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1月30日文章,原題:中國“千禧一代”不結婚,政府犯愁 蘇女士在中國南方大都市廣州的一家外貿公司工作,收入還不錯,週末常和朋友們一起出去玩。但對蘇和她的父母來説,有一個問題——31歲的她仍是單身。越來越多的中國“千禧一代”年輕人推遲或完全放棄婚姻,蘇就是其中的一員。據中國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13年到2019年的短短6年間,中國的初婚人數就從2380萬下降到1390萬,降幅達到了驚人的41%。
中國政府面臨嚴重損害經濟和社會穩定的迫在眉睫的人口危機,而讓年輕人生孩子是避免這一危機的核心工作。
中國民政部官員去年在一個新聞發佈會上説:“結婚和生育密切相關,結婚率降低會影響人口出生率,進而影響經濟社會發展,對此我們應該引起足夠重視。”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結婚率連續第6年下降,降至6.6‰——比2013年下降33%,是14年來最低水平。
2014年,中國勞動年齡人口30多年來首次開始萎縮。這一新情況令中國領導人擔憂。次年,中國政府開始放開二孩生育。該政策於2016年1月1日生效,但此後結婚率和出生率仍在下降。
新加坡國立大學社會學家楊李唯君表示,中國家庭重男輕女的傳統導致出生性別比不平衡,尤其是在農村地區。目前,中國有3000多萬“剩男”,他們將面臨結婚難的問題。
單是人口結構的變化並不能解釋中國結婚率的急劇下降。其他因素還包括女性的受教育程度越來越高,經濟上也越來越獨立。20世紀90年代,中國政府加快了九年義務教育的推廣,讓貧困地區的女孩走進課堂。1999年,政府擴大了高等教育,提高大學入學率。到2016年,女性在高等教育中的佔比開始超過男性,佔大學生人數的52.5%、研究生人數的50.6%。
楊説:“隨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女性獲得了經濟獨立,婚姻不再像過去那樣是女性的必需。現在的女性希望結婚前追求自我發展和自己的事業。”
與此同時,針對女性的就業歧視屢見不鮮,讓女性很難做到事業和孩子兩不誤。研究家庭的上海紐約大學心理學助理教授李軒(音)説:“越來越多的年輕女性開始思考:我為什麼要結婚?有什麼好處?(性別不平等)確實讓年輕女性對結婚猶豫不決。”
李表示,更糟糕的是,長時間的工作和高壓力,讓年輕人幾乎沒有時間和精力去建立關係和維持家庭生活。統計數據顯示,“千禧一代”男女都在推遲結婚。據中國社會科學院的數據,從1990年到2016年,中國女性的平均初婚年齡從22歲推遲到25歲,男性則從24歲推遲到27歲。大城市的數據則更高。比如在上海,2015年男性的初婚平均年齡為30歲,女性為28歲。
婦女社會和經濟地位的提高,也使處於婚姻市場兩端的兩個羣體——高學歷、高收入的女性和低學歷、低收入的男性——更難找到合適的伴侶。
此外,人們對愛情和婚姻的看法也發生了轉變。改革開放之後,中國的年輕一代在成長過程中擁有比父輩和祖輩更多的自由,他們不再將婚姻視為義務,而是一種個人選擇。他們認為婚姻是情感紐帶的一種表現,而不僅僅是一種繁衍手段。32歲的童女士曾認為,戀愛、結婚和生兒育女是她到了20多歲就應該做的事情。她在25歲後參加了大約10次相親——大部分是父母安排的,但一次也沒成功。她説:“我意識到了,結婚不是唯一的選擇。我現在很開心,有很多朋友,可以把注意力放在事業上,照顧自己和父母。”
還有結婚成本問題。對許多中國家庭來説,買房是結婚的先決條件。但不是所有家庭都有足夠的儲蓄來幫助子女購買婚房。李軒説,買房不一定是每個人都想要的,但考慮中國的社會現實,對於為孩子未來着想的家長來説,購房至關重要。例如,在好學校附近擁有“學區房”,可以讓孩子獲得高質量的教育。(作者Nectar Gan,喬恆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