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揭秘“雲上奧運”:冬奧雲數據中心300余天“免費”自然冷卻

由 敖學農 發佈於 綜合

北京冬奧雲數據中心。企業供圖

北京冬奧雲數據中心設在了張北。對於選址上的一番心思,正是出於打造“雲上奧運”和“綠色奧運”的初衷。

早在2018年,北京冬奧組委與奧運會全球指定雲服務商阿里雲聯合揭牌北京冬奧雲數據中心,主打大規模利用風能、太陽能等清潔能源。阿里雲方面接受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採訪時透露,之所以選擇張北,是因為這裏擁有得天獨厚的氣候優勢——年均氣温僅為2.6℃,最低氣温達-40℃,工程師將室外温度適宜、空氣質量良好的新風通過風牆技術輸送至機房,直接為IT設備降温,實現全年300余天“免費”自然冷卻,大大降低了空調系統的電力消耗。

僅是這一項工程節能賬單就很亮眼:加上模塊化設計、AI調温等技術,北京冬奧雲數據中心的年能耗比低於1.2,最低可以達到1.09,處於國際領先水平。每年可節約標煤8萬噸,相當於種了400萬棵樹木。

北京冬奧雲數據中心機房裏,一排排服務器被浸泡在絕緣冷卻液裏,它們產生的熱量可以直接被冷卻液吸收進入外循環冷卻,全程用於散熱的能耗幾乎為零,這種形式的熱傳導效率比傳統的風冷要高百倍,實現了數據中心100%無機械製冷。企業供圖

關鍵詞·“全面上雲”

轉播雲“上線”,媒體甚至無需到現場

2022年北京冬奧會是史上首個核心繫統100%上雲的奧運會,賽事成績、賽事轉播、信息發佈、運動員抵離、醫療、食宿、交通等信息系統遷移至阿里雲上,這是百年奧運史上的一次歷史性工程。

阿里雲告訴貝殼財經記者,2022北京冬奧的雲上之旅起始於2017年。當年5月,冬奧組委會開始了奧林匹克“上雲遷雲”運動。2017年到2018年期間,基於雲計算技術的冬奧主數據中心規劃並提供服務。2019年到2020年,完成備用數據中心規劃並提供服務。2020年完成了針對主數據中心雲安全設計。2021年奧運信息管理和分發、運動會管理、組織協同等核心系統開始上雲部署,實現雲端線上運行。

目前,北京冬奧會應用系統實現了統一門户、應用集成和數據集成,為北京冬奧會信息系統的穩定運行準備好了堅實的雲基礎設施。

阿里雲以轉播舉例介紹,往屆奧運會各國轉播機構前往現場報道需要以下流程:在媒體中心預定場地、籌備演播室、部署遠程轉播技術設施。這一過程手續繁瑣、耗時頗長、斥資不菲。轉播雲的出現,根本性地改變了這一傳統採編方式。

藉助雲計算優勢,OBS Cloud使許多現場的採編工作可以轉移到雲上,實現遠程操作,極大降低了奧運現場的轉播負載。對於一些中小型轉播媒體來説,甚至不需要到奧運現場,在本國就可以遠程接收、轉播賽事內容。

於觀賽者而言,可能感受到此次冬奧會“黑科技”的存在。阿里雲稱,在體育愛好者們最關心的觀賽上,雲網端各類技術的全面進步,為大家帶來了多種的觀看方式與全新的觀看體驗。在5G大規模覆蓋下,AR/VR設備、高清視頻、短視頻等多種觀看模式為大家帶來了隨時隨地的、全新視角的觀賽體驗。同時,通過人工智能合成視頻技術,通過技術對於運動員很多動作的瞬間進行360度的自由觀看視角的捕捉,這是傳統的轉播技術無法達到的,這項技術將運用在今年冬奧會的多個賽事上,它能給觀眾帶來全新的沉浸式視覺感受。

此外,5G+雲的技術也提供更多可能性,自由視角能讓觀眾在屏幕上自由選擇觀賽角度、觀賽時刻;場館全景圖片導覽可以在線上瀏覽場館;室內精準導航幫助觀眾快速到達場館座席區域;即將開通的8K頻道,將讓觀眾在賽時有機會在電視上看到8K比賽,也有機會在冬奧場館、城市廣場等地通過8K終端看到超高清畫面。

上雲是綠色冬奧的重要舉措之一。過去,每屆奧運都需要重複建設傳統IT機房,並在賽事短暫使用後拆除。上雲之後,IT基礎設施的成本大幅下降,並且縮短了應用開發和部署流程。相比傳統機房,位於張北的冬奧雲數據中心通過自然風冷、浸沒式液冷、智能調温等技術,實現100%無機械製冷,將熱能耗降低至70%以上。

關鍵詞·協同辦公

文檔無縫兼容,電子化助力“無紙化辦公”

本屆冬奧會有北京、延慶、張家口三個賽區,冬奧組委總部設在北京,每個場館又設立了自己的場館運行團隊。冬奧會的賽事組織者們如何跨越兩地三賽區辦公?

此前,北京冬奧組委技術部部長喻紅在參加WPS年度發佈會時表示,目前WPS的Office系列產品已經開始運行在兩地三個賽區員工的電腦和手機上,這種跨區域的辦公協同,場館、團隊與總部員工的辦公協同,通過WPS的文件協同功能可以更方便地解決。

“還有一個場景,就是冬奧組委與國際奧委會等文件的協同,WPS讓我們的往來文件不論在什麼操作系統、什麼設備終端,包括對方使用任何其他的辦公軟件都能實現文檔的無縫兼容,其實這一點非常不容易,做到90%或者95%是容易的,但是要做到100%,而且每次都是100%實在不容易。”喻紅表示。

金山辦公方面在接受貝殼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在共享辦奧方面,協同辦公產品能夠快速提升辦公效率:用WPS Office提供流式和版式的編輯能力,利用WPS協作辦公系統提供共享編輯、快速分享、文檔管理等能力。而在綠色辦奧方面,協同辦公產品能夠大大降低溝通成本。電子文檔更好助力冬奧會“無紙化辦公”,節省了過往很多紙質打印的成本。

“WPS主要為冬奧會帶來了文檔協作能力,儘量減少形成多個文件版本以及反覆傳輸的問題。舉個實際應用的例子,在協作表格方面,表格其實不光是作為一個簡單的行、列的表,而是一個非常輕量級的數據庫,可以通過表內原始的數據,通過函數計算、數據篩選、數據透視等能力,提煉出有效的結論。而協作表格在表格的基礎上,加入協作能力,可以讓各個賽區的共同編輯處理一份數據表,對應收集者可基於原始數據進行分析彙總。對於此類輕量級的數據處理,利用協作表格來做,不但降低開發系統本身的成本,同時提升了協作的效率。”金山辦公冬奧技術服務項目經理李聰告訴貝殼財經記者。

布科思霧化消毒機器人。 布科思官網圖

1月6日,探訪2022北京冬奧會媒體餐廳,餐飲機器人屆時會成為服務用餐人員的主力軍。圖/IC

關鍵詞·智能機器人

扛起防疫和服務重任,自己能執行消殺任務

在已經搭建好的場館中,參賽選手還將享受到各式各樣機器人的“貼身服務”。

根據央視報道,在北京冬奧會測試賽和前不久舉辦的冬奧“賽時一天”綜合演練中,防疫機器人、引導機器人、遞送機器人、物流機器人、炒菜機器人、送餐機器人、AI機器人等各類黑科技機器人一一亮相場館,將承擔起疫情防控和服務的重任,提供巡遊、送餐、導引、消殺、清廢等服務。

其中,被應用於冬奧會場館消殺工作的布科思霧化消毒機器人,採用化學消毒的方式,一次能裝16升消毒水,通過頭頂上的四向噴頭將液化出來的氣霧噴灑至空氣中,一分鐘消毒面積可達36平方米,單台機器人消毒面積最多可覆蓋1000平方米以上,續航時間4-5小時。據悉,該消毒機器人每天只需提前加好消毒液,到設定時間自己就可以啓動執行消殺任務。

貝殼財經記者瞭解到,機器人技術已經被應用到了我國運動員的日常訓練之中。

在承德國家雪上項目訓練基地,圓盤滑雪機成為了越野滑雪隊提升實力的“黑科技”裝備。據瞭解,圓盤滑雪機不僅可以隨時調整轉盤坡度,還能適時加入障礙物,更為真實地模擬比賽場景,令運動員在訓練中也有“身臨賽場”的感覺。

而由哈工大牽頭研製的一款冰壺機器人,則利用人工智能、圖像識別、自動控制等先進技術,可以彌補冰壺戰術分析手段的不足,輔助運動員進行訓練,為我國“科技冬奧”計劃提供重要保障。據瞭解,這台冰壺機器人就將在北京冬奧會亮相,不僅在冰壺比賽期間進行表演,還將在羣眾體驗場與觀眾進行互動。

被稱為“冰絲帶”的國家速滑館。圖/IC

關鍵詞·綠色低碳

場館製冷系統“黑科技”,碳排放量接近於零

綠色奧運是此前北京奧運會的特色之一,而本屆冬奧會也將綠色、低碳發揮到了新的高度。被稱為“冰絲帶”的國家速滑館,也是冬奧會在北京市區唯一新建場館。“冰絲帶”和五棵松體育中心等場館選用了二氧化碳跨臨界製冷系統,冰面温差控制在0.5℃以內,碳排放量接近於零,這項技術大規模應用於冬奧會也是奧運史上首次。同時利用冷熱聯供一體化設計對製冷餘熱進行回收利用,能效提升30%-40%。

“我們通過開展綠色智慧場館建造與低能耗運行技術研究與攻關,建立了數字孿生和智能化集成管理平台,並把這項技術運用到速滑館的建設當中,節省主體結構工期2個月、鋼材近3000噸,在國家冬季運動訓練中心建成環境精準控制平台,形成場館‘能源總管家’,日能耗降低10%以上。此外,我們還構建了冬奧會山地賽區生態環境保護定量評價模型,指導延慶賽區生態修復工程建設施工。”中關村管委會副主任朱建紅在科技冬奧新聞發佈會上表示。

此外,賽事期間,700餘輛氫燃料大巴車將在延慶、張家口提供交通服務保障,試製的氫燃料電池應急電源發電車替代柴油發電車,已在國家速滑館、國家高山滑雪中心測試備用。

喻紅透露,北京冬奧會境內接力火炬將全部應用氫燃料。以玉米、薯類及秸稈等可再生資源為原材料生產的可降解餐具,將代替塑料製品為冬奧會提供相關服務。

“綠色是本屆冬奧會的辦賽目標之一。”喻紅説,為實現北京冬奧會碳中和目標,實施了張北柔性直流電網工程,將張北地區的風能、太陽能等生產的綠電輸入北京。賽事期間,北京冬奧會所有場館將實現100%綠電供應。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羅亦丹 編輯 王進雨 校對 張彥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