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個工作日內,援助隊在柬埔寨行程1400多公里,完成環境消殺面積達159萬平方米。援助隊還舉辦兩場專項培訓,培訓防疫人員近百名
在困難時刻中國提供的巨大支持,充分體現了中國人民對受災國家人民的深情厚誼,顯示了中國政府的國際人道主義精神,災區人民永遠不會忘記中國人民給予的愛心援助
文 | 李玉林 李希金
北京時間5月13日清晨,迎着祖國漸漸升起的朝陽,中華慈善總會藍天救援隊赴柬埔寨抗疫團隊全體隊員抵達上海浦東機場,此行援助工作圓滿告一段落。
這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首支走出國門開展抗疫援助的民間專業團隊。類似這樣的海外援助行動,中華慈善總會和全國的慈善組織一直在進行。
在抗疫、援助印度洋海嘯等對外救援行動中,中國的援助及時、迅速,體現了中國人民的情誼,進一步提升了中國在國際社會的形象。
走出國門抗疫
“柬埔寨一行瘦了將近10斤。”藍天救援隊赴柬埔寨抗疫團隊領隊馮波濤説,“柬埔寨近來持續高温,最高氣温達到41℃,隊員們要身着全密封防護服、頭戴全封閉防護面罩、揹負30多斤的彌霧機展開消殺作業。一次任務完成,整個人就像是從水裏撈出來一樣。在這種情況下,我們10名隊員連續工作12天,每天工作超過12個小時,工作一刻不停,不是在消殺,就是在前往消殺的路上……”
此次赴柬援助,是在中國民間組織國際交流促進會發起的“絲路一家親”民間抗疫共同行動號召下,應柬埔寨民間社會組織聯盟論壇邀請,籌備近兩個月時間,作為疫情期間首支民間專業團隊走出國門開展的抗疫援助。
12個工作日內,抗疫團隊在柬埔寨行程1400多公里,完成環境消殺面積達159萬平方米。其中包括隔離醫院、普通醫院、學校、市場等50處場所,範圍跨越金邊、幹丹、茶膠等10個省市,覆蓋人數逾600萬人,直接受益者達54778人。此外,抗疫團隊還在金邊和西哈努克港舉辦兩場專項培訓,培訓防疫人員近百名。
抗疫團隊現場指揮、貴州藍天救援隊隊長王毅介紹:“每一位隊友都很辛苦,雖然大家分工不同,但都能做到堅守崗位,認真負責。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在柬方合作伙伴、當地民眾與民間團體的通力合作下,終於圓滿完成任務。抗疫團隊所到之處無不受到熱烈歡迎,這是藍天無國界救援理念的又一次生動體現。”
此外,中華慈善總會還通過藍天救援隊向柬埔寨民間社會組織聯盟論壇、柬埔寨應急救援協會捐贈了價值137.34萬元的防疫物資。
在捐贈物資交接儀式上,柬埔寨首相府辦公廳副主任、柬埔寨民間社會組織聯盟論壇主席蓋裏維希熱情地表示:中華慈善總會藍天救援隊赴柬抗疫團隊的到來,為柬埔寨抗擊疫情提供了強有力的援助,充分體現了兩國人民的傳統友好情誼。他代表賓成副首相向救援隊表示衷心感謝。
赴柬抗疫團隊總指揮、中華慈善總會新聞界志願者慈善促進工作委員會總幹事徐鐿軒説:“我們正是希望以藍天救援隊的專長,助力柬埔寨政府和人民的抗疫事業。希望通過此次民間聯手行動,使兩國人民之間的傳統友誼得到進一步鞏固與加強。”
中國慈善飛越印度洋
抗疫援助遠非中國民間組織跨國界慈善援助的第一次,也不是最大規模的一次。
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發生海嘯,給東南亞、南亞和非洲等許多國家帶來了嚴重災難,受災國人民的痛苦和麪臨的困難,深深牽動着中國人民的心,中國政府和民間進行了迄今為止最大規模的對外救援行動。
在組織開展捐贈活動中,按照國務院統一部署,由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及各地紅十字會、中華慈善總會及各地慈善會負責接收捐款。
為保證工作順利開展,中華慈善總會專門成立援助印度洋海嘯災區工作領導小組。時任總會會長的範寶俊擔任組長,通過電視、報紙、廣播和網站公佈捐贈熱線和捐贈賬户。總會還向各地慈善會下發通知,對廣泛開展社會捐贈工作進行部署。
據統計,中華慈善總會現匯援助905萬美元(合7500萬人民幣),其中援助印尼490萬美元,斯里蘭卡、馬爾代夫各120萬美元,泰國60萬美元,印度、緬甸、索馬里各25萬美元,馬來西亞、塞舌爾、肯尼亞、坦桑尼亞各10萬美元。
民政部表示,災害發生後,中國內地進行了迄今為止最大規模的民間對外援助活動,由於整個組織工作措施得力,捐贈活動有條不紊,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募集到近5億元的捐款,產生良好國際影響,是一次由政府主導、民間組織唱主角的非常成功的民間救災捐贈活動。中華慈善總會及各地慈善會為此付出了艱辛努力,主動配合政府工作,成立專門接收機構,24小時工作,策劃各種宣傳活動,募集大量善款,及時進行援助。
民政部赴印度洋海嘯災區工作組成員反映,災區民眾普遍認為,在困難時刻中國提供的巨大支持,充分體現了中國人民對受災國家人民的深情厚誼,顯示了中國政府的國際人道主義精神,災區人民永遠不會忘記中國人民給予的愛心援助。
用於支援非洲54國抗擊疫情的中國援助物資運抵埃塞俄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國際機場(3月22日攝) 王守寶攝/本刊
友誼村裏新生活
印度洋海嘯發生後,中華慈善總會與中國紅十字會合作為斯里蘭卡海嘯災民捐建了3箇中國—斯里蘭卡友誼村,其中友誼一村由中華慈善總會獨立援建。2006年7月,中國—斯里蘭卡友誼一村、三村舉行竣工典禮、交接儀式。
友誼村入口處豎立着斯里蘭卡民族特色的美麗雕塑和刻有“中斯友誼村”的紀念碑。碑文記錄了海嘯給斯里蘭卡人民造成的災難,也記錄了中國人民與斯里蘭卡人民的友情及中斯友誼村的建設過程。
友誼一村由200套住宅構成,村裏還有多功能廳、幼兒園、商店、診所、體育場和廟宇。走進災民的新家,每家客廳都有電視機,還有設備齊全的廚房和衞生間。當時,新房的主人們請範寶俊轉達他們對中國人民的感激、對中國政府的敬仰之情。
2007年7月,中國—印尼友誼村舉行竣工典禮和交接儀式。新村裏606套房屋都是42平方米的兩居室,兩套房屋成一棟,完全的磚混結構,能抗8級地震、11級颱風,同時具備很好的隔熱性能。
中國—印尼友誼村總耗資1.1億元人民幣,全部來自中國民間捐款。範寶俊在竣工儀式上説:“海嘯災民會在這個功能齊全的美麗家園安居樂業、幸福生活。我們終於向印尼人民交出了滿意答卷,也向中國捐贈者做出了交代。”
2008年4月,中國—馬爾代夫友誼村舉行竣工典禮和交接儀式,該村由66套住宅組成,坐落在馬爾代夫福納多島。該項目使居住在該地區的居民免受類似2004年印度洋海嘯的災害襲擊。
馬爾代夫政府官員、當地百姓對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充滿了誠摯的感激之情,紛紛以最高的民間禮儀歡迎中方使者。中馬雙方一致認為:這一克服諸多困難完成的項目是兩國人民友誼的結晶,它的竣工標誌着兩國人民在自然災害面前取得新的勝利。□
合肥市慈善總會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