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5月28日報道 美國“負責任的治國之道”網站5月26日發佈一篇題為《布林肯對華政策演説:沒什麼新東西》的文章,認為拜登的對華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模仿了特朗普政府的政策,可以説是拜登與特朗普之間最具延續性的政策。全文摘編如下: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26日發表了一番平淡無奇的演説,只不過是對前任政府涉華表態的老調重彈。
拜登的對華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模仿了特朗普政府的政策,可以説是拜登與特朗普之間最具延續性的政策。
正如某些國際關係專家早些時候所説,實際上,謀求所謂得到兩黨支持的對華政策,就是不顧基層民主黨人的觀點採用特朗普的政策。
考慮到美國和澳大利亞對中國與所羅門羣島最近達成的安全協議感到恐慌,奇怪的是,布林肯重複了慣常的論調,即美國尋求建立一種“各國可以自由作出主權決定”的秩序。但華盛頓發出的訊息卻明確表示,美國政府認為這種自由不包括各國與除美國及其盟友之外的其他大國進行安全合作。
在“尊重其他國家主權決定”和實際推行反華遏制政策之間存在不可調和的矛盾,如果其他國家認為後者遲早會以犧牲它們的主權為代價,我們不該感到驚訝。
美國在亞太地區的外交接觸仍然非常有限,因此布林肯關於“我們把外交重新置於美國對外政策中心”的表態難以服眾。近幾個月外交活動增多,那是因為美國在非常緩慢的起步後一直在奮力追趕。布林肯在講話中提到的東盟峯會是一個“鼓舞人心的跡象”,但總體上美國與該地區的外交和經濟接觸仍然欠缺。美國在峯會上承諾向東南亞提供的1.5億美元發展資金微不足道,也表明了政府準備提供的資源仍然相當有限。
演説中最沒有説服力的部分之一是,布林肯向聽眾保證,“這不是要強迫各國作出選擇,而是要給它們提供一種選擇”。美國一面強調“尊重東盟在東南亞的中心地位,並表示無意強迫東南亞國家在美國和中國之間作出選擇”,一面卻言行不一。
儘管大談與中國的競爭,但美國在經濟戰略方面幾乎沒有參與競爭。這反映出,拜登政府繼續對印太地區採取“軍事優先”方針,美國政策存在不平衡。
美國總統拜登
布林肯在26日的演説中迴避了一個顯而易見的問題,那就是拜登此前對“軍事介入”台灣問題的表態。也許布林肯認為,堅稱政策沒有改變就能平息這個問題。布林肯表示,“我們這些偉大國家沒有理由不能和平共處”。但如果總統繼續對台灣作出隨性的安全承諾,與中國發生衝突的風險就相當高。正如《金融時報》最近指出的那樣,“美國總統對中國的武力威脅遠比他與美國在亞洲的夥伴進行有意義經濟接觸的意願突出”。
在美國準備好進行這種接觸之前,它很可能會在尋求更大影響力的過程中受挫。
來源:參考消息網
(責編:胡永秋、楊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