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前,比亞迪發佈了e平台戰略,目的是降低純電動汽車的生產成本。
“一百年前的T型車,一百年後的e平台”,隨着時間推移,如今e平台發展到了3.0時代。目前已有海豚、元Plus、海豹三款車型搭載使用了該最新平台.
對於該平台,官方將其定義為下一代電動車的搖籃。歷時5年、耗資百億,基於高階智能輔助駕駛、優化資源利用效率、提升整車安全的邏輯,同時擁有架構化、模塊化、高拓展性的優勢。
作為一個完整的整車開發架構,它還集合了哪些亮點?近日比亞迪在廣州舉辦了分享沙龍,廠家工程師全方位解讀了該平台。
更加純粹的電動車平台
平台化概念早在燃油車時代就已存在,比如大眾的MQB、豐田的TNGA。到了電動化時代,大眾和豐田也先後推出了自家的MEB和e-TNGA。但考慮到目前比亞迪已經全部轉型新能源車生產,它的e平台3.0將更加純粹。
這套平台從底盤層、高壓層、低壓層、車身層,全面整車架構開發,可以為多級別新能源車型提供平台支撐,目前已經能完成從A級到D級的覆蓋。
此前發佈e平台3.0時,王傳福曾表示,該平台也是比亞迪在新能源汽車變革中,從上半場電動化轉向下半場智能化的最關鍵佈局。
為了提升智能駕駛體驗,比亞迪在安全前提下,從域控制電子電氣架構、車控操作系統BYD OS以及積累的閉環生態能力輸出穩定可靠的底層能力,讓整體智能化表現顯著提升.
它還預留了各類自動駕駛的硬件接口,未來可以更加靈活地定製個性化出行方案.
e平台3.0目前主要由四個高度集成的域控制器實時協同控制,從而實現對整車層面的集中控制,分別是智能車控域、智能動力域、智能駕駛域以及智能座艙域。
自主研發的操作系統BYD OS,應用響應時延降低25.7%,功能迭代週期縮短70%,能進一步提升OTA效率.
動力總成集成度的提升,讓整車的性能表現更為優異.從1.0時代的分散獨立設計,到2.0時代的電驅動三合一和充配電三合一,再到3.0時代的八合一,比亞迪性能和能耗表現持續攀升。
所謂八合一,是集成了驅動總成(電機和變速器)、電機控制器、PDU(電源分配單元)、DC-DC、OBC、VCU、BMS這八個部件。
該動力總成下,電機峯值功率270kW,峯值扭矩360N•m,最大轉速可實現16000r/min,但系統噪音低於76dB。功率密度可提升20%,綜合工況效率高達89%。
以海豹為例,整車電機峯值功率230KW,峯值扭矩360N•m,四驅版本車型0-100km/h加速時間3.8秒.未來在八合一電動力總成支持下,百公里加速有望達到2.9秒。
CTB技術,學會給電動車做“減法”
如何在提升電池安全性的前提下,增加續航里程,同時讓整車結構強度增強,是車企研發無法避免的課題.
比亞迪給出了CTB技術的解決方案.該技術取消傳統的車身地板設計,將地板(電芯上蓋)-電芯-托盤三者與車身集成,形成高強度“整車三明治”結構,可承受50噸重卡碾壓極端測試.
內置其中的刀片電池,因採用了蜂窩狀鋁板結構,不僅能節省大量材料,還能提升結構強度.電芯和電池包的強強聯合,讓整車的安全係數大幅提升。
談及該技術和特斯拉、零跑的CTC有何不同時,比亞迪工程師表示,三者都整合了各自的電池包和車身結構,通過去除一定冗餘減輕整車重量.不過三者各自方式不同,面對的挑戰和風險也不盡相同.
總的來説,這種技術也完全杜絕了“油改電”的可能.整個電池包當作底盤,是真正意義上的電動車。
刀片電池的安全性不需贅述,作為平台主打技術之一,它已經成為比亞迪標誌性的黑科技一員.
雖然有了續航里程不斷突破的刀片電池加持,但快充技術也是未來一大趨勢.高電壓是未來大功率充電的主流技術路線,但目前行業普遍都是低壓充電樁。
比亞迪已經未雨綢繆,e平台3.0中搭載的電驅升壓充電技術,就很好解決了高電壓車型充電的難題,配備的800V高壓閃充,能做到充電15min,續航300km。最重要的是,它能完全兼容當前所有公共充電樁,再也不用費心找專用樁。
鍾述
比亞迪的銷量與日俱增,e平台始終是其強有力的後盾。從1.0到3.0時代,比亞迪的技術也發生了質的變化.全部投身新能源車領域後,它的含電純度不斷增強。
比亞迪從來不談顛覆,但實際行動已經宣告它的純電實力。繼上述三款車型之後,該平台還將持續帶來哪些產品呢?