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獨家述評丨小區邊門如何開 城市治理必答題

由 圖門耘 發佈於 綜合

圖説:永泰路630弄永泰花苑西門封閉。 記者 王凱 攝

李一能/文

我家小區有一扇邊門,直通商圈、軌交站,是小區居民最常走的近路。從上海今年疫情暴發後,這扇門就一直鎖着,為了少繞路,居民們天天盼能早點開門,但被告知要參考兩年前的開放模式。記得2020年第一波疫情時,這扇門是直到上海乃至全國基本實現疫情清零,才恢復開放的。這下麻煩了,看來邊門是一時半會開不了了。

問了一圈身邊的同事,情況基本上差不多,個別幾位昂首挺胸地回答:“我家邊門開了。”頓時引來一片豔羨的目光。唯一感到欣慰的,是我發現自己還不是最慘的。同事小解,就住在她家小區邊門旁,對面是軌交站,原本出小區只要1分鐘,現在繞一圈需要20分鐘。小解説這幾天太熱,繞遠路曬得苦透苦透,她自己年輕走走還能克服,看到幾位老年人也不得不這樣繞個大圈子,走得氣喘吁吁的樣子讓她非常同情,這邊門怎麼就不能開了?

在上海6月1日城市生活逐步恢復常態後,小區封邊門的情況非常普遍。瞭解下來理由都基本一致:保安人手不足,要確保監督進小區人員掃碼測温,所以只開一道正門,希望居民們理解配合,等疫情緩解了再開放。

在這裏,想問幾個問題。第一,小區恢復常態後繼續封門,這個決定是怎麼形成的?每個小區情況各有不同,防疫部門不會把政策具體細化到個案上。一般都是各小區物業、居委會、業委會來決議此事。那麼,這個過程是否充分徵詢了社區居民們的意見,讓他們事先參與?

第二,封到什麼時候有沒有一個説法?“等到疫情緩解”的具體標準是什麼?在新冠病毒奧密克戎毒株不斷升級進化的情況下,各方形成的一種共識是,與疫情的“戰鬥”可能會成為一種常態,不斷將疫情的火苗撲滅,儘量確保社會正常運轉,是動態清零最主要的策略。那麼,作為開門依據的“疫情緩解”就應當有一個明確具體的標準,而非憑感覺來確定。

第三,居民們有開放邊門的願望,去哪裏商量這件事?許多小區的居民們都在抱怨,找不到商量解封邊門的渠道。一位朋友告訴我他的經歷:去了居委會被告知找物業,去了物業被告知找業委會,業委會組織居民們簽字表決,好不容易湊齊簽名交上去,石沉大海沒了後文,這讓居民們很是泄氣。

在疫情嚴重的情況下,封邊門措施是必須的。但在城市逐步恢復常態的當下,小區防控措施是否也應該跟隨實際情況不斷調整進行優化,在安全與便民之間找到平衡?令許多居民疑惑的是,許多小區正門監管措施其實並不嚴格,本小區居民進入小區根本無需掃碼,這樣,邊門的封閉措施更顯得有些雞肋,不能起到應有的作用。

此外,一些小區的邊門不僅上鎖,還用木板封死,居民們擔心萬一發生火災,消防通道都會因此被堵,消防車可能無法第一時間抵達火場。還有一些有着多個出入口的小區,只開一個門,造成了人流、車流高度集中,在出行高峯時不僅會引發擁堵,還可能造成人流聚集,反而不利於防疫工作。

小區是社會的細胞,是承載百姓生活感受最主要的載體之一。社區無小事,管理者不能因為怕擔責而簡單粗暴地“一刀切”,而是要更加精細化地處理好居民訴求與防疫措施之間的關係。若是一下子想不出辦法,完全可以發動居民自治協商機制,大家一起想辦法出點子。如果能做到這點,就算最後決定邊門還是要封,那麼相信也會得到大部分居民的理解與支持。如何處理好小區邊門問題,是一場對社區自治能力與管理者水平的考試,如果高分通過,不僅能讓百姓們交口稱讚,更可以在日後社區工作中收到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