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西哈努克港對柬埔寨意味着什麼?

由 嶽洪秀 發佈於 綜合

西哈努克港位於柬埔寨西南部海岸線上,雖然距泰國灣不算遠,但背後缺乏大型河流作為支撐,所以並不能算作一個理想的對外貿易港口。不過儘管如此,柬埔寨仍然不遺餘力地將西哈努克港打造為向海外溝通的窗口,但問題在於為什麼一定是西哈努克港?對比世界上的許多天然良港,之所以能夠發展成港口城市的一個重要原因在於其本身就是大型河流的入海口(比如上海就是長江大動脈的入海口),但西哈努克港顯然不具備這樣一個優勢,那麼該港被選定的原因是什麼呢?答案其實很簡單,柬埔寨沒得選!


如果我們將視線稍微向東移動一點,就會發現中南半島條件更好的港口莫過於背靠湄公河的胡志明市,不過可惜這座東南亞的明珠卻在越南手中。然而少有人知道的是整個湄公河三角洲在18世紀以前都是柬埔寨的領土,越南攫取這片土地的時間至多不超過兩三百年的時間。試想如果柬埔寨能夠繼續保有湄公河的出海口的話,又怎麼會捨棄胡志明市而將賭注押在西哈努克港上呢?從今天的視角來看,湄公河三角洲佔地4萬多平方公里,出口的稻米份額佔到越南總量的90%以上,那麼如此富饒的土地為什麼會在柬埔寨與越南之間易手呢?

早在公元1世紀左右,柬埔寨就已經誕生出國家文明扶南,而彼時的越南尚屬蠻荒一片。數百年後扶南被真臘取代,並且真臘國王耶輸跋摩一世在公元9世紀開創出強盛的吳哥王朝。此時吳哥王朝的疆域覆蓋了今柬埔寨、泰國和越南南部,肥沃的湄公河三角洲在向王室供應糧食的同時也因其便利的水運條件而成為吳哥開展對外貿易的窗口。然而在10世紀左右的時候,吳哥東部的大越國(越南前身)突然崛起,雙方不可避免地因爭奪資源而進入戰爭狀態。儘管大越國從一開始就表現得極為強勢,但此時的大越畢竟只控制着越南北方的半壁江山,對於南方肥沃的湄公河三角洲雖心生覬覦卻無可奈何。


圖-西哈努克一景

然而局勢並沒有一直這樣持續下去,進入14世紀以後吳哥爆發嚴重的自然災害,這使得以農立國的吳哥人感受到空前的危機。禍不單行的是北方的泰族人趁機舉事,在吳哥王朝最為虛弱的時候泰族人脱離控制並建立起泰可素王朝(泰國的前身)。


自此泰可素王朝開啓了持續不斷的南侵之旅,吳哥在節節敗退的情況下不得不將都城從洞裏薩湖北岸遷至金邊,此後柬埔寨人便一直以該城為首都。眼看吳哥頂不住北方的攻勢,大越並未趁火打劫,相反卻派兵幫助吳哥抵禦泰族人的進攻,吳、越雙方因此從勢不兩立的對手變成了相扶相攜的戰友。


可惜越人的援助並非出於道義,穩住陣腳之後大越便提出讓自己國內的難民“暫借”湄公河三角洲以安身立命,而吳哥自然也不好意思拒絕。從此以後,越南人如洪水一般湧入湄公河三角洲,相反高棉族(柬埔寨人)的比重卻遭到不斷稀釋,這招釜底抽薪之計確實狠辣!


很快湄公河三角洲便不受高棉人控制,而越南則獲得了大片肥沃的土地和優越的出海港口。直至近代,儘管柬埔寨一再宣稱對湄公河三角洲的歷史主權,但無奈現實卻根本不允許其有實質進展。放眼自己屈指可數的西南部海岸線,柬埔寨只能退而求其次將希望全部寄託在西哈努克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