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展靠人才,民族振興靠人才。綜合國力競爭説到底是人才競爭。邁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我們如何加快建立人才資源競爭優勢?作為超大型城市的上海,又如何讓人才化為城市發展的第一資源?
在昨天舉行的2021第六屆中國人力資源科技創新峯會上,記者專訪了多位專家、業界人士。他們一致認為,加快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尤其要關注“重要人才”這一概念。這意味着,無論是中國或是上海,其瞄準的都是在科技創新領域具有引領作用的拔尖人才。只有通過這些頂尖科學家、卓越工程師,困擾科技創新能級提升的種種堵點、難點才能一一攻破,由此真正實現科技創新自主自立。
社會要進步,還要靠“聰明的大腦”
“社會進步最根本的表現是生產方式的變革,其推動力是科學技術,靠的是‘聰明的大腦’,”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人事科學研究院院長餘興安這樣註解人才之於科技創新的重要意義。
他留意到,在最近的相關重要講話中提及了“戰略科學家”概念。如何理解?餘興安認為,這實際上指的就是,科學家要在某一個領域取得全球範圍內都認可的學術地位。譬如,楊振寧、錢學森等老一輩頂尖學者。他們的影響力不僅僅是在中國,更輻射至更遠的地方,在世界範圍內都構建起了影響力。
授權鬆綁,確保下放權限接得住、用得好
就在最近,阿里達摩院公佈了青橙獎名單。其中,曾引爆社交媒體的“北大掃地僧”韋東奕赫然在列。他剛剛被田剛院士讚許——“完全有可能成為國際著名數學家”。
過去幾年,一批青年科學家嶄露頭角。他們之中的絕大多數,其學術成果已不僅僅停留於國內,更在全球範圍內具有了一定知名度。讓這些青年英才擁有成長的舞台、發展的空間,尤其需要向用人主體充分授權,發揮用人主體在人才培養、引進、使用中的積極作用。
對此,餘興安認為,授權後,還要確保權限接得住、用得好,這就需要引入“責任制”。每位科學家的研究領域各不相同,需要的匹配資源也有差異。當人們問及青橙獎名單獲得者,打算用100萬元獎金做什麼時,得到的答案可謂“五花八門”。有人想用來獎勵自己的學生,有人考慮支付房子首付,還有人想多租點實驗室面積。“對於這些人才要有一些特殊政策突破,不能簡單遵循常規制度。”
以賽引才,不拿金獎也能覓得投資人
讓事業激勵人才,讓人才成就事業。不僅是面向科學家,近年來,上海還積極藉由各類創新創業大賽,吸納集聚多元創新創業人才。
社寶科技創始人李賢威,就是其中一位受益者。作為靜安區遴選的一批拔尖人才,其所在的企業專注於人才資源領域的創業。目前已積累沉澱了一批成熟客户,企業發展也蒸蒸日上。作為一名從創新大賽中走出的創業者,如今他也成為了一些新賽事的評委。
在他看來,創新創業大賽不是一種簡單的競爭機制,“我們不是在1000個項目中選出最牛的1個”。相比於斬獲最終的獎項,創新創業人才更關注的是能在高能級賽事中得到專業評委的點評、指導。即便是那些最終沒有入圍決賽的創業隊伍,藉由大賽平台,他們也能重新反思、找尋創業項目的短板弱項,從而有針對性地改進優化。與此同時,全過程參與的政府部門、投資機構,也不會僅僅相中那些金獎得主,也更多選擇那些符合自身要求定位的種子項目。
作者:王嘉旖
編輯:周辰
責任編輯:劉力源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