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談 | 十年異地終團圓

十日談 | 十年異地終團圓

雙十一的傍晚,香港起風了。我坐在前往香港機場的巴士上,心情格外複雜。機場上空原本每隔幾分鐘就會有飛機起降,如今減少大半。往昔熙熙攘攘的接送機大廳靜得聽得到電話鈴聲。原本一年不知道要來多少次的機場,疫情之下,我竟然已經兩年沒有來過這裏了。

不遠處的這個熟悉的身影,讓我內心激動起來,我小跑着迎上去,緊緊抱住了他。和最近常出現在新聞中因為不能通關而被迫相隔兩地的故事一樣,我們家也經歷了這樣艱難的日子。白駒過隙,兩年過去,再見面時,人到中年的先生兩鬢明顯多了白髮;而年幼的兒子們,個頭高了許多,臉上的稚氣也漸漸退了,先生感慨,孩子們用詞説話都要聽不懂了。唯一不變的,是血濃於水的親情,那見到父親時的燦爛笑容,足以扛下所有的苦與累。

先生上一次在香港長住,已經是六年多前的事了,而那一次也只是幾個月的停留。那時我們剛剛喜得一對可愛的雙胞胎。對於習慣異地戀的我們來説,這似乎才是婚姻挑戰的開始。記得還在孕期,因為先生有工作在身,只能靠家人輪流在香港照顧我。而因為早產,孩子的黃疸指數一直偏高,月子裏幾乎隔三差五就要往醫院跑,人手奇缺根本照顧不過來。這時候才開始有所感悟,為什麼老人家常説:無論多難,一家人一定要在一起啊。

我和先生從十年前談戀愛開始便是異地,我獨愛香港, 先生也捨不得杭州的工作。剛開始我們都不覺得是問題,倒是我們身邊朋友常開玩笑説我們這叫“上演韓劇”,被美好的理想和愛情所迷惑,假裝沒見到現實的骨感。我們不以為然,畢竟距離產生美。然而孩子的出現,大家的生活改變了很多,團圓便成了我們共同的目標。

孩子一天天長大,上學前,我又帶他們回到了香港。原本是先生每月飛來團聚,然而隨着疫情的出現,這樣的探望成了奢望。一個月、半年、一年,情況都沒有好轉。香港一直不通關,相信有很多兩地家庭都面對我們這樣的難題。兩年説起來很漫長,但是看看孩子們成長的照片,也就是眨眼的事。誰能想到連拍一張全家福都能成為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呢?如果父母不得不錯過子女成長的這個階段,當中的得失根本不是金錢可以計算。

記得前些日子看過一篇文章,是講一對年輕情侶,一個在香港、一個在深圳,因為各自都有工作,封關兩年都見不到面。終於費盡心思,爭取了一次隔着中英街相見的機會。你在這頭,我在那頭,雖然只能相望、站着聊天甚至連手都牽不到,但他們還是很珍惜這樣見面的機會。那時候很多網友留言,説不理解他們為什麼不能見面呢?可以請假或者索性辭職去另一個城市相聚就好了。我們倒是非常能理解,人生有多少無可奈何啊,即使我們再怎麼努力也未必能得償所願。

掙扎之下,先生還是決定放下杭州的工作,來香港團聚。懂事的孩子聽到這個消息,激動地在沙發上手舞足蹈,大叫“今天是我六年來最開心的一天!”我們聽得忍不住落淚,孩子們一天天長大,雖然平日裏他們從來不説,但對於團圓這件事也有了自己的理解。謝謝先生的付出,人離開自己熟悉的生活和工作環境並不容易,一切要重新開始。疫情下,大家失去的太多了,這難得的團聚,成了我們全家人最好的慰藉。

人世間所有的美好,都是成全。終於,我們可以把全家福補上了。(邢舟)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265 字。

轉載請註明: 十日談 | 十年異地終團圓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