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衞報》2月19日發表社論,題為《保護他人就是保護我們自己》。全文摘編如下:
赤裸裸的利己主義能否取得正義感顯然未能實現的成就?也許如此。週五的七國集團(G7)峯會帶來了一絲希望,富國終於開始意識到,有必要更公平地與世界其他國家共享新冠疫苗。全球已接種超過1.93億劑疫苗,包括在英國接種的1600多萬劑,但有近130個國家尚未接種一劑疫苗。
峯會東道主英國首相約翰遜敦促各國幫助縮短疫苗生產所需時間。他還承諾向較貧窮國家捐贈過剩疫苗——但只有在英國公民都接種疫苗後。(民調顯示,支持分享過剩疫苗的民眾是支持留下疫苗“以防萬一”的民眾的3倍多。)與此同時,法國總統馬克龍敦促歐洲和美國現在就將手中疫苗的5%送給較貧窮國家——但美國很快表示反對。
馬克龍警告,全球不平等現象正前所未有地加速。但他也足夠坦率,提到了正在出現的“影響力戰爭”。G7國家擔心,其他國家正通過分享疫苗獲得外交優勢。
這些國家當然要執行它們自己的外交工作計劃和追求它們自己的經濟利益,但它們至少在提供急需之物。
很難想象,在這種情況下,尚未提供任何疫苗的國家如何試圖佔據道德制高點。英國是聯合國“新冠肺炎疫苗實施計劃”的慷慨捐贈者——該計劃將於本月底開始提供疫苗。但一些慈善組織説,G7國家訂購的15億劑疫苗超過了覆蓋其全體人口之所需,阻礙了“新冠肺炎疫苗實施計劃”購買足夠疫苗的能力。實際上,較富裕國家在誇耀自己為較貧窮國家提供購買疫苗所需資金的同時,將所有可購買商品統統放進自己的購物籃。
第二個刺激行動的因素是出現了似乎更易傳播的變異毒株,包括源自英國、巴西和南非的毒株。英國基因監測項目的負責人表示,最初於肯特發現的毒株——其致死率可能較高——或成為世界上的主要毒株。令人擔心的是,牛津/阿斯利康疫苗針對南非變異毒株可能沒有那麼大保護作用。
較富裕國家面臨的誘惑是,貯存它們訂購的不同疫苗,以確保在病毒發生新變異時,它們擁有保護本國公民的最佳選擇。這將是一個嚴重錯誤。病毒傳播次數越多,可能出現的變異越多,出現能抵抗疫苗的變異毒株的可能性也越大。
真正的教訓是,我們應將共享疫苗作為優先事項——不僅為了其他國家,也為了我們自己。
來源:參考消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