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種種跡象表明,澳大利亞對華態度開始180度大轉變?不想錯過機會

由 欽慶敏 發佈於 綜合

2021年尾聲,澳大利亞對華態度發生了180度大轉變。這是澳大利亞良心發現,還是不得已而為之?

2021年伊始,澳大利亞在美國的慫恿下,在各個方面對中國展開了圍堵,不僅在外交上極力抹黑中國,還取消了同中國在部分貿易領域的合作。然而,在十一個月之後,澳大利亞卻開始向中國示好,態度明顯發生了轉變。之所以這樣説,大家可以先看看近期發生的兩件事情。

第一件事情,就是中國嵐橋集團租借澳方達爾文港的合同事件。本來,嵐橋集團已經與達爾文港簽訂了正常的商業合同,合同租期為99年。但是,在澳大利亞開始與中國交惡之後,澳大利亞卻以“危害國家安全”為由讓其國防部介入其中進行調查,想要單方面撕毀合約。

就在前幾天,澳大利亞國防部的審查結果報告出爐,在報告中,澳國防部明確表示沒有任何“國家安全理由”建議澳方撤銷中方租借達爾文港的合同。

第二件事情,就是最近澳大利亞簽署了《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為什麼要提到這件事情呢?是因為澳大利亞在與中國就相關貿易領域停止合作之後,很少能再看到兩國同框。而澳大利亞這次簽署的RCEP這份協定中,中國就是其中的成員之一,澳大利亞在這份協定書上籤了字,也就意味着未來可能重新開啓與中國在經貿之間的往來合作。

也可以這樣認為,澳大利亞的這一舉動,是以此主動進行的“破冰之旅”。

那麼,為什麼最近一年以來對待中國非常強硬的澳大利亞,能夠一反常態主動向中國“示好”呢?在我看來,主要有兩方面原因。

一方面,恢復經濟的需要。近一年以來,澳大利亞在美國的忽悠下,開始對華進行瘋狂“輸出”,外交上,以各種莫須有的藉口來指責中國;經濟上,暫停與中國之間的部分經貿合作,學美國對中國進行經濟制裁;軍事上,與美國和英國成立“澳美英聯盟”,借美英幫助自己建造核潛艇來遏制中國。

結果是什麼呢?就是澳大利亞被美國“害慘”了,在2021年,因為對華貿易停滯加上疫情的原因,在中國對澳大利亞實施反制措施之後,澳大利亞的經濟陷入了衰退之中,國際權威機構預測,2021年澳大利亞的經濟可能要衰退十年。

經濟方面的一蹶不振讓澳大利亞政府大為光火,於是他們滿世界尋找中國的替代者,當他們自以為印度可以替代中國的時候,沒想到印度卻是為了首先發展國內的產業,抵制“外國貨”,藉此敷衍了澳大利亞的請求。看似兩國簽訂了自由貿易協定,但最終能起到多大效果恐怕澳大利亞心裏也沒底。轉了一圈,澳大利亞發現還是隻有中國能救自己。於是,只能厚着臉皮來向中國“示好”,希望中國能原諒他們。

另一方面,剛才提到澳大利亞轉了一圈,大家不免就得問,澳大利亞的那些盟友們去哪兒了呢?這就是我現在要給大家講到的。

澳大利亞中斷與中國之間部分領域的經貿合作,涉及到多個方面。本來,澳大利亞做完了這些,還想着美國,法國等盟友們可以支援自己。卻令他們沒想到的是,這些國家不僅沒有幫助澳大利亞,還背信棄義,迅速彌補了澳大利亞退出之後的對華出口的市場份額。比如,美國迅速向中國出口煤炭,法國向中國出口紅酒。

現在,澳大利亞才恍然大悟,原來所謂的盟友,在利益面前,都是背後兩面三刀的“損友”,如果澳大利亞還不及時止損的話,只會犧牲了自己,養肥這一幫表面兄弟。

當前,正是一個好機會,一個達爾文港合同的調查結果,澳大利亞可以藉此向中國認錯,“負荊請罪”,簽署RCEP協定書,意味着澳大利亞重新向中國表達了善意,表達了澳方想要同中國合作的意願。

因此,無論從哪方面來看,種種跡象表明,澳大利亞對華態度已經發生了轉變,這樣的行為不僅僅是不得已而為之,更是澳大利亞的良心發現。不過,雖然澳大利亞已經有了重新合作的意願,但接下來能不能合作,並不是澳大利亞所能決定的,還得看中國願不願意不計前嫌,同澳大利亞重歸於好。對於澳大利亞而言,很顯然,他們不想錯過這一次機會。這就需要看澳大利亞接下來的行動了,至於哪一方面,相信澳方心裏也心知肚明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