕是離步長安鈴木後塵不遠了。
12月銷量224輛,三個月賣出709輛,這就是北汽重金打造的ARCFOX αT上市三個月交出的成績單。
這樣的銷量倒不讓人意外,因為ARCFOX αT早已集齊了一款失敗的新能源車型可能會犯的所有致命錯誤:
-缺乏靈魂的品牌
-乏陳可善的設計
-還有難記程度大概率可以排進全國前三的名字——ARCFOX αT。
財大氣粗的上汽榮威,在新能源領域的佈局卻讓人有些迷惑。
兩年多前量產時被視為特斯拉強有力挑戰者的榮威MARVELX,2020年全年銷量僅97輛。
總結MARVEL X的教訓後,榮威或許認為問題是出在品牌,所以又推出了專屬的中高端新能源品牌R汽車,不過首款車型ER6卻是油改電的產品,市場反響也不好,半年時間只賣出了不到千輛。
不難發現,無論是廣汽、北汽還是上汽,傳統汽車廠商固然有自己的優勢,但是在如何打造新能源品牌方面,造車新勢力們真的有太多東西值得他們學習,第一個要學的就是怎麼起一個好名字。
靠着相當吸睛的外表,強大的動力和中肯的價格,菲斯塔曾一度月銷破萬,為北京現代上演單騎救主的角色,只可惜,既生思域,菲斯塔終究只能是匆匆過客。所以思域可以中保研斷個B柱不疼不癢,但菲斯特中保研A柱彎折就會讓銷量雪上加霜。
和天逸之於法系一樣,菲斯達的墜落,只不過是韓系車沒落的又一個縮影罷了。
EU系列幫助北汽新能源連續7年拿下了中國純電動汽車銷冠,但2020年,伴隨着補貼政策和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巨大變化,這款吃政策飯長大的車型遭遇了致命一擊,全年銷量不到2萬輛,同比萎縮了82.9%。
看看EU系列混吃等死的樣子,就不難理解中國引進特斯拉這隻“鯰魚”的決心有多大了。
等了一年,傳説中的新款路虎發現神行也沒有上市,當然,更大的問題可能是,壓根就沒有那麼多人會關注這款車乃至這個品牌的一舉一動了-——在BBA攻城略地,造車新勢力長袖善舞的中國市場,路虎這個曾經高高在上的豪華品牌正在從消費者的視野中消失。
想要避免慢性死亡,路虎需要加快現有產品的升級和新產品導入,也需要加速新能源市場的產品佈局,比如拿出打造I-PACE的底氣為中國消費者造一款真正可以和特斯拉PK的豪華電動車。
無論如何,找回丟失已久的存在感,是路虎的當務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