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田間到餐桌再到末端處置,全程護航! 瑞安奮力築牢食品安全“防護網”

從田間到餐桌再到末端處置,全程護航! 瑞安奮力築牢食品安全“防護網”

執法人員指導經營户使用“浙食鏈”生豬肉全鏈條無紙化系統

2018年瑞安市以優異的成績創成“浙江省食品安全市”,2019年承辦浙江省“雙安雙創”工作現場會暨全省食品安全工作會議,瑞安市人民政府榮獲省食藥安委評選的“2020年度食品安全工作先進集體”稱號……“食安瑞安”的榮譽,我們如數家珍。

近年來,瑞安市以創建省級食品安全市、省級食品安全示範市等工作為契機,多措並舉提升食品安全監管能力和保障水平,築牢食品安全“防護網”。今天,本報從食品安全亮點工作和機制制度保障等方面,回顧榮譽背後的故事。

亮點頻現

“舌尖”安全有了新體驗

市民在外賣平台下單時可以先看看餐飲單位後廚實時視頻,選一家乾淨整潔的商家再下單;實施農貿市場“五化”改造提升,市民買菜就像逛超市;農村家宴中心開展產業化服務,村子裏吃家宴也有星級酒店的檔次……

這些生活中的“小細節”源於瑞安市食品安全工作的“大作為”。瑞安市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出發點,不斷創新監管模式,強化風險防控,加強食品輸入源頭與各環節把控,守好從“田間”到“餐桌”到“餐廚垃圾”的每一道關口,讓市民的“舌尖”安全有了新體驗。

“智農共富”把控農產源頭關

11月17日,瑞安市舉行“雲江豐味”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發佈會暨“三位一體”智農共富平台上線儀式,以全鏈條助農惠農新舉措助力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深入打造“三位一體”綜合合作改革“瑞安樣本”。

“三位一體”智農共富平台綜合利用地理信息系統、衞星遙感、物聯網、區塊鏈、AI病蟲害識別等技術,推出服務端手機App,引導農户根據作物類型、地緣就近等原則加入農民專業合作社,使用手機App圈出自己的種植地塊,在線獲取標準化種植方案、優種選擇、藥肥使用等生產指導,讓農民科學種植、合理高效使用化肥農藥。同時,該平台打通農業農村、大數據、市場監督等12個部門的監管系統,梳理形成專題數據庫,實現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報告、市場抽檢情況等涉農數據全貫通,各項數據與農户信用檔案相掛鈎,從源頭上保障了農產品的質量安全和品質。

值得一提的是,瑞安市以品牌戰略助力農產品產業素質提升。當天發佈的“雲江豐味”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以政府為主導、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以提高農產品質量和效益為要求,着力打造具有瑞安特色的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目前共有20家經營陶山紅糖、高樓清明早茶、梅嶼蔬菜等瑞安特色安全優質農產品的單位獲得授權使用“雲江豐味”區域公共品牌。

食品安全,源頭是關鍵。瑞安市重點對羣眾關注的畜禽肉品和水產品在源頭種養殖、屠宰等環節開展精準監管,規劃建設大型機械化生豬定點屠宰場等;將該市464家生產經營單位納入“温州市食用農產品合格證系統”,積極探索實行食用農產品產地準出、市場準入銜接,是今年温州唯一的食用農產品產地準出試點縣;大力開展畜禽水產“兩禁一超”專項整治,在初級水產品養殖場安裝監控設備、水質在線監測設備等實時監控裝置。

餐飲廚房、生產車間更“陽光”


從田間到餐桌再到末端處置,全程護航! 瑞安奮力築牢食品安全“防護網”

瑞安市市場監管局數字“駕駛艙”智能監管餐飲後廚

把食品生產“曬”在陽光下,生產車間的一切動靜盡收眼底,消費者通過“浙食鏈”二維碼、瑞安市市場監管局微信公眾號,可以實時查看企業生產過程。目前瑞安市已經建成93家“陽光工廠”,實現了食品生產加工過程信息數字化、關鍵控制環節可視化,確保食品“陽光”生產。

“陽光工廠”在充分利用企業原有視頻監控基礎上,分別在洗手消毒區、生產加工區、庫房和化驗室加裝了多個視頻監控和温濕度物聯感知監控,一旦出現違規行為,在線AI抓拍功能將會第一時間識別併發出整改提醒。同時,市場監管部門執法人員可以對接入企業的生產加工過程和質量安全管理情況進行實時在線監管,推動企業自覺合規生產,打造讓羣眾放心的食品工廠。

據瞭解,“陽光工廠”的數據庫要求食品生產企業將該企業生產食品的檢驗檢查記錄以及檢測報告全部上傳到數據庫後台存檔備案,確保企業實現批批檢測。同時,還將“陽光工廠”與該局數字監管“駕駛艙”結合,通過視頻實時監控,平台派單監管。

在瑞安市,曬在“陽光”下的不僅僅是食品生產企業。該市大型餐飲單位、學校食堂建成“陽光廚房”350家,並嚴格實施“新開一家、建成一家”制度;推動“浙江外賣在線”落地,消費者在外賣平台下單時可以看到餐飲單位後廚實時視頻,目前已經完成安裝2400餘家。

“浙食鏈”全鏈條“智”控豬肉

從田間到餐桌再到末端處置,全程護航! 瑞安奮力築牢食品安全“防護網”

掃一掃二維碼,生豬肉全鏈條“智”控

瑞安市於今年6月中旬率先實施“浙食鏈”生豬肉全鏈條無紙化改革,通過源頭賦碼,實現生豬肉屠宰、批發、分銷、零售等環節全過程“上鍊”。無紙化改革已覆蓋所有農貿市場、學校食堂、餐飲單位、農產品配送企業等經營單位。目前,全市共激活“上鍊”單位2400餘家,形成追溯鏈1.2萬餘條,入庫碼15萬餘條,出庫碼18萬餘條,全市批發經營者日活躍度保持在90%以上,“上鍊”生豬肉日均交易達10萬公斤。

這項改革讓市民瞭解豬肉的進貨信息的同時,通過全鏈條監管,保障了“放心豬肉”上市。

改革前,市場食品管理員需每天上門查驗豬肉經營户的索證索票;改革後,所有票證實現電子流轉,市場食品管理員只需每天登錄“浙食鏈”市場端賬號查看相關信息即可,有效解決了票據保管難、分銷憑證出票難等問題,大大提升了各環節的工作效率。

“監管環節‘上鍊’全覆蓋,實現一碼到底、一鏈規範。”該局食品安全監督管理分局局長金其永説,抓住生豬屠宰環節進行源頭賦碼“上鍊”,“一碼到底”串聯批發、分銷、零售等全環節,確保市場上的豬肉全部納入監管鏈條。

各種交易電子化流轉,數據實時可追溯,監管更加安心,經營更加省心,消費更加放心。在“浙食鏈”平台監管過程中如果發現問題,瑞安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會以派單方式直接將問題流轉至轄區市場監管所,實現線上預警與線下監管相結合。

下一步,該局借鑑瑞安豬肉全程無紙化交易試點成功的經驗,計劃在羣眾關注的水產品、蔬菜等食用農產品中推廣運用“浙食鏈”,做到全程可追溯,羣眾放心消費。

“食品快檢室”讓市民安心買

在瑞安市區紅光農貿市場,食品快檢室檢測人員按照慣例去攤位上隨機挑選水潺、豬肉、花菜、豆腐乾等十多個不同種類、批次的食品,依次將食品處理好後,浸泡、加試劑,待檢測結果出來後,把信息錄入系統,並將當天的結果公示在電子大屏幕上。

食品快速檢測是市民打消食品安全顧慮的一個有效方式。瑞安市市場監管局積極履行農貿市場食品安全監管職責,以問題發現率代替快檢合格率,不斷規範快檢不合格轉定量抽檢流程,提升食品快檢工作的靶向性,強化風險警示互通;建立以食品檢驗檢測中心為技術依託、涉農鎮街“源頭檢”、農貿市場“固定檢”、檢測車輛“移動檢”的不合格食品發現機制;投入1000多萬元建成47個農貿市場快速檢測室,為消費者提供食品安全“你送我檢”免費快速檢測服務,在18個涉農鄉鎮(街道)全部建成農產品快速檢測室,服務當地農户和監管部門。配備2輛食品安全快速檢測車,對尚未建成快速檢測室的農貿市場和偏遠鄉鎮(街道)開展食品安全檢測,年均快速檢測22萬批次。

此外,該局各基層站所積極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新聞媒體等開展“你點我檢”活動,提高公眾知曉率,使快檢服務發揮最大實效,今年以來已組織7場“你點我檢”活動。

從田間到餐桌再到末端處置,全程護航! 瑞安奮力築牢食品安全“防護網”

執法人員到餐飲單位檢查

場所提升讓吃飯、購物更舒心

在廚房入口配備智能晨檢機,外來人員不能被“識別”;通過物聯網技術設置自動控温系統,一旦温度、濕度等條件不達標將自動警示;導入智能化監管系統,執法人員通過電腦端實現遠程巡查,對加工行為智能抓拍,並藉助“AI大腦”後台的大數據雲分析功能,確定家宴中心後廚的食品安全風險等級……看着家門口的“陽光智能廚房”,村民笑稱:“農村家宴也有星級酒店檔次!”據悉,瑞安市在升級農村家宴中心硬件設施的同時,不斷強化農村“家宴廚師”管理,建立農村“家宴廚師”檔案,加強食品安全培訓,深化農村家宴放心廚房建設,提升農村集體聚餐食品安全水平。

智能屏上,商户信息與商品價格一目瞭然;人流智能檢測攝像頭、觸摸查詢屏等物聯設備科技感十足;下雨了,農貿市場有共享雨傘……這樣的場景並不是在大型購物中心,而是家門口的農貿市場。農貿市場關係着“舌尖安全”,改造後的市場不僅保留了原有的“煙火氣”,在確保“五化”改造標準的同時,各家還添加了特色元素,實現“顏值”“智慧”雙提升,讓市民的“菜籃子”拎得既放心便利又智能。

這些場景都是瑞安市以服務場所提升工程保障食品安全的成果。

創成省級食品安全市後,瑞安市繼續完成農貿市場改造提升25家。今年,在該市30多個農貿市場推行場內場外託管一體化工作,推動農貿市場成為管理規範、環境整潔、食品安全的購物場所;成立農村家宴產業化公司,對全市75家家宴中心開展產業化服務,加大對家宴廚師的培訓和管理,保障羣眾在家宴中心放心辦宴席;先後建成吾悦廣場、新湖廣場、中潤廣場等城市綜合體,以龍頭餐飲企業入駐提升行業整體競爭力和安全管理水平。

餐廚垃圾統一收運集中處置

一直以來,餐廚垃圾的收運和處置是城市管理的難點和“盲區”,尤其是餐廚垃圾的去向問題,不免讓廣大市民心存疑慮,擔心“地溝油”迴流餐桌,威脅“舌尖”安全。為此,瑞安市推出餐廚垃圾收運處置新模式,把好食品安全末端處置關,實行餐廚垃圾統一收運,對餐廚廢棄物和廢棄油脂,採取特許經營許可方式,授權有資質的公司進行收運和處置,並嚴格落實餐飲單位和餐廚垃圾承運公司處置建檔制度。

為了“盯住”餐廚垃圾和廢油的“去向”,瑞安市還開發了垃圾分類收運小程序。在瑞安市綜合行政執法局環衞管理中心,記者看到工作人員通過該小程序,選擇查看的區域、時限,垃圾是否及時收運、收運數量以及各個時期、區域的對比分析等數據信息一目瞭然,僅用半個小時就將全市餐廚垃圾收運情況查了個遍。

此外,該小程序還能及時準確固定證據,便於執法人員對垃圾產生單位未分類投放、收運等違法行為進行處罰。考核扣罰內容和結果在小程序完成,扣罰情況一清二楚,無需等到月末就有考核結果;小程序會自動生成統計報表,還可根據不同指令做出研判分析;此外,收運單位內部也可以藉助小程序實現精細化管理。

機制保障

食安監管躍上新高度

食品安全監管涉及面廣,監管難度大。瑞安市強化“三級捆綁”,堅持工作項目化、項目責任化、責任具體化,打造了一張全域覆蓋的食品安全“責任網”。出台《瑞安市黨政領導幹部食品安全責任制清單》,明確每位黨政領導的食品安全職責。同時,將創建工作的41個項目清單,分解落實到具體責任單位、責任人,逐一督促落實。

自2018年創成浙江省食品安全市以來,瑞安市一直按照創建標準,做好跟蹤評價工作,在申報浙江省食品安全示範市創建後,落實總體部署、階段性部署、迎評攻堅部署,明確單位職責;圍繞食品監管重心下沉、關口前移、監管對象全覆蓋,嚴格對照創建標準,實行專項監管和嚴格執法“兩步並行”。對各類食品生產經營單位、學校食堂、養老機構食堂等開展地毯式排查、指導和整治。從指導關口前移、全過程監督、制定政策推動產業升級等方面入手,加強全市360多家食品小作坊治理監管,保障地產食品安全。實行基層食安辦、食品安全監管機構、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服務機構“三網合一”,把食品安全基層責任融入鄉鎮(街道)“四個平台”,充分發揮62名專職食品安全協管員作用,以網格為單位對轄區內的小餐飲店、小食雜店、農貿市場經營户開展定期巡查、嚴防嚴控。

生產經營單位是食品安全第一責任人。瑞安市充分發動食品行業企業,變“要我創”為“我要創”,食品生產企業主體責任自查報告制度和監管部門核查均達100%;創新食品生產經營行業自律制度,已有500多家大中型生產經營單位加入市食品行業協會、飯店餐飲業協會;鼓勵食品生產企業、大中型餐飲單位投保食品安全責任險,對食品安全風險相對較高的校園食堂、養老機構食堂、農貿市場、農村家宴中心等,由財政買單統一投保食品安全責任保險。

食品安全,社會共建共享。為打造全員參與的食品安全“共治網”,瑞安市堅持共建共享、常態長效,通過建立“跟蹤式”督查考核機制、“開放式”社會監督機制、“聯動式”宣傳科普機制,形成了全社會共同參與食品安全創建、共享食品安全創建成果的濃厚氛圍,羣眾食品安全滿意度等“一度三率”指標實現增長。


瑞安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蘇盈盈

編輯:陳丹丹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4954 字。

轉載請註明: 從田間到餐桌再到末端處置,全程護航! 瑞安奮力築牢食品安全“防護網”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