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這種人,往往越活得體面

太多人這輩子都被“面子”困住,太好面子,完全活在別人的眼光中,卻不曾為自己活過。人一旦太愛面子,就會令自己痛苦,活得很累。
太愛面子,説到底,就是把自己看得太重了,或是過於看重別人的眼光。
人要面子很正常,但要懂得適可而止。面子不過是生活的錦上添花,打腫臉充胖子的日子不好過,靠死撐出來的面子,最後往往反而讓你沒面子。
中國有句老話叫“死要面子活受罪”,想要讓自己少受點罪,往往就要放下“面子”,做出最理智的決定。
愉快度過人生的秘訣之一就是:別太把自己那張薄薄的臉皮當回事。
越是“不要臉”的人,往往活得越體面。
所謂的“不要臉”,並不是説沒有底線,為了達成目的,什麼厚顏無恥的事情都做得出來,而是要拋開自己的面子,不在乎別人的眼光,面對嘲笑和失敗,敢於表達最真實的自己,追求自己真正想要的東西。
越是這種人,往往越活得體面
1
太在意麪子,往往事與願違。
大多數人都會好面子,在乎別人的想法,擔心別人怎麼看自己,事情過去還是耿耿於懷,自尊心強臉皮又薄。
好面子,恰恰體現出一個人內心的不自信和脆弱。
太要面子,可能是因為怕,也可能是因為渴望。
怕人笑話,怕人看不起,怕人指指點點。渴望被人羨慕,渴望被人認可,渴望得到尊敬。
被虛榮心矇蔽了雙眼,拒絕認清現實,自欺欺人,遲早會受罪;活在別人眼裏,放不下架子,活得太有身份感,最終只會為難自己。
其實就像倪匡説的:“絕大多數,自己認為沒有面子之極、不知如何下台才好的事,在人家看來,根本不是什麼嚴重的事。”
不少人死要面子,只是因為內心深處的不自信,希望能通過別人的認可,能補償自己的自卑心理。
問題是,你不可能一直靠別人的認可活着,過於在意別人的目光,往往要付出慘痛的代價。
越是這種人,往往越活得體面
一個越是注重面子的人,越是心虛的表現,説明他本身的“裏子”不是太好,企圖靠面子來隱藏內心的慌張、不安。
面子看得過大的人,往往內心脆弱。
一個人層次越低,越愛面子,因為他們內心充滿了自卑,生怕別人看不起自己。
太過要面子是一顆巨大的絆腳石,它會暴露你的自卑、敏感,給你逃避和退縮的藉口。
面子會變成人心裏的包袱,你越在意,它越沉重。
作家鄭淵潔在《皮皮魯和419宗罪》裏説過:“要面子的結果,大都是沒面子。”
我們常常因為面子活在別人的眼光中,怕出錯,怕出醜,不懂得拒絕,企圖取悦所有人,結果卻往往事與願違。
當我們越弱的時候,越容易為了保全面子,而假裝清高,不但錯失了很多機會,也給自己設了很多障礙,讓自己變得越來越弱。
面子對一個人來説固然很重要,但絕沒有想象中的那麼重要。
太在意“面子”,其實就是把別人的目光當做自己生活的指南,慢慢就會丟失真實的自我,幸福的生活也就無從談起。
越是這種人,往往越活得體面
2
層次越低的人,越在乎面子。一個人層次越低,越愛面子,因為他們內心充滿了自卑,生怕別人看不起自己。
世界從不在乎你的自卑和敏感,它只在乎你的成就。
在你一事無成的時候,別太在乎面子。千萬不要因為臉皮太薄而放棄你正在做的事,這樣的人,一生都逃不出卑微和貧困的牢籠。
李敖有一句名言:
“在公交車上遇到漂亮的女孩,很多人都不好意思去追,怕人家拒絕沒有面子,那就證明面子比這個女孩重要,那你就活該錯過。”
人活在世上,要想做成一點什麼事情,難免會經歷一次次失敗,被人一次次拒絕。
越是這種人,往往越活得體面
如果你一直死抱着自己的面子,那你一定什麼事情都做不成。
在格拉德維爾的暢銷書《異類》裏,有個天才蘭根的故事。
蘭根擁有195分的超高智商,喜歡研究物理和哲學問題,在相關領域裏,已經花了10多年時間,進行鑽研。
但是,至今為止,蘭根都沒有發表過隻言片語,沒對學術界產生任何影響。
而回顧蘭根的一生,雖然他聰明過人,經歷卻十分坎坷:兩次考進大學,兩次退學,理由都是和學校起了衝突,覺得自尊心受到傷害。
越是這種人,往往越活得體面
而當別人問他,為什麼不把自己研究多年的理論集結出版時,他又一次表示:
“我不想迎合主流出版社的口味”、“我對這些沒興趣。”
實際上,這是出於他的防備心理,為了自己的面子,為了不會再一次被別人質疑和拒絕,他選擇了不向別人低頭,把自己和外界隔絕開來。
不做嘗試,就不會失敗,也就不會丟掉面子,永遠保持自己的清高,永遠給自己一種“不是我不行,而是我不願”的錯覺。
一個層次高的人,能放下所謂的面子,去不斷請教、嘗試,哪怕一次次被嘲諷也在所不惜。
因為他們知道,所謂的“丟臉”,往往是難得的成長機會,面子只是小事,成長才是大事。
越是這種人,往往越活得體面
3
層次高的人,不在乎面子,而是注重裏子。真正的強者,都能拋開外界的困擾和別人的眼光,專注修煉內心,專注提升自己,反而變得越來越強。
《一代宗師》裏有句台詞:“人活在世上,有的活成了面子,有的人活成了裏子。”
演員陳道明在年輕時,因為出了名,也曾沾沾自喜過。走到哪都有人認識,各個劇組都來請他,人人對他都很客氣,覺得很有面子。
1990年,導演黃蜀芹邀請他拍《圍城》,飾演方鴻漸。
為了演好這個角色,陳道明到錢鍾書和楊絳家拜訪。沒想到,如此有名的兩位大師,家裏卻是出奇地樸素,沒有任何豪華裝飾,只有一摞摞的書。
陳道明深深感到了自己的淺薄和匱乏。
他説:“在文化面前,學問面前,我那點名氣,什麼都不是!”回來後,他開始讀書學習,提升自己。直到現在,他也仍然保持着空杯心態,不斷打磨自己。
李嘉誠:“當你放下面子賺錢的時候,説明你已懂事了;當你用錢賺回面子的時候,説明你已成功了;當你用面子可以賺錢的時候,説明你已經是人物了;當你還停留在喝酒、吹牛,啥也不懂還裝懂,説明你這輩子也就這樣了。”
越是這種人,往往越活得體面
層次越高的人,越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越不在乎面子。
任正非説過一句話:“好面子的人,怎麼能做到三人行,必有我師呢?沒有三人行,必有我師”,你又怎麼能提高呢?誰最要面子?
是那些沒有學問、沒有本事的人!我最不要面子,因為我知道自己有本事,我不怕任何人批評我,批評對了,我就承認錯誤,我公開承認自己有缺點、存在問題。”
優秀的人早就明白,在沒錢沒本事的時候,面子是最沒用的東西,為了日後的成功,唯一能做的就是別太要面子。
越是這種人,往往越活得體面
4
現在不要面子,將來才能有面子。大多數人踏入社會都是從底層開始的,註定會遭受不屑與看輕,但記住告訴自己,現在的低頭都是為了日後長久的抬頭。
《史記-準陰侯列傳》記載:淮陰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雖長大,好帶刀劍,中情怯耳。眾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於是信熟視之,俛出胯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為怯!
當時的秦朝,胡亥上位,趙高縱權後,官吏貪污多,一片腐敗。當時沒有公正的法律,惡霸們一般都有官府撐腰,欺壓百姓,無法無天,隨便死幾個人,都是常事。
惡霸們料定韓信不敢用劍刺他們,便放話嘲諷,“姓韓的,看你人高馬大,老愛拿着破劍瞎轉。今天如果你不怕死,就用劍刺我;如果你不敢刺我,就要從我的胯下爬過去!”
韓信看向四周,沒有多慮,真的從惡霸胯下爬了過去,整條街的人都笑他。
在一片冷嘲熱諷中,韓信忍受“胯下之辱”,男子漢的面子都丟光了,真是極大的羞恥。但是,他也因此逃過大劫,之後一步步拜將封侯,叱吒風雲,走上人生巔峯。
韓信當時的做法是可取的。韓信是理性之人,能以長遠的眼光看待問題。他當時很清楚自己想要什麼,他怕他的一身抱負付之東流,怕他曾經的努力功虧一簣。死了,一切都沒了可能,只要活着,就還有希望。
正所謂,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有時候,忍痛放下面子,才能活得更有面子。
越是這種人,往往越活得體面
5
面子是自己掙的,不是別人給的,依靠別人面子活着的人終究不會長久。
有時別人尊重你,不是你有多少“面子”,有多麼優秀,而是別人優秀,懂得尊重人,千萬不要高看自己。
一個人真正的面子不是鉅額的財富、顯赫的位置,而是他的人品。唯有它會伴隨你一輩子,超越時空,像一顆璀璨的明珠熠熠生輝,永不熄滅。
一個人春風得意時的“面子”不一定是真面子,那裏會帶有更多的功利性。別人此時給你面子,點頭哈腰,唯唯諾諾,趨炎附勢,也許看中的是你的財富或炙手可熱的權力,千萬不要信以為真。淡定、冷靜才是你需要保持的狀態。
唯有等到你真正歸於平淡的時候依然有人尊重,那才是真正的面子,寶貴的財富,人格的魅力。
千萬不要死要面子活受罪。
越是這種人,往往越活得體面
如果你沒辦法從“死要面子”的困境走出來,那麼終其一生,你都沒有辦法過上真正屬於自己的生活,你遇到的困難,只會多不會少。
把面子留給別人,把路留給自己,才是最好的人生。
與其到處尋找所謂的“面子”抬高自己,不如逼自己狠一把,沉下心來默默努力。
面子這個事,你越是極力想去爭取和挽留,有的時候越留不住。
比起內心的豐盈和富足,外界的評論和眼光實在不算什麼。
一旦學會了放得下面子,我們的內心就會變得更堅強,不容易被打倒。
因為,面子本就不應是別人給的,而應該是自己掙的。
實力配不上面子時,越掩蓋,越粉飾,越容易漏洞百出,徹底丟臉。
只有當你開始正視自己,忘記面子,而專注提升自己時,你的面子,才會一點點找回來。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546 字。

轉載請註明: 越是這種人,往往越活得體面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