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水錶“會報警” “智慧養老”多多益善

  新聞背景: 

  近日,上海市給一些獨居老人的家裏安裝了“會報警”的智能水錶。如果水錶12小時內讀數低於0.01立方米就會自動報警,社區居委會收到警報後上門探視老人,能夠及時發現老人異樣並施救。

  家庭養老功能日益削弱

  獨居老人,家裏沒“伴兒”照應難免感到孤獨,但更危險的是,如果突然犯病昏迷或在家摔倒跌倒,手邊沒電話,腿腳不靈便,真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過去,獨居老人在家中發生意外後,因為無人發現而耽誤搶救的新聞,並不少見。對於獨居老人來説,“會報警”的智能水錶是可以自動撥打的“120”電話,是絕望時的“救命藥”,是24小時全天候的“默默守護”,既一定程度上保障了老人的健康安全,也讓子女們在外工作更放心、更安心。

  隨着老齡人口越來越多,加上現代社會老人和子女都追求有自己的空間,因此純老家庭和獨居老人的現象越來越普遍。家庭養老的功能日益削弱,“你爸躺在地上,而你在通訊錄裏”的現象讓人有些扎心,卻是社會發展的無奈現實。由此,原來主要由家庭承擔的老人贍養功能漸漸轉向社會養老服務。

  要讓技術更好地服務老年人

  讓老年人生活得更安全便捷,除了宏觀上的努力之外,個體層面的善意也必不可少。如果説,安裝智能裝置以保障居家養老,代表了讓技術服務於人的理念,那麼手繪醫囑則讓人們看到了老年人更細碎、更隱秘的困難。不僅僅是這件事,如果將目光從智能化大數據覆蓋的人羣移開,我們不難發現,還有很多老年人被攔在各種門檻之外,文字醫囑只是其中一項。這個“攔路虎”,可能是上公交車需要出示的健康碼,可能是激活社保卡時進行的人臉識別,也可能是複雜的醫院預約掛號系統……或許,很多機構和工作人員應該從這份真誠的“公雞下蛋圖”中學到點什麼。總有些事,是僅靠技術解決不了的。讓技術服務於人,和讓技術更好地服務於所有人之間,有着不小的差距。

  此次上海推出的智能水錶儀等智能化手段,得到了全國網友的稱讚。也有人提出,有些細節問題還有待深入考慮,比如,獨居老人水錶不正常運轉的其他狀況也應引起相關人員注意。舉個例子,某獨居老人洗澡時摔倒在地,水一直在流,水錶也在走,雖然沒有停水觸動自動預警,但摔倒在地的老人非常危險,應該得到及時救助。

  智慧養老還需“精細化管理”

  因此,在感慨暖心之餘,類似事件也應該帶來更多啓示。為獨居老人安裝智能水錶,目前並不普遍,“建議全國推廣”“增加長時間用水監測選項”的熱烈呼聲,一方面説明公眾對改善老齡人口生活條件和安全狀況的問題更加關注,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智慧養老還有很大發展空間,呼喚更精細的管理,覆蓋到更多地區,讓更多老人從中受益。

  智慧養老是一個全社會共創共建的過程,要利用時代科技的進步將傳統型養老和技能型養老結合起來,利用信息化技術更好地服務獨居老人。科技改變世界,科技改進生活,科技可以給孤寡老人更多關愛,推進這一過程需要下足功夫,需要“精細化管理”,需要細心和真心。

  微言大義:

  @貪吃的貓咪:科技改變生活,太厲害了

  @年輪迴裏:智慧養老是個重大課題

  @糖拌青檸:上海社區的老年人服務是真的在做,不來虛的。

  @Horae慧:希望能推廣。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編後語: 

  當前,城市獨居老人日益增多,他們在家裏面臨的摔倒、突發疾病等風險也日趨加大,而有些子女往往因為工作生活等原因,難以“常回家看看”。因此,關愛獨居老人的健康安全,政府和社會的力量就顯得更加重要。上海推出“會報警”的智能水錶,雖然技術和服務等方面還有待完善,但在“智慧養老”上已經邁出了有益一步,這樣的嘗試各地不妨多多參考。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528 字。

轉載請註明: 智能水錶“會報警” “智慧養老”多多益善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