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日本又有新首相了。
日本首相的更迭頻繁是出了名的。自1885年伊藤博文出任第一任首相以來,日本已經有了99任首相,平均每任1.36年。
二戰之後,日本首相的更迭越發頻繁,70多年的時間裏,出了56任首相,其中不乏大量任期短得讓人吃驚的首相,比如上世紀九十年代的十年間,日本換了9位首相,被日本媒體稱為“十年九相”,其中宇野宗佑與羽田孜的首相任期分別僅有69天與64天。
而與此形成對照的是,《日本國憲法》並沒有對首相的任期作出限制,僅是在第七十條規定:眾議院議員總選舉後第一次召集國會時,內閣必須總辭職。
然而首相辭職之後,經過國會再次提名並獲得多數支持的話,還是可以繼續擔任首相,就像前任首相安倍一樣。
因此,理論上,日本的首相是可以無限期連任的。
那為什麼在實踐中日本的首相更迭得如此頻繁呢?
我們先來説擔任首相的必備條件。
從法律上來説,擔任日本首相只需要滿足兩點:
第一,本人必須是國會議員。
第二,在眾議院獲得多數支持。
但是,由於日本是議會內閣制,政黨有着舉足輕重的地位,而多數政黨又是“總裁首相一體制”,因此,要成為首相,必須是所在政黨的總裁。
以上三個必要條件,其實藴涵着諸多足以讓首相辭職的硬性因素。
首先,日本眾議院的選舉比較頻繁,按照法律規定,每四年就要舉行一次,而實際上通常會提前選舉。戰後70多年,只有一屆眾議院幹滿了任期。
一旦眾議院重新選舉,首相就必須辭職並且重新推選,這其中就有了很多變數,最典型的就是首相所在的執政黨失去了眾議院的多數席位。本世紀的麻生太郎和野田佳彥以及上世紀九十年代的宮澤喜一就是因為所在政黨在眾議院選舉中敗北而辭職的。
其次,眾議院隨時可以提起對內閣的不信任案,內閣也可以反過來向眾議院提出信任案,一旦不信任案獲得通過或者信任案沒有獲得通過,那麼,根據《日本國憲法》第69條,首相為首的內閣就只剩下了兩條路:要麼內閣集體辭職,要麼解散眾議院提前選舉。前面龍馬君也説過了,眾議院如果提前選舉,內閣也要集體辭職。
所以,在眾議院存續過程中,一旦首相無法獲得眾議院多數議員的支持,辭職就是必然,又得重新推舉。上世紀的吉田茂、羽田孜以及本世紀的菅直人首相就是在不信任案必將獲得眾議院通過的前景預期下中途辭職的。
最後,政黨內部的選舉也對首相任期有着重要影響。
一方面,首相很可能在政黨總裁的選舉中失利,比如上世紀七十年代的福田糾夫就是這樣辭職的。
另一方面,雖然首相沒有任期限制,但是政黨總裁有任期限制,比如自民黨原先規定,總裁任期為2年,最多隻能連任2屆任期,那就意味着自民黨籍的首相最多隻能幹4年。後來自民黨將總裁的任期增加到了三年,也就説自民黨籍的首相最多隻能幹6年。上世紀著名的中曾根康弘和我們比較熟悉的小泉純一郎就是因為總裁任期屆滿而辭去首相的。
有讀者老爺或許要問了,日本前任首相安倍晉三為什麼可以連續幹8年,那是因為自民黨在2017年修改了章程,總裁的最長任期由“2屆6年”修改為“3屆9年”,所以安倍成為了日本有史以來任期時間最長的首相。
沒辦法,安倍晉三這樣能長時間讓人挑不出大毛病的首相,實在是太難得了,自民黨必須好好利用下。
從上面簡單的分析就可以看出,光是硬性原因,日本首相的任期就有諸多限制,想幹得長一點實在是不容易。然而,這還不是日本首相辭職原因的全部,除了硬性原因,還有很多文化層面的軟性原因。
在日本的民眾看來,首相代表着執政黨的形象,雖然首相不是民眾選舉產生,但是民眾對他的擁護程度直接關係着執政黨的選舉成敗。因此,首相會受到來自民眾與政黨的巨大壓力。
政黨參議院選舉敗北了,雖然參議院不能罷免您,但是您作為首相還是要負責下,辭職吧!
政黨最近支持率下降了,雖然和您沒關係,但是您既然是首相,還是負責下,辭職吧!
民眾最近對駐日美軍很不滿,雖然條約簽訂時您還沒出生,但是您作為首相,還是負責下,辭職吧!
調查説民眾想看到新面孔,雖然您幹得不錯,但是您作為首相,還是擔當下,辭職吧!
輿論説您身體狀況不佳,雖然您身體倍兒棒,但是您作為首相,還是辭職吧!
小報説您夫人喜歡追《晝顏》,還和搖滾歌手在酒吧裏勾勾搭搭,雖然不是您的錯,但是您作為首相,還是辭職吧!
在日本的政治文化中,沒什麼是首相辭職解決不了的,如果解決不了,那就連續辭職,直到換上合適的人為止。
那麼,首相頻繁更迭的利弊得失如何呢?
從常理上來看,這勢必會導致政局的不穩定,從而影響行政效率,在危機情況下更是會造成嚴重後果,二戰之前的法國就是例證。
然而,日本又和二戰前的法國不一樣。在日本,自民黨一家獨大,長期在國會處於多數黨地位,因此,首相的更迭更多是自民黨自身的調整。
從自民黨長期居於優勢地位可以看出來,它的內部管理水平是非常高的,能隨時根據民意對自身的內外政策和首相人選做出調整。
比如上世紀六十年代岸信介內閣由於推進《日美安保條約》而不得民心,自民黨很快就換上了池田內閣轉而實施“國民收入倍增計劃”來贏得民眾支持。首相的頻繁更迭中所體現出來的日本政治成熟的自我優化和調整是很容易被人忽視的。
另外,首相的頻繁更迭並不會對政府機構的運行構成太大影響,和許多國家一樣,日本的公務員也分為和政黨共進退的政務官以及和政黨無關的事務官。政務官只負責大政方針,而政府機構的運行實際上是依賴於專業的事務官。因此,即使內閣沒有了,日本政府也能在相當長的時間裏運轉良好。
打個比方,政務官就好像是公司剛派來的船長,但是他並不實際開船,負責管理和具體工作的是大副二副三副等高級船員還有普通船員。船長負責確定航行目標,但是如果沒有船長,剩下的船員依然能保證船舶的正常航行。
最後,讀者老爺們不妨來競猜下,日本這位新上任的首相菅義偉是否能幹滿一年呢?
歡迎關注,與龍馬君一起,相信思想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