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內流區的湖泊羣水位上升、歐亞大陸草原整體變好變綠、近10年全球糧食總產量及人均糧食產量均有顯著增加……科技部12月20日在京發佈《全球生態環境遙感監測2021年度報告》,本年度聚焦“全球陸域生態系統可持續發展態勢”“全球典型湖泊生態環境狀況”“歐亞大陸草原生態狀況”和“全球大宗糧油作物生產與糧食安全形勢”4個專題開展遙感監測與分析。
圖為發佈會現場。(科技部提供)
報告指出,2000年以來,全球197個面積500平方千米以上的自然湖泊淨蓄水量總體呈增加趨勢,其中174個湖泊水位上升,青藏高原內流區的湖泊羣水位上升最為明顯;歐亞大陸草原整體變好變綠,80%以上的草原植被生產力、植被覆蓋度等指標呈改善趨勢,青藏高原、蒙古高原等大部分區域草原植被狀況改善明顯。
報告分析認為,近10年全球糧食總產量及人均糧食產量均有顯著增加,2015年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提出以來,全球糧食年均產量較2010年至2015年有明顯增長,凸顯了全球為實現零飢餓做出的努力。
報告還指出,我國農田灌溉比例高,農業生產防災減災能力持續增強,農業災害對作物生產影響有限,產量波動小,近10年中國大宗糧油作物產量年增長率為0.5%,形成了“南方穩產、北方優勢產區集聚”的總體格局。
面向“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深度參與全球環境治理”“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等有關要求,在科技部和財政部支持下,國家遙感中心自2012年起,持續開展“全球生態環境遙感監測年度報告”工作,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國際社會共同關切的議題開展全球及洲際尺度的生態環境遙感監測、分析和評估。
在保持繼承性和強調發展性的原則基礎上,年度報告圍繞全球生態環境典型要素、熱點問題和重點區域3大類主題,過往9年陸續發佈了涵蓋11個專題系列的25個專題報告和72個數據集產品,包括陸地植被、陸表水域、城市3類典型要素,糧食生產與安全形勢、土地退化、自然災害、氣候變化4類熱點問題等內容。
2021年是開展年度報告工作的第10年,根據科技部總體部署,國家遙感中心聯合遙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牽頭組織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中國科學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清華大學等國內優勢科研力量,完成了2021年度報告的編制工作。編制過程中,注重吸收相關部門的研究成果,使用了包括風雲、高分、資源、海洋等國產衞星數據及國外衞星數據,保障了報告工作順利開展。(記者胡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