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春節假期的最後一天。在沈丹鐵路甲線159公里951米涵渠處,伴隨着此起彼伏的油鋸和電鎬聲,冰花四濺,一塊塊河道內的冰塊瞬間被切割成了碎冰塊,這是丹東工務段鳳城橋隧車間的職工正在清除涵渠內積冰的場景,他們也被稱為“破冰人”。
沈丹線是遼東山區重要的鐵路運輸通道,由於該線沿山而建,鐵道線在崇山峻嶺間穿行,山坳間的水流流經鐵路下的涵渠,低温條件下,涵渠內一旦嚴重積冰,就會造成水流漫上線路,結冰後將威脅鐵路列車安全。針對這一實際情況,這個段鳳城橋隧車間每天都會安排專人對管內沿線的涵渠積冰進行刨除,並對涵渠上下游河道內凍結的冰層開鑿人工河道,確保流經涵渠的水流通暢。
“注意開鑿寬度和深度……”現場負責人張林一邊測量開鑿寬度一邊對大家説道。在使用電鋸開鑿人工河道時,都會對開鑿寬度進行把握,太窄的話就削減排水效果,太寬的話流速不夠容易形成二次結冰。所以每次在開鑿的時候,張林都會把控開鑿寬度,確保排出的水流正常流淌。
寒風肆虐,颳起了五級的北風,室外温度接近零下20攝氏度,“破冰人”一邊使用油鋸電鎬破冰,一邊用鐵鍬將碎冰塊清除到河道兩邊,冰渣混合着河水打在作業人員身上凍結,不一會的功夫,大家都成了“冰人”,但是大家依舊沒有停下手中的工作,繼續進行“破冰”作業。
經過兩個多小時的連續作業,封堵的涵渠被疏通開,上游的積水順着在冰面上新開鑿的人工河道流向下游。十分鐘後,一列滿載貨物的列車安全正點的通過該處作業地點後,“破冰人”拍了拍身上冰碴後,收拾好工具向着下一個作業地點走去。
(中國日報遼寧記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